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年人自殺與自殺防治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

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8

 

#參考資訊

1-在天堂門前留步()/自殺死亡率高 台灣老人為何不快樂?

2-自殺死亡統計資料

3-發出求救訊號 卻被當成「老了愛叨念」 老人自殺率連升兩年 怎接住憂鬱銀髮族?

 

台灣65歲以上長者自殺死亡率一直高居各年齡層之冠,近年也不時傳出高齡者自殺死亡的憾事,究竟為何有這麼多長者想提前離開這個世界?又為何周遭親友或這個社會無法在憾事發生前及早發現並阻止?

2022年的電影「超難搞先生(A Man Called Otto)」由美國知名影星湯姆·漢克斯(Tom Hanks)主演,講述一名老先生喪偶後,失去生活動力,對於身邊的人、事、物充滿冷漠與怨懟,似乎沒有理由獨留於世,於是多次試圖自殺。近年來,台灣也不時傳出年長者自殺死亡事件,甚至包括知名人士,在震驚、感嘆之後,台灣社會是時候面對這個可能會越來越嚴重的問題。

 

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二○一五年的統計就顯示,中高齡者的憂鬱症盛行率高於青壯年,一直是各年齡層中最須關照的「憂鬱世代」;回到台灣,吳其炘也從健保資料庫數據發現,憂鬱症盛行率愈老愈高,目前十四歲以下約○. 三%,十五歲到二十四歲為○.六%,二十五到四十四歲為一.五%,四十五到六十四歲來到二.五%,六十五歲以上則達三.六%。由於國內外許多研究皆顯示,憂鬱症與自殺行為高度相關,近年加劇的憂鬱災情,也同步反映在自殺數據上。

 

#台灣重少輕老

據衛福部統計,疫情尾聲的2022年,台灣各年齡層自殺死亡率都高於2021年,尤其在「十五到二十四歲」及「六十五歲以上」兩個年齡層,自殺死亡率連續兩年提升。這讓官方不得不發出警訊,提醒各界「須持續關注年輕族群及年長者自殺問題」。

    只不過,相較於青少年自殺問題受到社會高度關切,衛福部更在八月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十五至三十歲民眾每年三次免費諮詢,大舉挹注資源;憂鬱症盛行率和自殺死亡率「雙高」的長者,卻顯得未被重視,在政策規畫和經費投注上,像是「被遺忘的一群」。

事實上,比起其他年齡層,高齡憂鬱症患者普遍存在病識感低、就醫率低,因「共病」多難察覺症狀等特性,使得在預防和治療上,面臨更棘手的難題。

究竟長者的憂鬱從何而來?根據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多年分析,高齡憂鬱來自「面臨人生的終點」、「疾病困擾」及「孤單沒生活重心」三大主因。

#病識感低  忌諱就醫 如何去汙名化 都是問題

    不過,「愈高齡、愈憂鬱」的現象並非舉世皆然。吳其炘觀察,台灣及鄰近東亞國家,都是愈年長、憂鬱症比率愈高,自殺死亡率也隨之增加;但歐美國家憂鬱症盛行高峰在青壯年,高齡的憂鬱症與自殺率反而下降;詹佳達認為,兩者的不同在於「健康識能」和「社會福利」差異,「不忌諱就醫」也是關鍵。

    從就醫率來看,衛福部曾委託吳其炘研究團隊進行研究,並於20229月發布「高齡憂鬱症照護的瓶頸」研究。該研究調查一千兩百多位中高齡憂鬱症患者,發現有高達八三%患者覺得就醫便利,卻只有二七%患者尋求醫師治療,最終僅十一%患者得到有效治療。

    就醫率之所以低迷,與症狀表現有關。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的《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憂鬱症常見的九大症狀,包括「情緒低落」、「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體重下降或上升」、「嗜睡或失眠」、「動作激動或遲緩」、「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和「經常出現自殺想法」。

一般人較容易感受到這些憂鬱徵兆,但在長者身上往往會被忽視。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點出,高齡者多有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常覺得身體不適,和憂鬱症產生「共病」,長者對症狀的抱怨往往會被當作「只是老了」、「本來就很愛叨念」,旁人難察覺異狀,錯過治療黃金時機。

另一方面,高齡者對憂鬱症陌生,對於去精神科就醫的「汙名化」印象仍存在,往往不會在第一時間主動求診,多得由醫師轉診。

 

#親友警覺  揪出隱形患者

此外,周遭親友的警覺和關心,也是揪出隱形憂鬱患者的關鍵。葉雅馨提到,她曾經接觸過一位老奶奶,平常會做包子、饅頭分送鄰居,某天起卻不再出門,當時家人未多想,只覺得奶奶「就是老了」,直到被敏銳的鄰居提醒,就醫後診斷才發現是憂鬱症。所幸及時治療,短短二個月後,老奶奶又恢復原樣。

其實,只要能及早發現個案,台灣憂鬱症的就醫可近性並不低。吳其炘指出,相較於歐美國家,約每十萬人有十四位精神科醫師,台灣過去的精神醫療資源相當匱乏。不過,近年精神科醫師逐漸增加,目前已達到每十萬人有七.八位,且基層精神科診所快速成長,民眾就醫更加方便。

衛福部則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老人在地多元化心理健康促進活動,並進行憂鬱篩檢和醫療及心理諮商轉介,針對年長族群的心理健康方案也正研擬中。 

三到五成的高齡憂鬱症治療後可以達到明顯療效。臨床上仍會有二到三成左右的個案,用過兩種以上治療,狀況仍不理想,屬於難治型個案。正因治療不一定有效,前端預防更為重要。不僅是老人和年輕人,所有年齡層的自殺死亡率都提高了,政府須挹注資源推動健康識能,讓民眾知道看精神科和身心科不等於是「看肖病(看瘋病)」,無須排斥就醫。

    其次,政府後續應在長照體系上挹注更多資源,否則因照顧者憂鬱,殺害被照顧者、自己再自殺的「長照悲歌」,恐怕會一再上演。要先有良好完善的長照體系,減輕下一代的照護負擔,憂鬱才會緩解。

台灣人口老化,國發會預估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將突破20%,長者的心理精神健康顯然更不容忽視。對抗憂鬱,涉及醫療、長照和社會福利等不同面向,應提前規畫,做好充分準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