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otential 241004Book 知行合一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8 

 

=B隱性潛能: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教授,突破天賦極限的實證科學

Hidden Potential: The Science of Achieving Greater Things

作者:亞當.格蘭特 譯者:洪慧芳 平安文化 2024/07/29

 

@評論 運用 知行合一的原則 勇敢負責跨出每一步 發現與加強自己的潛能 克服身心情緒障礙

 

《隱性潛能: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教授,突破天賦極限的實證科學》是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在2024年發表的一本著作,書中聚焦於如何透過後天的努力與學習,來突破天賦的限制,實現潛能的最大化。亞當‧格蘭特認為,在當前社會中,我們普遍被天賦所吸引和迷戀,但這種對先天優勢的過度重視可能導致忽視了後天潛能的開發與成長。因此,本書提出了一套基於科學證據的成長模式,從個人的品格技能、動力架構以及機會系統三個方面來剖析如何突破天賦極限,進而成就非凡的人生。

 

  • 本書的核心理念與內容架構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每個部分都探討了影響個人成長與潛能發展的不同要素。書中內容具體而實證性強,透過大量案例與研究來說明,無論是職場、學校還是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通過調整心態、學習方法以及環境的設計來實現潛能的突破。

 

第一部分:品格技能(Character Skills

 

亞當‧格蘭特認為,個人成長的基石在於「品格技能」。這些技能並非指與生俱來的特質,而是可以透過後天努力和學習培養出來的心態與能力。在這部分中,他強調了三個核心技能:

 

1.  追求不適感(Embrace Discomfort): 追求不適感指的是在學習與成長過程中,願意面對困難與挑戰,並接納由此產生的不適感。研究指出,在學習新知識或挑戰新目標時,會不可避免地感受到不適與尷尬,而這正是成長的必要條件。亞當指出,能夠欣然接受這種不適感的人往往能取得更顯著的進步。因此,他建議人們在學習中設定「每日或每週的錯誤目標」,這樣可以幫助減少對錯誤的恐懼,進而達到更高的學習效果。

 

2.  人形海綿(Human Sponge): 人形海綿強調培養吸收知識與適應環境的能力。亞當指出,天賦型選手往往容易被限制在特定的領域內,因為他們習慣於利用天生的優勢解決問題,反而不願意學習新事物。與此相對的是,那些看似平庸、但持續吸收新知與技能的人,最終能在複雜變動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3.  不完美主義者(Imperfectionism): 不完美主義者的理念是將精益求精與接納瑕疵進行平衡。完美主義者常常因害怕失敗而畏縮不前,最終導致裹足不前。而不完美主義者則理解,在進步與完美之間找到平衡點,反而能夠更靈活地面對挑戰與困境。

 

第二部分:動力架構(Motivation Architecture

 

在這部分中,亞當‧格蘭特提出了如何設計個人動力系統,以便在面對成長瓶頸與障礙時能夠持續進步。

他提到,個人的動力來自於兩方面:

一是內在驅動的熱情與好奇心,

二是外在環境中所提供的支持與鼓勵。

 

1.  改變日常磨練(Modify Daily Practice): 亞當指出,在日常磨練中加入熱情與興趣元素是保持持久動力的關鍵。無論是學習新技能還是工作,若能將日常的練習改變為自己樂於參與的挑戰,便能使成長更加持久穩定。

 

2.  掙脫停滯(Break Through Stagnation): 停滯感常常是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亞當建議在感到停滯不前時,應該考慮改變學習方式或目標設定,甚至可以選擇從事完全不同的活動來啟動腦中的創造性機制。他提出了「掉頭策略」,即當遭遇無法突破的瓶頸時,應該毫不猶豫地改變方向,換一種思路與方式,這通常是找到前進之路的唯一途徑。

 

3.  挑戰地心引力(Challenge Gravity): 這一章節主要探討如何擺脫外界阻力與內心恐懼,亞當認為,很多人之所以無法成就自我,是因為他們在面對阻力與逆境時容易放棄。因此,培養自我激勵的能力,成為自己成長的推動力,是突破困境的最佳方法。

 

第三部分:機會系統(Opportunity System

 

機會系統部分旨在探討如何為自己創造機會,而不僅僅是等待機會的降臨。亞當‧格蘭特透過教育、職場及社會情境中的各類案例,說明了如何在不利條件下依舊能夠發掘並創造屬於自己的機會。

 

1.  每個孩子都是贏家(Every Child is a Winner): 他提到,教育系統中常常過於強調成績與表現,而忽視了學生的潛在能力與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因此,他主張設計能夠激發學生潛能的學校教育,並建議利用團隊合作、挑戰賽等方式來發掘學生們的不同能力,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為贏家。

 

2.  開採黃金(Mining for Gold): 亞當指出,團隊的集體智慧往往超過個人的表現。如何在團隊中發掘出成員各自的優勢,並將這些優勢進行整合,是創造卓越表現的關鍵。因此,他強調,領導者應該不斷鼓勵團隊成員進行反饋與分享,從而實現集體智慧的最大化。

3.  發掘璞玉(Discovering Diamonds in the Rough): 在職場面試與大學招生中,亞當主張不能僅依賴成績與履歷來篩選人才,而是應該發掘那些「璞玉」般的潛力股。透過更加開放的面試方式與靈活的評估標準,可以找到那些看似平凡卻潛力無窮的人才。

 

  • 推薦本書的原因與臨床生活中的運用

 

1.  挑戰既有的天賦迷思: 本書的最大價值在於挑戰了「天賦決定論」的既有思維模式,並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證據來證明,成長與成功並不依賴於天生的才能,而是與後天的努力、學習方式與環境息息相關。這對於那些自認為天賦平平、缺乏優勢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鼓勵他們不要因為天賦的缺失而放棄成長的機會。

 

2.  實用的學習與成長策略: 本書不僅提供了豐富的理論依據,更有大量具體可行的學習策略,如設定錯誤目標、改變學習方式、積極徵求建議而非意見等。這些策略可以應用在學校教育、職場訓練,甚至日常生活中,幫助個人突破成長瓶頸,實現更大的潛能。

 

3.  臨床心理與輔導中的應用: 本書所提出的「品格技能」理念,對於心理諮商與輔導工作也有著深刻的啟發。心理輔導師可以運用這些理念來引導來訪者認識自我潛能,並幫助他們擺脫對天賦的過度依賴,專注於後天努力與品格培養。舉例來說,在治療自我價值感低落或認知偏差問題時,可以透過培養來訪者的「追求不適感」與「不完美主義者」的心態,來提升他們對挑戰與失敗的容忍度,進而改善其心理健康狀況。

 

4.  啟發教育改革與職場文化: 本書所提倡的「機會系統」觀點,對於教育改革與職場文化的改變亦有重要意義。學校可以設計更為多元、開放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發掘自我潛能;企業則可在人才選拔與職場培訓中,融入更多靈活性與創造性,以便激發員工的成長動力與集體智慧。

 

總結而言,《隱性潛能》是一部融合科學理論、實證研究與真實案例的優秀著作。亞當‧格蘭特透過對成長潛能的深入剖析,揭示了成長的本質不在於天賦,而在於如何運用正確的學習方式與策略,來突破自我限制,實現潛能的最大化。對於那些希望挑戰自我、突破困境並實現更高成就的讀者,本書無疑是一部值得反覆研讀的寶貴指南。

 

徹底拒絕完美主義,安藤忠雄才能成為日本建築大師?
  來自美國最貧窮社區的西洋棋隊伍,如何「下剋上」擊敗頂尖名校?
  成就出眾的頂尖精英,學生時代非但不是神童,表現往往不特別突出?
  只要掌握適當的學習方式,任何人都能學得會世界上的所有知識?
  持續進步的人比最初就在顛峰的人,收入更高、成就更好?

  我們活在一個特別重視天賦的世界裡,頌揚天賦異稟的學生、天才運動員、音樂神童……這種對先天優勢的迷戀,卻可能導致我們忽視個人的成長潛能,低估我們潛在的成長空間。事實上,每個人都有精益求精的能力。即使機會不主動來敲門,我們也有辦法為自己打造一扇門。

  亞當.格蘭特結合突破性的證據、驚人的見解、生動的故事,帶我們從教室到會議室,從操場到奧運會場,從地底到外太空,探索每個人的隱性潛能。本書一針見血地指出,你的進步不取決於你付出多少心血,而在於你的學習方式;你的成長不依賴你與生俱來的天賦,而是與你的品格密切相關。只要培養你的「品格技能」,你將得以釋放潛能,為自己創造更好的機會。

  我們推崇那些成就最高的人,卻忽視了從起點走來進步最多的人。然而,衡量潛能的真正標準,不是看你到達的顛峰有多高,而是看你到達顛峰時走了多遠。本書揭開任何人都可以自我突破的心法,讓你往後的每一次行動,都能百分之百發揮你的隱性潛能!

=混凝土中開出玫瑰,鑽石鑿穿堅硬熔岩,
=是時候該相信你也有潛能了!

  亞當.格蘭特:「許多人夢想著實現目標。他們以他們獲得的地位與榮譽來衡量自己的進步,但最重要的成就其實是最難衡量的。最有意義的成長不是打造職涯,而是塑造品格。所謂的成功,不只是達到目標而已,還要落實我們的價值觀。每天努力精進自己才是王道。沒有什麼成就比釋放隱性潛能更卓越了。」

徹底解除你的天賦限制!
  
讀完這本書,將自己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不要害怕嘗試新方式,欣然接受學習新方式的不適感。
  
設定你每天或每週至少要犯幾個錯誤。你就不會那麼在意犯錯,而且會進步得更多。
  
徵求建議,而非意見。意見會促使別人批評你,建議會刺激別人指導你。
  
分辨哪些資訊來源值得信賴,再決定哪些值得吸收,哪些應該過濾掉。
  
追求卓越,而不是完美。思考你在哪些方面真的需要達到最好,哪些方面只要夠好就行了。
  
卡住不動時,掉頭尋找新的出路,這通常是找到前進之路的唯一途徑。
  
與其讓無知的質疑者摧毀你的信心,不如把它視為證明他們看走眼的機會。
  
當你的信念動搖時,回想一下你是為誰而奮鬥。我們最深的韌性來自於知道有人指望著我們。

序:混凝土中開出玫瑰

PART1 品格技能:精益求精
Chapter 1 追求不適感:欣然接納學習中的極度尷尬
Chapter 2 人形海綿:培養吸收與適應的能力
Chapter 3 不完美主義者:在瑕疵與完美之間尋找甜蜜點

PART2 動力架構:用來克服障礙的鷹架
Chapter 4 改變日常磨練:為練習注入熱情
Chapter 5 掙脫停滯:前進的迂迴之路
Chapter 6 挑戰地心引力:靠自己飛翔的藝術

PART3 機會系統:打開門窗
Chapter 7 每個孩子都是贏家:設計能激發學生潛能的學校
Chapter 8 開採黃金:發掘團隊的集體智慧
Chapter 9 發掘璞玉:在求職面試與大學招生中發現璞玉
後記:堅持到底
產生影響的行動

 

你不要跟我討論天賦 你連努力都沒有

 

20歲以前醜 可以怪爸爸媽媽;20歲以後就要自己負責美還是醜

 

 

請用中文說明本書的內容重點和重要的理論論點 並說明本書值得推薦的原因以及在臨床生活聖的運用 實用性 舉例子 用5000字 不用列出參考文獻

 

-突破自我限制,開發你的無限潛力~《隱性潛能》嘉玲和凱宇的對談|【有聲書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聰財精神社會 的頭像
    楊聰財精神社會

    聰財 楊的部落格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