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患越來越多 務實協助癌症患者 好好走過悲傷五階段!

【楊聰財專欄】

============================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師

 

癌症人口逐年增加,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10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1762人,發生率是每十萬人口520.0人。目前醫療雖然可以協助控制讓癌症成為一種「慢性病」,每年仍有至少5萬人因癌症死亡。

罹患癌症的過程,從疑似、確診、治療、病況好好壞壞的變化、終於惡化到病故等,每一位病患經歷不同;所謂生理心理會互相影響,癌症很容易讓病患產生情緒障礙以及負面思考等,可以尋求精神醫療團隊協助(包含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不僅可以幫助理解疾病,也能在罹病的路途中獲得協助。

 

#得知癌症後共病憂鬱症機率高
     跟據許多國內外的臨床研究都顯示:罹患癌症的個案,至少20%也會患上嚴重憂鬱症,務必要同時接受治療,否則會變成惡性循環,讓身體與精神都像螺旋狀向下沉淪,應該都不是病患或是親友所樂見的。

    從心理學來看,無論是罹患癌症或者是其他重大傷病,當面對疾病時候,個案大多會經歷生死學大師Kubler-Ross所提的悲傷的五個階段(The Five Stages of Grief),
1.否認/隔離(Denial & Isolation)

通常接受到悲傷、災難性事件的資訊時,我們會先否認事情的發生,把自己隔離起來。這其實是一種防衛機制,我們寧願選擇性地把這些事實藏起來,也不要面對殘酷的事實。

  • 「不可能吧!他昨天才跟我吃飯的啊!?
  • 「少開玩笑了,這不是真的」
  • 「老天爺啊!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吧?
  • 「這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一定是搞錯什麼了」

2.憤怒(Anger)

當我們無法再欺騙自己,從「否認」走出來時,痛苦所造成的衝擊太大,所以會將內心的挫折投射到他人身上,有時也會投射到自己。接著我們可能會開始怨天尤人,怪天怪地怪別人,甚至對自己生氣。

  • 「都是我的錯,要是昨天陪著他,他就不會自殺了!
  • 「為什麼發生在我身上啊?老天爺這太不公平了吧?
  • 「為什麼你不伸手幫助他!!都是你害的」

3.討價還價(Bargaining)

當「憤怒」過後,我們的想法可能有些改變,努力讓結果不那麼壞,有時也會跟上天祈求(討價還價),讓壞結果不要那麼快到來。

  • 「如果當初早點就醫我還可以活個幾年啊
  • 「拜託讓我活到孩子結婚成家好嗎?
  • 「你如果當初少抽點菸就不會這樣了啊
  • 「只要他能醒來,我什麼都願意做」

4.沮喪(Depression)

在這個階段我們體會到失去的事實,了解到「討價還價」也沒有用了,所以痛苦再次地來襲,而且這次是扎扎實實地打在心上,沒有理由可以逃避了。這時的我們變得脆弱、消極,所以要非常小心,很多人可能因為走不出,而選擇結束生命。

  • 「反正也活不到幾年了,乾脆現在了結吧!
  • 「他真的離我而去了,沒有他我也不想活了
  • 「哎呀我還管這些幹嘛,反正就要死了

5.接受(Acceptance)

這個階段的我們變得冷靜、走出「沮喪」,體悟人生無常,並不需要一直把自己困在悲傷。我們學會放下、重建生活,準備開啟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傾聽、陪伴、認識疾病,能夠降低恐懼

    「越認識疾病,越能幫助減少恐懼」!精神醫療團隊的陪伴,從生理、心理、環境、靈性多元化層面介入協助可以從面對疾病的心理壓力,到協助患者以及家屬認識腫瘤病程的發展患者也能從訴說面對疾病的種種不安或者是擔心找尋到面對疾病的方式讓治療之路走得相對穩健,也助於改善疾病

    如果個案不願意與他人訴說面對疾病的過程親友也可以在旁陪伴,但陪伴的過程中千萬別「說太多」,例如給太多偏方等好好傾聽才是最好的陪伴治療過程中,親友可以幫忙多了解疾病,但不是對抗醫囑而是與醫療團隊間找到最適合的醫療方針,才是最理想的方式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
    全站熱搜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