close

Work Philosophy 241101 Book努力但不費力【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

 

@輕鬆前行:努力但不費力的成功之道

 

現代社會的忙碌節奏和高壓環境,讓許多人認為成功只有在極度努力和高度壓力下才能達成。然而,隨著我們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理解日益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是否有一條輕鬆而有效的成功之路?」事實上,通過運用適當的策略和心態,我們完全可以做到「努力但不費力」。

 

1. 不費力的狀態:內心的安穩與專注

 

為了達成不費力的成功,我們首先需要進入「不費力的狀態」,即保持心境平靜、目標清晰,並懂得在繁忙中找到輕鬆的方式。這一階段涉及五個關鍵步驟:

 

A• 翻轉:改變「成功必須艱難」的思維定式。將困難的事看成一個個小挑戰,並將它們分解為可以輕鬆完成的步驟。

 

B• 享受:無論工作還是生活,享受過程比執著於結果更重要。只有在真正感受到工作的樂趣時,才能夠全身心投入。

 

C• 釋放:放下對完美的執著。明白「完成」比「完美」更為重要,讓自己從無謂的壓力中解脫。

 

D• 休息:學會適時休息,這是「不費力」的基礎。透過短暫的休息讓大腦重新獲取能量,有助於在工作中保持高效。

 

E• 察覺:提高對自身和環境的察覺,了解什麼是當前最重要的事,避免因分心而浪費精力。

 

例如,小李是一位廣告公司的設計師,常常被加班和高強度的工作壓力所困擾。最初,他習慣於將所有任務攬在自己身上,並追求完美,導致每晚筋疲力竭。然而,在學會放下對完美的過度追求後,他開始將工作流程簡化,並專注於「達到標準」而非「達到完美」。這一改變使得小李不僅工作效率提高,也找回了工作中的快樂和成就感。

 

2. 不費力的行動:簡化流程,讓工作變得輕鬆

 

在進入不費力的狀態後,我們可以進一步通過簡化行動,讓重要的工作變得輕鬆而有序。這個階段的核心在於「簡化流程」和「適度控制步調」。

 

A• 界定:「完成」的標準是什麼?在處理每個任務之前,明確何為「完成」,避免浪費過多時間在細枝末節。

 

B• 起跑:當我們面臨困難任務時,邁出第一步往往是最難的。確定「顯而易見的第一步」,讓任務自然而然展開。

 

C• 簡化:過多的細節和流程會拖慢工作進度,學會從零開始,精簡步驟。

 

D• 推進:接受「產出垃圾」的可能性,不要讓「完美」成為前進的絆腳石。

 

E• 步調:一個穩定而適中的步調是高效的保障。過於急躁容易導致錯誤和疲憊。

 

假設小李接手了一個新的項目,他不再像以往那樣試圖一次性完成所有細節,而是根據「界定」的完成標準,首先專注於創意發想這一步驟。隨後,他在執行時以「推進」的心態接受一些初期的錯誤,並適當地調整步伐,以保持穩定的進度。這種新的工作方式讓小李在不費力的情況下,仍能快速完成項目,並得到客戶的高度評價。

 

3. 不費力的成果:以最小的努力獲得最大效果

 

達成「不費力的行動」後,接下來便是如何達到「不費力的成果」。透過選擇高效的方法和活動,我們能夠在有限的努力中獲得最佳的回報。

 

A• 學習:善用他人的經驗和知識,節省時間,避免犯錯。

 

B• 提升:利用團隊或群體的力量,增加資源,減少個人壓力。

 

C• 自動化:找到能自動完成的工作,例如設定模板、使用自動化工具。

 

D• 信任:建立信任是高效的核心。讓團隊成員互相協作,共同承擔責任。

 

E• 預防:提前預見可能出現的問題,並制定應對策略。

 

舉例來說,小李在完成一個大型項目時,決定與其他同事分工協作。他不再把每個細節都攬在自己身上,而是選擇了一些高槓桿的活動,例如與團隊討論並學習他們的經驗,並透過自動化的設計模板來減少重複性工作。此外,小李會在項目開始前進行預測,提前考慮到可能的問題並準備備案,從而降低了工作風險。這些策略幫助小李在有限的投入下,獲得了卓越的成果。

 

=反思:輕鬆工作的選擇與勇氣

 

「努力但不費力」的核心在於策略,而非純粹的努力。當下的我們有三種選擇:

 

1.  繼續努力加班,最終可能會過勞。

2.  降低目標,妥協自己的理想。

3.  用輕鬆的方式達成目標,通過不費力的方法讓自己更接近成功。

 

其中第三種選擇是最理想的,卻往往需要勇氣與智慧。這種選擇並非簡單的妥協,而是通過科學的管理與規劃,讓自己達成目標的同時,仍然保有生活的品質。正如小李在適應不費力的工作方式後,他的工作成果不僅得到提升,甚至生活的品質也大大改善。

 

=別把過勞當成榮譽

 

在現代社會,我們常把過勞當成一種「榮譽」,認為「拼命工作」才值得驕傲。然而,努力並非不顧健康和生活質量的代價。付出努力確實能帶來成果,但當我們的精力被消耗殆盡,最終將陷入倦怠和失落的惡性循環。

 

例如,想要保持身材的人,不必非得每天進行高強度訓練,可以設立「進度下限」,如每天步行30分鐘;同時設定「進度上限」,避免因過度運動而導致身體疲憊。這樣一來,既能保持鍛鍊習慣,又不會因勉強自己而感到壓力過大。

 

=結語:不費力的生活

 

所謂「努力但不費力」,其實是一種生活哲學。它不僅是在工作中的策略,更是一種輕鬆愉快的生活態度。從現在開始,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放下無謂的執著,選擇真正有效的策略。通過這種「不費力」的心態,我們不僅能夠在工作中獲得成功,更能找到生活的平衡,擁抱更加輕鬆美好的生活。

 

=B=努力,但不費力:只做最重要的事,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Effortless Make It Easier to Do What Matters Most 葛瑞格.麥基昂

 Greg McKeown 張靖之 天下文化   2021/12/29

 

-Y­努力,但不費力,方法對了,複雜的事可以變簡單《努力,但不費力》|天下文化Podcast 讀本郝書 EP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聰財精神社會 的頭像
    楊聰財精神社會

    聰財 楊的部落格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