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ncial Management 241201Book好好理財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
https://www.facebook.com/
https://panel.pixnet.cc/#/
https://www.tiktok.com/@
https://www.tiktok.com/@
https://www.tiktok.com/search?
=B=好好理財:善用記帳╳ETF投資,打好與金錢的關係,提早十年完成夢想
-Y-EP.410 《好好理財》讀後心得:建立理財觀、正確投資的五個觀念
-b-好好理財》讀後心得:建立理財觀、正確投資的五個觀念
⟢ 無痛進入美股市場|從熟悉市場到實際開戶下單,儘早開始滾動你的美股雪球! ⟢ 好股票的挑選邏輯|實例分析 7 家美股公司,零基礎也能判斷好個股和ETF的價值。 ⟢ 優化投資配置比例|根據自身財務目標分配投資比例,股債配置下控制風險與損失。 ⟢ 解答各種美股疑惑|超過 50 種美股投資常見問題,掌握正確觀念有效提升獲利! |
如果你想建立穩健的金錢觀、提升財務管理技巧,尤其是理財新手和對 ETF 投資感興趣的的話,這次要分享的書就是一本適合理財小白一看就懂的入門書。《好好理財 (https://readingoutpost.com/personal-f... ) 》的作者 Marra 是一位軟體工程師,同時也是 IG 上擁有超過 25 萬追蹤者的理財內容創作者。她曾在職場中經歷過財務失敗,從一次投資全盤皆輸的經驗中,重新探索金錢的本質,逐步學會如何建立正確的理財觀。 前往追蹤 Marra 的 Instagram ( / goodgood.tw ) 📝部落格文字版: 《好好理財》讀後心得:建立理財觀、正確投資的五個觀念 (https://readingoutpost.com/personal-f... ) |
專業推薦
專文推薦 劉茗君|群馥科技(富果)行銷長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Mr.Market 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Wade|投資癮 Wei|雲居金融主理人 李勛|暢銷理財作家、YouTuber 陳志彥|阿爾發投顧董事長 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詹璇依|財經主播、主持人 慢活夫妻|暢銷書《慢富》作者 歐馬克|馬克信箱
適合理財新手,結合財務與人生規劃的入門指南。── Mr.Market 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翻開這本書跨出理財的第一步,才能踩得準並跨得穩。── Wade(投資癮)
不知道理財怎麼開始的話,就讓好好理財帶你學會理財吧!── Wei(雲居金融主理人)
這本書帶你從了解錢到珍惜錢,最後再用錢賺錢。── 李勛(暢銷理財作家、YouTuber)
掌握理財精髓,從新手到高手。深度解析ETF,開創被動收入,讓財富成長不再是夢想── 陳志彥(阿爾發投顧董事長)
每一位新手透過此書將可輕鬆上手,是極佳理財入門!── 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理財該是每個人都有的第二專長,從今天開始好好理財吧!── 詹璇依(財經主播、主持人) 了解自己與金錢的三種角色,守財、投資、創富,循序漸進地致富。── 歐馬克(馬克信箱) |
作者簡介 |
目錄 推薦序 當知識與財富同時套用了複利公式 /劉茗君
|
推薦序 |
成為自己的老闆第一步:選擇適合自己的ETF
|
如何選擇市場型ETF? |
《好好理財》讀後心得:建立理財觀、正確投資的五個觀念 |
這本書在說什麼? 《好好理財》的作者 Marra 是一位軟體工程師,同時也是 IG 上擁有超過 25 萬追蹤者的理財內容創作者。她曾在職場中經歷過財務失敗,從一次投資全盤皆輸的經驗中,重新探索金錢的本質,逐步學會如何建立正確的理財觀。 這是一本為理財新手設計的入門書,從如何看待金錢,到建立有效的記帳習慣,再到進一步探索 ETF 投資,內容簡單易懂。Marra 用清晰的分類和圖文並茂的方式,解釋了複雜的財務概念。 這本書適合希望穩定累積財富的人,也適合那些想擺脫「月光族」生活、開始規劃未來財務目標的讀者。正如作者所說:「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就能讓你知識成長,財務自由早日達成。」 此外,我也邀請到作者 Marra 接受我的訪談,想收聽完整訪談可以前往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EP.410」。 |
一、理財觀念的三大角色 Marra 在書中提出一個核心觀念:「理財說簡單點,就是扮演好三種角色:老闆、員工和顧客。」 這三個角色具體是什麼意思呢?她解釋道,「顧客」是指我們花錢消費時的角色,「員工」則代表用時間和勞力換取收入,而「老闆」則是利用資金創造更多收益的人。 作者說:「我們從小到大,其實都被教怎麼當顧客,卻很少有人教我們如何成為老闆。」她認為,大多數人習慣於花錢,卻沒意識到金錢的潛力,導致只能依賴薪水過日子。她用自身的經歷來說明,如何將老闆的思維放在第一位,才能夠更有效地管理收入和支出。 「成為老闆」不代表你一定要創立公司或當企業家,而是更廣泛地指「讓金錢為你工作」的思維模式。 作為一名「金錢的老闆」,你需要學會投資,讓手中的資金產生回報,而不是只靠工資生活。如同作者在書中寫道:「如果你只是員工,收入來源就非常單一且受限。而如果你能用資金去創造收入,財富就能持續增長,並為你創造更大的自由度。」
|
一、理財觀念的三大角色 Marra 在書中提出一個核心觀念:「理財說簡單點,就是扮演好三種角色:老闆、員工和顧客。」 這三個角色具體是什麼意思呢?她解釋道,「顧客」是指我們花錢消費時的角色,「員工」則代表用時間和勞力換取收入,而「老闆」則是利用資金創造更多收益的人。 作者說:「我們從小到大,其實都被教怎麼當顧客,卻很少有人教我們如何成為老闆。」她認為,大多數人習慣於花錢,卻沒意識到金錢的潛力,導致只能依賴薪水過日子。她用自身的經歷來說明,如何將老闆的思維放在第一位,才能夠更有效地管理收入和支出。 「成為老闆」不代表你一定要創立公司或當企業家,而是更廣泛地指「讓金錢為你工作」的思維模式。 作為一名「金錢的老闆」,你需要學會投資,讓手中的資金產生回報,而不是只靠工資生活。如同作者在書中寫道:「如果你只是員工,收入來源就非常單一且受限。而如果你能用資金去創造收入,財富就能持續增長,並為你創造更大的自由度。」 |
此外,她也強調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很多人只懂得儲蓄,但並未利用資金增值的潛力。當我們把儲蓄轉為投資,這些錢就有機會隨著時間滾雪球般地增長。「你不需要一次性拿出很多錢,只要持之以恆,讓你的錢在市場中工作,長期下來,它的增長會遠超你原本的預期。」 她進一步說道:「我們不應該只用自己的時間和體力去賺錢,而是要學會利用資金和資源,讓它們自動替我們創造價值。」這種觀念的改變,讓我們能夠更有效地運用資源,減少對單一工資收入的依賴,進而提高我們的財務安全感。 書中鼓勵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思考如何扮演好這三個角色,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點,才能真正實現財務上的自由和生活的充實感。
|
二、破解亂花錢的原因與解決方法 很多人覺得錢不夠用,卻沒意識到自己在不必要的花費上浪費了多少。 書中形容亂花錢的原因就像是一座冰山:「表面上看起來是消費,實際上可能是因為內在的情感需求沒被滿足。」比如,有些人會買昂貴的東西來博取認同,但真正需要的,其實是情感連結。 Marra 分享了自己的建議:「快樂是有層次的,越高層次的快樂,越不容易隨時間消失。」與其花錢買短暫的滿足,倒不如專注建立持久的幸福,比如與朋友共度時光,或花時間追求自己的興趣。這樣的快樂是基於自我成長和與他人建立深厚關係的,而不是基於外在物質的擁有。 很多人的亂花錢行為,往往是因為沒有清楚的財務目標與計劃。她建議大家先為自己設定一個具體的財務目標,比如一年存下 10 萬元,或者在五年內累積足夠的緊急預備金。當你有了明確的目標後,就會更自然地考慮每一筆開支是否符合你的目標,進而減少不必要的消費。 書中強調了「預算分配」的重要性。建議可以將收入分成不同的部分,例如 50% 用於基本生活開支,20% 用於儲蓄和投資,30% 作為娛樂或個人發展的支出。這種分配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有計劃地管理金錢,同時不會感到過度壓抑。 三、ETF投資與傳統股票的差異 Marra 認為,ETF 是理財小白的最佳選擇。她提到:「大多數主動型基金的表現都比不上大盤,但 ETF 的設計就是直接複製市場。」也就是說,與其花時間研究哪支股票值得投資,不如選擇涵蓋全市場的 ETF,穩定地獲取市場平均報酬。 她強調:「世界只會往前走,而不是後退。只要相信這個基本假設,ETF 就是最好的投資選擇。」這種方式特別適合那些沒有時間或專業選股知識的人。 ETF 的另一個優點是風險分散。她用 0050 舉例,這支 ETF 包括台灣市值最大的 50 家公司,當中有優秀的企業能夠在市場波動中保持穩定,為投資人帶來長期收益。 ETF 最具吸引力的特點就是簡單和透明度。ETF 的管理費用相對低廉,因為它們採用的是被動管理策略,這也意味著投資人不必支付高昂的經理人費用。 她說我們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擁有整個市場的部分,這是 ETF 最迷人的地方。對於剛接觸投資的人來說,這樣的工具非常友好,不需要特別深入的研究,就能參與到市場的整體成長中。 此外,ETF 提供了極佳的流動性,這意味著你可以在市場開放的任何時間買入或賣出你的 ETF,這讓它相較於某些需要鎖定資金的投資工具來說更加靈活。 ETF 在資產配置中的角色極為重要,因為它讓投資人可以同時投資於多家不同公司,降低了單一公司倒閉的風險,還提升整體投資組合的穩定性。 書中強調,對於初學者來說,持有 ETF 是進行資產配置的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讓你同時享有市場的成長,並且以相對低風險的方式獲得穩定的回報。「只要你願意長期持有並持續投入,ETF 就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財富增長工具,能幫助你一步步實現財務自由。」
|
四、市場型與股息型ETF的選擇 對於初學者來說,應該選「市場型」還是「股息型」ETF 呢? Marra 認為,如果年輕人有長期投資目標,市場型 ETF 更合適,因為它能抓住成長型企業的潛力。「像 Tesla 和 Amazon,從未發過股息,但它們的成長速度遠超其他公司。」 市場型 ETF 的主要優勢在於「成長性」。 許多成長型公司在擴張階段時,會將獲得的資金重新投入業務,以加速公司增長。這種策略使得市場型 ETF 的長期報酬更具潛力,適合那些可以忍受短期波動,並希望在十年、二十年後看到資產大幅增長的投資者。 書中特別強調:「對於年輕人來說,時間是你最強的盟友。你有足夠的時間等待成長型企業逐漸發揮出它們的潛力,這正是市場型 ETF 的迷人之處。」 另一方面,股息型 ETF 的好處在於現金流的「穩定性」。 股息型 ETF 通常投資於成熟期的公司,這些公司雖然成長速度可能較慢,但會穩定地發放現金股利。這種 ETF 的特點是低波動性和穩定的收入來源,特別適合那些希望透過投資獲得定期收入的人群,尤其是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下,穩定的股息可以成為投資者的避風港。 對於小資族來說,可以根據個人的需求和風險承受度進行靈活配置。有些人喜歡領股息的感覺,那可以用八成市場型、兩成股息型的比例來配置。這樣既能享受成長性,也能獲得穩定的現金流。 她進一步建議,如果你覺得在市場波動期間完全沒有現金流會讓你感到不安,那麼股息型 ETF 的少量配置可以幫助你保持心理上的穩定,同時又不錯失市場型 ETF 帶來的長期增長機會。 此外,選擇 ETF 時應該考慮到投資的目標和個人情況。如果你的目標是長期累積財富,那麼市場型 ETF 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果你的目標是補充日常生活開支,股息型 ETF 或許更符合你的需求。 最後,書中強調:「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並選擇一種能讓你在市場波動中依然睡得著覺的投資策略。」這種因人而異的靈活性,正是理財成功的關鍵之一。 五、台股美股的投資比例與策略 當我們聊到台股與美股的投資比例時,Marra 分享了一個數據:過去十年,定期定額投資台股 ETF 累積了 210 萬,而美股 ETF 則累積了 300 萬。她說:「美股的選擇更多,而且涵蓋了許多我們熟悉的品牌,比如 Nike 和 Starbucks,研究起來也更容易上手。」 她認為,將部分資金分配到美股,是一種有效的分散風險策略,特別是對於那些希望同時參與全球市場的小資族來說。 在台股市場中,投資者可以享受穩定的成長和熟悉的經濟環境,但美股提供的投資選擇更多元化,尤其是那些在全球具備影響力的科技公司和大型消費品牌,這些都是台股無法提供的機會。 Marra 特別指出:「投資是一種全球化的遊戲,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它的市場反映了全球經濟的發展趨勢。」她建議小資族應該考慮將資金分散於台股和美股之間,以達到風險分散的目的。 同時,她強調,投資者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分配資金比例。一般來說,台股的成長性可能更集中於某些產業,例如科技和半導體,而美股則涵蓋更多不同行業,因此投資者可以更靈活地調整配置,從而獲取更平衡的回報。 對於資金較少的小資族,Marra 建議可以先從市值型美股 ETF 開始,例如 SPY 或 QQQ,這些 ETF 追蹤的是美國最具代表性的公司,長期報酬率表現穩定,風險也相對較低。 她提到:「SPY 追蹤標普 500 指數,涵蓋了美國 500 家市值最大的公司,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入門選擇,而 QQQ 則是追蹤納斯達克 100 指數,主要集中在科技和創新企業,適合想參與科技成長的小資族。」 她還提到:「透過持有這些 ETF,你可以簡單地享受整個市場的成長,而不必擔心單一公司帶來的高風險。」分散投資不僅可以降低風險,還能增加投資組合的韌性,讓我們在市場波動中保持穩定。 在配置資產時,可以根據不同的人生階段進行調整。對於年輕人來說,可以更積極地配置於美股的成長型 ETF,而隨著年齡增長,逐步增加台股或股息型 ETF 的比例,以確保退休後的現金流。 分散投資的關鍵在於平衡,不管是台股還是美股,重點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配置策略,並持之以恆地執行。
|
後記:書中給我們的理財啟發 《好好理財》會讓我們知道,理財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而是建立在一些簡單的規律和正確的態度上。對於剛開始學理財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理解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如何進行資產配置以及如何分散風險。這些觀念可以幫助我們把資金放在最合適的地方,減少風險,逐漸積累財富。 不論是選擇 ETF 進行投資,還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支出,這些都是邁向財務自由的必要步驟。投資其實就像是一場長跑,重點在於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並且保持耐心,穩定地向前進。希望你在讀完這篇文章後,能夠對如何規劃自己的財務有更多的想法和啟發。 |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