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慢性發炎促進精神健康

【楊聰財專欄】

============================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師

-臨床教授

 

2023720日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發表一篇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梅克力博士(Dr. Krisztina Mekli)等人所做的研究。研究發現,全身性發炎(systemic inflammation)與日後發展成失智症的風險存在微小的關聯性。研究團隊分析英國生物資料庫(UK Biobank)中約50萬人的健康數據,評估體內發炎指標(systemic inflammatory biomarker scores)與未來發生失智症風險的關聯性。梅克力博士說明:研究中發現,較高的發炎程度與3-11年後被診斷為失智症的風險有關,要注意的是這樣的關聯性並不是因果關係。另外,該篇研究同時也發現,較高的發炎指標分數與四項認知任務,包含前瞻記憶、流體智力、反應時間和工作記憶的惡化有顯著相關。

雖然至今醫療界仍在尋找誘發失智症的成因有哪些,主要失智症病因十分複雜,而臨床上也分成許多不同的類型,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科主任傅中玲表示:「十分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和血管型失智症,都與『神經發炎』有關。」

 

#慢性神經發炎會惡性循環,干擾身心健康

發炎是一個人身體的自動防禦反應,屬於自我修復模式,但若是體內發炎指數過高、時間慢性化,會讓免疫力受損,也就會惡性循環,進一步引發慢性疾病,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失調、免疫系統調控失當,很多的器官系統會慢慢受到持續性的破壞,在腦部β類澱粉蛋白就會慢慢地沉積,影響大腦的運作。慢性的神經發炎極有可能導致神經元的損傷和功能受損,並因此影響神經傳遞物質的平衡,最終導致記憶和認知功能的下降。當腦中的β類澱粉蛋白沉積愈嚴重,會干擾神經細胞之間的傳遞,外顯言行上,除了影響記憶力、判斷力,也會降低活力;平日的主要表現是整個人提不起勁、做什麼事都沒興趣,進而減少社交活動時;也因此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可能比別人高,因為少了人際互動的刺激,對外界的理解力與反應力都變得較遲鈍。

 

#長新冠是一項慢性發炎,也是危險因子

自新冠肺炎大流行後,其後遺症之一的「腦霧」偁受關注,是指大腦混沌昏沉、無法正常運轉,並非醫學專有名詞。腦霧所出現的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認知功能障礙等症狀與失智很相似,腦霧是因為疾病感染而誘發身體發炎反應,大部分的人會在疾病康復後三至六個月左右慢慢復原,多為可逆性、可改善。如果腦霧症狀持續半年以上,應積極處理、調整生活狀態,否則會進展到輕度認知障礙(MCI),可說是潛在的健康危機。

202210月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簡稱JAMA) 的研究針對超過 16,000 名確診者調查,結果發現有 87% 發生長新冠的人未接種新冠疫苗,研究人員 Roy Perlis 指出,「感染哪種菌株與導致長新冠的可能性有所差異。」新冠定義為染疫後三個月還有症狀,14% 的美國成年人有長新冠,根據人口普查局調查發現,超過 17% 的女性出現長新冠,男性則為 11%;此外,有 2.4% 女性因長新冠嚴重影響正常生活,男性則為 1.3%。除了女性更容易發生長新冠外,年齡也會有所影響,2021 年由格拉斯哥大學刊登一項研究表示,與男性相比,接受治療 7 個月後 50 歲以下女性出現喘的狀況的機率高出 7 倍、疲勞則為 2 倍,此外,40 60 歲女性更可能發生長新冠。

#改善慢性發炎的策略

肥胖、三高、熬夜、缺乏運動都跟慢性發炎有關,也是導致失智的原因。想要打造抗發炎體質,要懂得「趨吉避凶」,多吃含有Omega-3的魚肉和堅果,豐富的維他命ABCDE具抗發炎作用。運動是天然的消炎方式,可促進全身循環系統修復發炎的部位,且大腦分泌的物質能維持認知功能,對預防失智大有幫助。

另外,調整生活習慣也有助於降低神經發炎的風險,進而減少失智的可能性。長期壓力、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也都被確認為慢性發炎的一個表現,治療慢性疾病和症狀,減少壓力和健康生活型態,均有助於慢性發炎的減少,進而可減少失智的風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