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iplomatic 241201Book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書:化解兩岸困局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

@重要參考資料

 

=B=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書:化解兩岸困局

作者: 黃年  追蹤作者 新功能介紹

出版社:天下文化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出版日期:2021/10/29

本書分類:人文社科國際關係/外交兩岸與國際局勢

 

內容簡介

  資深媒體人黃年精闢剖析兩岸困局,向兩岸領導人發出諍言!
  兩岸之間最重要的,就是要定錨中華民國!

  兩岸關係應當是一場曼妙的探戈,是人性與文明的追求。
  自由是人性的本質,民主是文明的方向。
  --黃年

  《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書》是黃年在向中共發言!並且希望蔡英文也能看到此書重要的兩岸論述。

  兩岸關係不只是「你吃掉我或我吃掉你」的統獨問題,而是一個具有人性、文明及歷史高度的議題。在這個議題上,中共不僅要面對台灣,也要面對中共自己、面對中國,面對全世界、全人類,面對人性及文明。

  倘非如此,中共即使吃掉了台灣,也得不到自我救贖,反而作孽更加深重,不能面對人性、文明與歷史,不可大也不可久。

  兩岸若要化解困局,中共與台獨皆要走出「中華民國滅亡論」,將兩岸關係定錨在中華民國。

  兩岸關係有如一場花妙的探戈。雖然也有翻滾騰躍,但仍應是婆娑曼妙。因為探戈的神髓就在心靈契合,探戈不是相撲或角力,不能玩過肩摔。

  兩岸的終極解決方案應當是「為人類文明建立典範,為兩岸人民創造救贖」。

  大屋頂中國下,容得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正是如此,未來也可以如此。

重量推薦

  兩岸分隔逾七十年,此時此刻出版黃年的《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書》,使人覺得兩岸尋求和平並未絕望。我們做為出版者,希望讓海內外的中文讀者,都有機會看到這本重要的書。--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我願推薦此書。我和黃年兄有不同的歷史記憶與詮釋,但我同意他的結論:雙方處理兩岸問題應當定錨在中華民國,若持「中華民國滅亡論」是背離史實與現實的。--施明德(美麗島事件總指揮/紅衫軍總指揮)

  作者是從近代史、兩岸關係、中美台博弈、國際格局與人文社會思潮等眾多角度,同時和兩岸執政者、思想者與媒體讀者進行深入對話。其時間軸上拉至孫中山、馬克思甚至更遠的十九世紀,空間軸上則俯瞰人類文明的遠景。--張登及(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年

  筆名/童舟

  現任:《聯合報》副董事長
  學歷:政大政研所碩士、英國牛津大學研究

  經歷:
  《聯合報》總主筆(任職21年/1992-2013
  《聯合晚報》發行人
  《聯合晚報》社長
  《民生報》社長、《民生報》總主筆
  《聯合報》總編輯
  《聯合晚報》總編輯

  著作:
  《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書:化解兩岸困局》(2021,天下文化)
  《韓國瑜vs.蔡英文:總統大選與兩岸變局》(2019,天下文化)
  《獻給天然獨:從梵谷的耳朵談兩岸關係》(2017,聯經)
  《蔡英文繞不繞得過中華民國》(2015,天下文化)
  《大屋頂下的中國》(2013,天下文化)
  《從漂流到尋岸》(2011,聯合報社)
  《這樣的陳水扁》(2008,聯經)
  《漂流的台灣》(2001,聯經)
  《李登輝總統的最後一千天》(2000,聯經)
  《李登輝的心靈寫真錄》(1998,聯經)
  《李登輝的憲法變奏曲》(1998,聯經)
  《臺灣政治發燒》(1980,四季)

  獲獎紀錄:
  星雲真善美新聞獎新聞專業貢獻獎(2009
  金鼎獎新聞評論獎(20001998
  吳舜文新聞評論獎(20112009200820001997
  曾虛白新聞評論獎(2000199919981997

目錄

出版者的話 兩岸和平的關鍵思索:期待黃年倡議「兩岸競合學」 高希均
推薦序 兩種「民國滅亡論」的弔詭與困局 張登及
自序 為何本書取名《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書》
 
第一部 說好中共的故事
足食,足兵,民主之矣: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文
三個面向:百年中共的「救與贖」
回頭不是岸:百年中共的反省與返祖(上)
回頭不是岸:百年中共的反省與返祖(下)
說好中共故事(上):沒有鄧小平 中共無今日
說好中共故事(中):上溯孫中山 下續鄧小平
說好中共故事(下):毛澤東vs.孫中山 習近平vs.蔣經國
 
第二部 武統與九二共識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須努力:兩岸僵局是辛亥革命遺留
消滅中華民國的「大中國」:等於拒絕所有「台灣方案」
為何主張大屋頂中國:兼致北京智囊W先生
回應人性本質 回歸文明方向:兩岸統一是條件命題
去中華民國化vs.回中華民國化:章念馳的預言應驗了
武統是國恥更是國難
尚未重開機 竟然已當機?九二共識的活化優化進化
求同存異:九二共識就是建設性模糊
出口或囚室?中共九二共識的兩手策略
從目的論移向過程論:當一國兩制對台下架
武統掩護台獨?忘掉武統 只能和平競合
 
第三部 民進黨與台灣
台獨不消滅中華民國 統一要消滅中華民國:大選對兩岸關係的啟示
五二蔡英文想不想回頭
場所的悲哀 國葬李登輝
為何要如此恨中華民國?
時空環境不同:台獨已進入「彼得原理」
無力外擊 只是內殺:台獨是綠營內鬥的必要之惡
心術不正:蔡英文率武漢肺炎食人
從太宗兵法談疫苗戰略
龜笑鱉無尾:習大啃蘋果 小英砍中天
民進黨正在形象解構:綠色是什麼顏色 請接龍
台灣方案:「中華民國不可消滅論」
 
第四部 川普與美中台
兩岸三黨新態勢:戰略清晰與戰略模糊
矛盾與互補:堡壘台灣vs.兩岸燈塔
歷史並未終結:福山的論斷已告翻轉?
法理不可能台獨 經濟不可能脫鉤:川普衝擊與兩岸關係
美國原色vs.中國特色:美國待拯救 台灣需自救
兩把大鎖 同時打開:兩岸鑰匙在誰手中?
武統不可採 台獨行不通:兩岸關係何妨帶病延年?
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大陸如何維持友善的台灣
「憲法互證說」:蔡習協力扭轉兩岸困局
 
第五部 大屋頂中國與互統一
開腦洞:拒絕被統一 想像互統一
再論「互統一」(上):紅統熄滅 藍統沒落
再論「互統一」(下):超越紅統藍統 整合台統陸統
 
精心梳理 大屋頂中國思維架構

 

為何本書取名《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書》

本書在二二一年十月出版。此時是兩岸關係自一九九六年飛彈危機以來最惡劣的時段。兩岸法制性交流完全中斷了逾五年,共軍機艦繞台成為常態,總統府的憲兵配置紅隼及刺針飛彈巡防……

更嚴重的情勢是,此前雙方用以操作兩岸關係的「兩岸大論述架構」皆告擱淺或破滅。在中共方面是如此,在蔡英文政府方面也是如此。先說中共方面。

中共方面,可謂「三論四統」均告擱淺或破滅。三論是:
九二共識。一國兩制。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

一九年一月二日,習近平對台談話提到「共謀統一的九二共識」,又談到「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撿到槍,正在布局二總統大選的民進黨立即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掛鉤,稱「九二共識沒有一中各表/九二共識等於一國兩制/九二共識沒有中華民國存在的空間」。九二共識就此異化、變質、擱淺、破滅。

台灣民眾一直對「一國兩制」懷有疑懼。香港反送中事件及港版國安法的出台與實施,又正當其時地向台灣做了種種「垂範」。至此,一國兩制在台灣遂成過街老鼠。

上述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的擱淺與破滅,則又皆源自北京「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的失敗。

一、北京屢稱「一個中國原則符合兩岸各自相關規定(憲法論)」,卻又持「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自相矛盾。二、中共如何能使台灣接受一個以消滅中華民國為終極目標的兩岸政策?三、因此,中共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在實際上就成了台獨的OEM代工者。中共對中華民國的否定與打壓,使台獨取得了主要的正當性與發展空間。

台獨是中共的產品,這就是關鍵。
 
兩岸探戈 不要玩過肩摔

中共的兩岸大論述不能再建立在實力原則的唯物主義之上,而必須從大歷史、大文明的視角出發,也就是必須從「人性的本質與文明的方向」來發想與創造。這才是正本清源。

第一個角度是應當站立在人類文明的制高點上。中共目前實施的「黨帝制」,效率極強,成績亦彰。此制若是過渡手段,或視作一種「訓政時期」,尚可理解。但倘若這個十四億人口的強國,永遠將停留在低人權、低民主的「黨帝制」中,這對於人性的剝奪與文明的傷害就會成為人類文明不可承受的負荷。在此趨勢下,中國愈強,對人類文明的威脅與傷害愈大。

第二個角度是應當站立在中國文明的制高點上。中共曾強調「以階級鬥爭為綱」,後來則強調「和諧社會」;又曾「批孔揚秦」,如今則四出普設孔子學院,而非秦始皇學堂。

可見,中國的文明亦有其本質與方向。中共如果終究不能返回並與中華文化圓滿銜接,中共的「文化身分」就有缺陷。

本書認為,必須站在世界文明及中國文明的制高點上,先從中共的自我救贖談起,進而才能談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繼而再談兩岸關係,這才是能夠起承轉合、正本清源的思維路徑。

然而,這就涉及了中共的選擇。如果中共的本質與方向仍然停留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又欲以返祖馬克思來復辟毛澤東,且打算永遠以「黨帝制」來統治中國,亦即以「中國的馬列主義化」(卻稱為「馬列主義中國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高憧憬,亦即以「馬列化」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藍本,則中共不可能自我救贖,中華民族亦不可能「偉大」復興。兩岸僵局也就不可能化解。

也就是說,兩岸問題的解決,在根本上寓於中共的自我救贖與轉型。

因為,台灣不可能同意走向「以馬列主義為指向」的未來。這不只是為了台灣的利益,也是為了整體中國的利益,甚至更是為了整個人類文明的利益。

一九年,「遠見天下文化出版社」發行拙著《總統大選與兩岸變局》一書。該書收輯的一篇文稿,名為〈足食,足兵,民主之矣: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文〉,主旨即在「中國不能綁在馬克思毛澤東上」(已輯入本書)。後來,我又寫過〈回頭不是岸:百年中共的反省與返祖〉及〈說好中共故事〉等文章,皆在對中共發言,思考中共自我救贖的問題。中共得救,中國就得救,兩岸關係也能得救。

中共現今的思考是:確立以「馬列主義基本原理」為中國定位,而以解決台灣問題來更加鞏固此一架構。但是,本書的思考則是:中共應當從人性本質與文明方向的角度來省思自身的本質與方向,重新為自身定位,進而為中國定位,亦以此為兩岸關係定位。這才是「兩岸大論述」的應有格局。

因為,兩岸關係不只是「你吃掉我或我吃掉你」的統獨問題,而是一個具有人性、文明及歷史高度的議題。在這個議題上,中共不僅要面對台灣,也要面對中共自己、面對中國,面對全世界、全人類,面對人性及文明。

先說好中共故事,才可能說好兩岸故事。

倘非如此,中共即使吃掉了台灣,也得不到自我救贖,反而作孽更加深重,不能面對人性、文明與歷史,不可大也不可久。

兩岸關係,大陸強,台灣小。這就是我向中共發言,從〈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文〉放大到今日《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書》的原因。因為,重建兩岸關係,大陸的能量與責任皆大於台灣。

對中共發言,是我向來在兩岸論述上的自我期勉。

兩岸關係有如一場花妙的探戈。雖然也有翻滾騰躍,但仍應是婆娑曼妙。因為探戈的神髓就在心靈契合,探戈不是相撲或角力,不能玩過肩摔。

(節錄自本書〈自序〉)

《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書》是黃年在向中共發言!並且希望蔡英文也能看到此書重要的兩岸論述。

兩岸關係不只是「你吃掉我或我吃掉你」的統獨問題,而是一個具有人性、文明及歷史高度的議題。在這個議題上,中共不僅要面對台灣,也要面對中共自己、面對中國,面對全世界、全人類,面對人性及文明。

倘非如此,中共即使吃掉了台灣,也得不到自我救贖,反而作孽更加深重,不能面對人性、文明與歷史,不可大也不可久。

兩岸若要化解困局,中共與台獨皆要走出「中華民國滅亡論」,將兩岸關係定錨在中華民國。

兩岸關係有如一場花妙的探戈。雖然也有翻滾騰躍,但仍應是婆娑曼妙。因為探戈的神髓就在心靈契合,探戈不是相撲或角力,不能玩過肩摔。

兩岸的終極解決方案應當是「為人類文明建立典範,為兩岸人民創造救贖」。

大屋頂中國下,容得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正是如此,未來也可以如此。

(一)兩岸能化「危」為「機」?高希均

黃年先生這本剛出版的新著《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書 —— 化解兩岸困局》,是他近20年來評述兩岸關係最完整的探索及總結:

「天下文化」在10年內出版了他三本相關著作:

2013年:《大屋頂下的中國》

2015年:《蔡英文繞不繞得過中華民國》

2019年:《韓國瑜vs.蔡英文:總統大選與兩岸變局》

兩岸關係是攸關兩岸14多億人口的福祉及命運。這樣密集的出書,正反映兩岸關係發展中不斷出現的瓶頸與弔詭,此刻仍陷於僵局。

 

美國前任與現任的二位總統川普與拜登,為了他們的國家利益與自己的選票,居然把台灣問題從過去的「國際邊緣化」抬舉到當前的「台海危機化」—— 台灣變成了美中博奕的一堆乾柴、一枚地雷、一個馬前卒。台灣人民該興奮,還是該悲哀?這就是為什麼黃年這位兩岸問題專家,必須再出版這本新著。

(二)「一家之言」的影響力

197811月《聯合報》刊出〈一個災禍的中國,必無苟免的台灣〉文章後,啟動了40餘年來黃年的名字與兩岸論述的連結。從1949年以來,兩岸的領導人歷經三個世代更替,黃年評述兩岸情勢的嬗變與和平追求的解方,一直受到海峽兩岸官方與民間的重視。

在現今名嘴與網軍出沒的年代,黃年的文章始終能見人所未見,鏗鏘有力。他不必上電視與網路節目嘶聲吶喊,常以一針見血的評論,可能刺痛各方,也可能啟迪各方,出現了「一家之言」的影響力。

在混沌矛盾、剪不斷理還亂的兩岸論述中,他共獲得了12項新聞評論獎的空前紀錄,包括曾虛白、吳舜文、星雲及金鼎獎等。

在這本新著中,黃年站在「人性的本質與文明的方向」的高度,希望為兩岸困局尋找解方。

黃年認為,台灣不應「去中國化」、「去中華民國化」,中共也不要返回「馬列主義基本原理」。他主張,兩岸現今在「大屋頂中國」下,維持「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未來若要進一步統一,可以是「共同締造論」的「互統一」。

(三)倡議「兩岸和平學」

他的「互統一」,以「中華民國」為兩岸最大公約數,這其實正是鄧小平所說的「統一不是誰吃掉誰」的真義所在。

在本文中我要向黃年先生提出,由他來倡議建立一門新的單獨學科,可以稱之為「兩岸和平學」(或「兩岸競合學」),並呼籲各大學及相關系所,可針對此重大題目設立新課程。

想起1959年從落後的台灣去美讀研究所時,剛好趕上新設立的「經濟發展學」,從此變成了我一生的專業。

兩岸分隔逾70年,此書討論兩岸發展歷史演變及競合的關鍵。黃年對習近平說的「心靈契合」相當推重並認真看待。黃年對藍綠紅三方的主要建議是:「定錨中華民國」。這使人覺得兩岸尋求和平並未絕望。我們做為出版者,希望讓海內外的中文讀者,都有機會看到這本重要的書。

黃年如把40餘年發表過的數百萬字論述,整理改編成一本人人可讀的《兩岸競合學》普及版,將是莫大的貢獻。

黃年的體系其實已有學術化的潛能,可將歷年來所原創的各種名詞概念及理論架構,從最早「筷子理論」(1990)「上位概念的一個中國」(1993)「統一公投」(1998)、「杯子理論」「連結論」「渡河論」「目的論」「過程論」「新新三句」「王統一/霸統一」,到集大成的「大屋頂中國理論」(2010),加以系統化的整理,即可呈現其學術性及實用性。

因此,我特請作者為本書製作〈精心梳理/大屋頂中國思維架構〉的論述程序表,條理井然,即可窺其堂奧。

(四)兩岸和平重中之重

對岸的領導人說中國「站起來了,富起來了,強起來了!」殘酷的現實卻是:百年來中國窮困時受列強欺侮,此刻中國不再窮困時,又受到美國為首所結盟的反中抗中。

 

中國曾有逾百年的艱難,歷經兩岸各自的努力,應當贏得共同的榮耀未來。這或許就是黃年說的:「為世界文明建立典範,為中華民族創造救贖」。

常聽過「打仗太重要,不能只由將軍決定」,當前兩岸情勢在美國強勢主導下,台海情勢十分緊張,不能夠只留給幾個只顧自己「國家利益」或選票考量的政治人物決定。

黃年的「兩岸和平學」,激發兩岸有心人更深入及廣泛的探索,應可使兩岸未來更趨近「人性的本質,文明的方向」,其最終目的務必要獲得兩岸和平。

(部分內容曾刊出於本書「出版者的話」及《亞洲週刊》(2021.11.15)。)

 

=《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書》:武統會帶來國恥與國難,必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背道而馳

發動武統,若是三天取台,血染寶島,中國失去五千年來唯一的民主政體,中共則勢將面對更具敵意的國際,這是國難,兩岸皆是受體。但若首戰不能終戰,中共未能登陸,台灣不降,則兩岸將進入完全不同的對峙情勢,那也是國難,兩岸也皆是受體。

武統是國恥更是國難

武統是國恥,更是國難。

 

這裡說的「國」,有二義。一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武統的主體。二是指包括台灣與大陸的「中國」,是武統的受體。

武統是國恥。常聞,敬酒不吃吃罰酒,不能和統,就武統。豈不可恥?

古公亶父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孟子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雖然真實的歷史並非如此,這卻在兩三千年前就出自中國聖賢的心中及口中。

何況,人類文明畢竟已進化至廿一世紀。連處理一個釘子戶、一條流浪狗或一棵擋住公署擴建的老樹,都不能行凶動粗。更何況,現在面對的是一個兩千三百萬生靈的民主政體中華民國。你能說:不跟我統一,我就殺人?

 

即使中共的軍事較強,但「遠人不服,修文德以來之」,這是價值,這是文明,這就不能「殺人以一之」。

兩岸問題在根本上是「文德」的問題,亦即是價值與文明的問題。若不能「修民主自由人權法治以來之」,而欲以殺人了結,這是國恥。

更別說等而下之的把殺人卡通化,「寧可台灣不長草,也要解放台灣島」、「留島不留人」、「核平統一」。這不只可恥,已無人性。

武統更是國難。武統不發動則已,一旦發動就必定要「首戰即終戰」。不到登陸受降,不能終止;流血殺人,自是國難。但若「首戰不能終戰」,即顯示國際介入的僵持已經形成。至此,兩岸的戰爭亡損及戰後的對峙情勢,亦是深不可測的國難。

 

國際是否介入及若介入將到什麼程度是未知數。但台灣是第一島鏈的關鍵,又是一個應當維護的民主政體,此皆使國際介入具有高度動機。例如胡錫進高調鼓吹大幅置備核武,好似想像情勢可能走到核戰的地步,但即使是非核的戰爭,那是不是國難?

何況,以上只是就軍事層面想像。其實,國際介入較軍事更具威脅性的是金融、貨幣、經濟、通路、外交等超限手段。這些手段,屆時絕對有可能使出,則即使中共在初戰中暫勝,恐也勢將面對國際的超限反撲,中共即未必能勝。這也是國難。

而且,想像中,不論打不打得下台灣,中共恐皆不免有重大承受。打下了,殺人而一之,將為中共在歷史上再添一筆孽債,亦勢將使中共面對更難自處的國際環境。若一舉打不下,則大陸內部怎麼得了?國際外部怎麼得了?兩岸又怎麼得了?

總之,發動武統,若是三天取台,血染寶島,中國失去五千年來唯一的民主政體,中共則勢將面對更具敵意的國際,這是國難,兩岸皆是受體。但若首戰不能終戰,中共未能登陸,台灣不降,則兩岸將進入完全不同的對峙情勢,那也是國難,兩岸也皆是受體。

其實,何妨就將這兩年的中美對抗看成一場「微武統」的演習,前述演繹皆已證諸今日。大陸方面的評論紛紛出現警語:「武統攸關國運,不可輕率甚至輕浮」、「美國萬一真動手怎麼辦?」、「千萬不要掉進美國的陷阱」、「不隨美國起舞」、「拒絕脫鉤」,及「戰爭的氛圍要提升,戰爭的風險要下降」,胡錫進甚至說:「(美中台)都不要開第一槍!」

現在,僅僅只是「貿易戰」而已,雙方尚未開槍,中共已是捉襟見肘、手忙腳亂。若要武統,是不是國難?中共諸人應已從今日處境得此見識。

以為武統能終結兩岸問題,是把問題看小了。如前所述,兩岸對峙不能只看兩岸,因為台灣是國際爭奪的戰略要地。兩岸對峙也不能全看軍事,而是涉及世界文明的角力。也就是說,兩岸問題是一個世界等級的「文德」問題。

對於國際來說,台灣若武統落入中共之手,不但台灣的民主政體被消滅,且將減少了中共民主轉型的可能性,又增強了中共專政的實力。因此,台灣問題不能只看兩岸,且不能只論軍事,因為攸關世界文明。甚至可說,「武統」可能正是國際所等待的終極處置中共的時機。

北京必須站在這樣的高度上看世界,才知道立足國際的根本,是在國家的氣質與信譽,而不在軍事。也必須在此高度看兩岸問題,才能認清武統不是兩岸問題的解方。

中共首須認知武統的國恥性及國難性,降低了武統的企圖,始能下決心在武統以外找尋兩岸方案。

北京過去的想法是:不能和統,就武統。今後的想法應當是:不能武統,就要設法和統。

和統的必然路徑就是民主統一,民主統一的必然路徑則是要接納中華民國,放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

中共以「台獨」為動武的底線。這樣的武備可說是被動的,用於震懾台獨,但不能發動武統來消滅中華民國。因為,中華民國不是台獨,對中華民族言,中共沒有對它動武的正當性。對國際言,亦無正當性。

兩岸走到今日這個僵局,主因即在北京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最近,大陸上演《八佰》,也許可視為兩岸共同角度的《上甘嶺》(抗美援朝影片)。北京若使中華民國回復其在「中國」的應有角色與榮譽,從辛亥革命、抗日、八百壯士等題材中,建立起兩岸的歷史連結與精神紐帶,或許能使「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逐漸淡出,讓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醞釀出在現實中共存共榮的可能性。此即「大屋頂中國」。

北京不容中華民國立足於台灣,「中國」在台灣就失去憑靠。

有了這樣的覺悟,武統就必須排除,且若排除了武統,則接納中華民國就成了北京解決兩岸問題的唯一方案。

民進黨正在「去中華民國化」,大陸卻從《八佰》回到中華民國。從這個諷刺性的對照可知,中華民國才是兩岸定海神針。

中國統一愈來愈不易。主要原因是幾十年來中共錯失了如汪道涵所說的「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一中各表),及「共同締造論」(互統一)。若要統一,必須「為人類文明建立典範,為兩岸人民創造救贖」,即必須以接受中華民國為張本,不能武統。

至此,「統一」的概念已經昇華。統一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滅掉中華民國,而是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存於「一個大屋頂中國」。

武統會帶來國恥與國難,必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背道而馳。

二零二零年九月十三日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書:化解兩岸困局》,天下文化出版

作者:黃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聰財精神社會 的頭像
    楊聰財精神社會

    聰財 楊的部落格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