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4年精神健康指數調查問卷及初步報告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

 

 

受訪者基本資料

 

  1. 請問,您現在是幾歲?__ __ __

 

 

  1. 請問您的居住縣市是:

(1)新北市  (2)臺北市  (3)桃園市  (4)臺中巿  (5)臺南市

(6)高雄市  (7)宜蘭縣  (8)新竹縣  (9)苗栗縣  (10)彰化縣

(11)南投縣 (12)雲林縣 (13)嘉義縣 (14)屏東縣 (15)臺東縣

(16)花蓮縣(17)澎湖縣(18)基隆市 (19)新竹市 (20)嘉義市

(21)金門縣(22)連江縣(23)拒答

 

 

3、性別:(1)    (2)

 

 

4、請問,您的最高學歷是什麼?

(1) 國小以下  (2) 國中  (3) 高中職  (4) 大專  (5) 大學  (6) 碩士  (7) 博士

 

 

5、請問,您目前的工作情況是?

(1) 兼職  (2) 全職  (3) 待業  (4) 學生  (5) 家管  (6) 退休  (7) 兵役

 

 

6、請問您目前的婚姻狀況是?

(1) 未婚  (2) 已婚  (3) 分居  (4)離婚  (5) 喪偶  (6) 再婚

 

 

7、請問您目前的居住狀況是?

(1) 獨居  (2) 與親密伴侶  (3) 與配偶  (4) 與同事/朋友/室友

(5) 配偶及其他家人  (6) 其他家人同住

 

 

 

 

 

  1. 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問卷

 

  •  

 

 

1. 請問,您覺得「健康檢查」重要、還是不重要?【雙向題目: 先問態度,再問強度】

  1. 非常不重要   (2)不重要   (3)普通重要   (4) 重要   (5)非常重要

 

 

2. 請問,你一週平均運動多久?

(1) 0小時  (2)少於1.5小時  (3)1.5小時   (4) >1.5小時,<2.5小時  (5) >= 2.5小時

 

 

3. 請問,您常幫助別人嗎? (有、無) 多頻繁?

(1) 沒有   (2)有,很少有   (3)有,有時有   (4)有,經常有   (5)有,一直有/隨時有

 

 

4. 請問,您覺得「參加實體活動,例如朋友聚會、社交活動」重要、還是不重要?【先問態度,再問強度】

  1. 非常不重要   (2)不重要   (3)普通重要   (4) 重要   (5)非常重要

 

 

5. 請問,您覺得「自己造成別人多大的負擔」?

(1) 沒有   (2) 有,很小/一點點   (3) 有,有一些   (4) 有,很大   (5)有,非常大

 

 

6. 請問,您有多大的「經濟壓力」?

(1) 沒有   (2) 有,很小/一點點   (3) 有,有一些   (4) 有,很大   (5)有,非常大

 

 

7. 請問,您有沒有興趣「學習新事物」?

(1) 沒有   (2)有,很少有   (3) 有,有一些   (4)有,經常有   (5)有,一直有

 

 

 

 

 

第一層面:「心身健康」,包括以下8個題項:

 

1. 請問,就過去一年整體來講,您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情形,是覺得滿意、還是不滿意?           

  •  
  1. 很滿意 (2) 有點滿意 (3) 有點不滿意 (4) 很不滿意 (5) 不知道/未回答

 

2. 請問,如果以您自己今年的身體健康情形和去年來比較,您是覺得滿意、還是不滿意?       

【先問態度,再問強度】

  1. 很滿意 (2) 有點滿意 (3) 有點不滿意 (4) 很不滿意 (5) 不知道/未回答

 

3. 請問,就過去一年來講,您有沒有睡不好覺、或是睡眠有困難的情形?                       

【若答「有」,再續問頻次,訪員可直接問一個星期有幾天】

(1) 有,一直有【一星期中5-6天】    (2) 有,經常有【一星期中3-4天】

(3) 有,偶爾有【一星期中1-2天】    (4) 有,很少有【幾個星期才一天】 

(5) 都沒有                          (6) 不知道/未回答

 

4. 那過去一年以來,您有沒有記不得事情、或是記憶有困難的情形?                           

【若答「有」,再續問頻次】

  1. 有,一直有 (2) 有,經常有 (3) 有,偶爾有 (4) 有,很少有 (5) 都沒有

(6) 不知道/未回答

 

5. 請問,就過去一年來講,您有沒有感到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或是心神不安的情形?           

【若答「有」,再續問頻次】

  1. 有,一直有 (2) 有,經常有 (3) 有,偶爾有 (4) 有,很少有 (5) 都沒有

(6) 不知道/未回答

 

6. 那過去一年以來,您有沒有覺得做事提不起精神、沒有動力的情形?                        

【若答「有」,再續問頻次】

  1. 有,一直有 (2) 有,經常有 (3) 有,偶爾有 (4) 有,很少有 (5) 都沒有

(6) 不知道/未回答

 

7. 請問,就過去一年來講,您有沒有覺得自己有心情低落、沮喪或憂鬱的情形?             

【若答「有」,再續問頻次】

  1. 有,一直有 (2) 有,經常有 (3) 有,偶爾有 (4) 有,很少有 (5) 都沒有

(6) 不知道/未回答

 

8. 請問,以過去一年來講,您有沒有煩躁、焦慮,或是緊張的感覺?                         

【若答「有」,再續問頻次】

(1) 有,一直有 (2) 有,經常有 (3) 有,偶爾有 (4) 有,很少有 (5) 都沒有

(6) 不知道/未回答

 

 

 

第二個層面:「個人價值(社會成就)」,包含5個題項:

 

  1. 請問,就過去一年整體來講,您對自己的成就,例如:工作、家務、學業、義工等各方面的表現,覺得滿意、還是不滿意?

【先問態度,再問強度】

  1. 很滿意  (2) 有點滿意  (3) 有點不滿意 (4) 很不滿意 (5)不知道/未回答

 

2. 請問,就過去一年來講,您覺得自己的生命過得有意義、還是沒有意義?

【先問態度,再問強度】

  1. 很有意義(2) 還算有意義 (3) 沒什麼意義 (4) 很沒有意義 (5)不知道/未回答

 

3. 那麼基本上,您認為您自己所做的、所付出的一切,算是值得、還是不值得?

【先問態度,再問強度】

(1) 很值得 (2) 還算值得 (3) 有些不值得 (4) 很不值得 (5)不知道/未回答

 

4. 請問,就過去一年整體來講,您覺得自己的能力、特點或優點,有發揮、還是沒有發揮?

【先問態度,再問強度】

(1) 很有發揮 (2) 還算有發揮 (3) 沒什麼發揮 (4)很沒有發揮 (5)不知道/未回答

 

5. 就過去一年來講,和一般人比較,您對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覺得滿意、還是不滿意?

【先問態度,再問強度】

(1)很滿意 (2) 有點滿意 (3) 有點不滿意 (4) 很不滿意 (5)不知道/未回答

 

 

 

 

第三個層面:「生活掌握(心理安全)」,有6個題項:

 

1. 請問,過去這一年以來,您對所有事情的看法,是認為將來應該會更好、還是更壞?

【先問態度,再問強度】

  1. 一定更好 (2) 可能更好 (3) 可能更差 (4) 一定更差 (5) 不知道/未回答

 

2. 請問,就過去一年來講,您在日常生活當中,有沒有覺得自己是屬於某個團體當中的一份子?包括:同事、同學、鄰居、親友等。

【若答「有」,再續問頻次】

  1. 有,一直有  (2) 有,經常有  (3) 有,偶爾有 (4) 有,很少有 (5) 都沒有

(6) 不知道/未回答

 

3.請問,就過去一年整體來講,您覺得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是安全的、還是不安全的?

【先問態度,再問強度】

(1)很安全  (2) 還算安全  (3) 有些不安全  (4) 很不安全 (5)不知道/未回答

 

4.請問,就過去一年整體來講,您和別人相處起來覺得滿意、還是不滿意?

【先問態度,再問強度】

  1. 很滿意  (2) 還算滿意 (3) 有些不滿意  (4) 很不滿意 (5) 不知道/未回答

 

5. 請問,以過去一年來講,在日常生活中,您自己覺得別人對您是尊重、還是不尊重?

【先問態度,再問強度】

  1. 很尊重 (2) 還算尊重  (3) 有些不尊重  (4) 很不尊重 (5)不知道/未回答

 

6. 請問,就過去一年來講,您在日常生活當中應付各種困難,覺得有沒有把握?

【先問態度,再問強度】

  1. 很有把握 (2) 還算有把握 (3) 沒什麼把握 (4)很沒有把握 (5)不知道/未回答

 

 

 

 

 

第四個精神健康層面:「家庭健康(家庭功能)」,含5題項:

 

1. 請問,就過去一年整體來講,您對於家人給您的支持,是覺得滿意、還是不滿意?

【先問態度,再問強度】

  1. 很滿意 (2) 有點滿意 (3) 有點不滿意 (4) 很不滿意  (5)不知道/未回答

 

2. 那過去一年以來,您和家人的關係或相處的情形,是愉快、還是不愉快?

【先問態度,再問強度】

  1. 很愉快 (2) 還算愉快 (3) 有些不愉快 (4) 很不愉快  (5) 不知道/未回答

 

3. 請問,過去這一年以來,當您有麻煩和煩惱時,對於家人給您的幫助,您是覺得滿意、還是不滿意?

【先問態度,再問強度】

(1) 很滿意 (2) 有點滿意 (3) 有點不滿意 (4) 很不滿意  (5)不知道/未回答

 

4. 請問,過去這一年以來,家人分擔您的問題的方式(例如:冷漠、嚴厲、包容等),您覺得滿意、還是不滿意?

【先問態度,再問強度】

  1. 很滿意 (2) 有點滿意 (3) 有點不滿意 (4) 很不滿意  (5)不知道/未回答

 

5. 請問,就過去一年整體來講,家人對您的關心和愛護,您是覺得滿意、還是不滿意?

【先問態度,再問強度】

  1. 很滿意 (2) 有點滿意 (3) 有點不滿意 (4) 很不滿意  (5)不知道/未回答

 

 

 

 

 

2024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記者會 【新聞稿】

2024年精神健康指數調查問卷及初步報告 【楊聰財專欄】

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自2002年起,對國人精神健康情形進行「2024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本次調查以20歲以上成人為對象,隨機抽樣進行電話訪問,樣本數1,076位,代表台灣約1600萬成人,具95%信心水準,委託山水民意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於202410月進行。「2024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以心身健康、個人價值、生活掌握、家庭健康四大面向評估國人精神健康狀況,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整體精神健康得分81.67分,略高於及格線80分,但較2022年的82.4分有所下降。再度顯現總統選舉年精神健康得分降低。本調查也發現迎接超高齡社會,我們並未在精神健康生活有完整妥善的準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調查亮點

 

一、精神健康四大面向得分與現況

A.  心身健康:79.81分,八項指標中有六項超過30%國人屬於中低分。尤以睡眠障礙最為突出,估計有654萬成人(40.9%)睡眠狀況不佳,影響日常生活。睡眠不足者的精神健康得分普遍偏低,睡眠問題已成全民性挑戰。

 

 

B.  個人價值:79.99分,低於及格80,但仍有顯著比例感到動力不足和記憶力下降。

C.  生活掌握:80.24分,顯示約34.3%國人缺乏歸屬感,換算約有549萬人感到疏離。

D.  家庭健康:86.66分,為四大面向中唯一亮點,顯示國人家庭支持較穩定。

 

迎接2025年超高齡時代的來臨,本次基金會的調查發現我國社會尚未有妥善準備,以確保精神健壯。被人們最為普遍嚴重地忽略 (百分率,預估人數)的是「學習新事物(36.0%576萬人)、運動 (28.8%461萬人),參與實務、社交活動(19.1%306萬人) 與助人行動(18.3%293萬人),本基金會特別強調四個重要的建議

1. 引導「學習新事物」的興趣

2. 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3. 安排時間「參加實體活動,例如朋友聚會、社交活動」

4. 培養幫助他人的習慣,體驗助人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結論與建議

 

2024年國人精神健康得分高於及格線,也如預期:再度顯現總統選舉年精神健康得分會降低;尤其是心身健康與個人價值方面問題突出,需特別關注以下兩點:

 

1.  睡眠問題的全面對策:建議政府及社會資源協助推廣健康睡眠的精健知能,強化自我睡眠衛生,並培養有效睡眠技巧。例如:2024年精神健康基金會在1128日,以「提升睡眠力、飽滿精氣神」為主題舉辦論壇,邀請睡眠醫學專家,增進民眾睡眠健康【影音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N4zkoJReiM】。

 

2.  除了鼓勵足夠運動之外。需強力促進新事物學習樂趣與培養和他人連結的實體活動且體會互相關懷的歸屬感:透過終身學習計畫與社交活動,提升國人生活滿意度、幸福感與精神健康。例如:精神健康基金會將在1227日,於台北市立圖書館李科永分館舉辦「露西亞的願望」電影賞析會,另在1228日於本會會址,舉辦「幸福音樂會」。歡迎民眾上網或來電報名,三五成群,提升精神健康!【網址: https://www.brainlohas.org/news/ ;電話:(02)2327-9938】。

 

精神健康是國民幸福的重要指標,期待透過政策與社會行動共同努力,讓台灣成為精神健康的模範國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聰財精神社會 的頭像
    楊聰財精神社會

    聰財 楊的部落格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