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inancial Management Book 241123一人公司的致富思維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

 

=B=一人公司的致富思維:從零到百萬訂閱,靠知識變現的成功法則 好葉  

出版社如何2021/01/01

 

@重點整理

從一無所有到月入10萬,窮小孩的逆襲之路

  幼年經歷火災,熟悉的家園一夕之間化為烏有,好葉受挫之餘,努力吸收知識,並將之轉換成影片分享,簡潔易懂的內容成就了現在的好葉頻道,以及每個月10萬的收益。

  人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成功法則

  每個人都不一樣,好葉鼓勵每個人找出專屬自己的成功法則!你可用本書中的「葬禮遊戲」,找出你認為最重要的價值觀;再利用「刺蝟策略」找出你的優勢,便可交集出你在「熱情」「價值」和「天賦」上的定位,而這正是你應該專注進行的方向。

  在開設頻道上,從頻道定位、增長到延續的疑難雜症,好葉也親自來為你解答!

  此外,好葉也要告訴你如何讓頻道快速成長、快速增粉?做了幾支影片後便靈感枯竭,又該如何繼續下去?

  還有許多人一開始就有許多心魔,覺得設備不夠齊、影片效果不夠好該怎麼辦?諸多疑難雜症,好葉不藏私,在本書中統統為你解答!

目錄

【推薦序】讓好葉做你的開路先鋒 Jamie老師
【推薦序】長大以後才明白的事 Yale Chen.
【推薦序】最糟的時代?最適合白手起家的時代? 雷司紀
【前言】不幸就是最大的幸運
 
1
.如何達到所謂的「成功」?
每個人的旅程都不一樣
起跑點不同,成就也不一樣
迷茫的時候,就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吸引力法則的迷思
視覺化的神奇力量
自我肯定的影響
 
2
.網路創業,人人有機會
踏上網路事業的契機
文憑只是一張入場券,能力證明才是一張悠遊卡
關鍵在你有沒有符合市場需求的能力
如何打磨技能,積累可以證明實力的經驗?
生產能比消費帶給你更大的快樂
 
3
YouTube 新手上路指南
有知識,才能讓你的熱情更快上軌道
YouTuber 變成了一個職業,是一門生意
注意力在哪裡,錢就在哪裡
為學習而工作,不為金錢而工作
一個人人有機會、充分競爭的時代
YouTube 時代的藍海策略
定位模型:去尋找自己的藍海
從興趣下手
從專業下手
把優勢化為價值
細分定位,做小海中的專家
 
4
YouTube 頻道加速成長攻略
頻道快速成長的3 大關鍵
如何零成本主動出擊,快速增粉?
被動者和主動者的區別
增粉5 大招
 
5
.如何擴大品牌影響力?
利他之心:創造高價值的內容
開頭:營造共鳴,預覽內容
高價值內容:有理據、有方法、有經驗
結尾:真誠祝福,呼籲行動
品牌故事行銷
給自己的品牌增添故事
每個人都有故事,每個人都有品牌
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後的故事
終身學習,你才能無限創作
最高效學習方式
 
6
.如何不輕易放棄創業?
資源有限,創意無限
最低可以接受的質量,省下10 倍成本
你以為的缺點,可能是別人眼中的優點
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目標,更容易成功
一個知道自己要去哪裡的人,永遠不會迷失
飛不到火星,至少也能遇見在月球上的嫦娥
團結你腦海的小船員,船才開得動
目標,就是給自己的承諾
吃著碗裡,就不要望著碗外
你的行動,需要配得起你的夢想
創業者的時間管理術
被很多人討厭?這是好事!
做大事的人,是不會在乎別人怎樣看自己的
三言兩語,讓你錯失良機
要討好每一個人,你只能碌碌無為
送禮物的故事
如何戰勝恐懼:成長型思維
練習成長型思維
低潮時期:讓母雞好好休息
陷入膠著狀態?人生不是一場馬拉松,要學會倒退
 
7
.從零邁向財富自主的關鍵
時間即是財富
從零到財務自主的祕密:善用資源
窮小孩的第一桶金
第一個被動收入
財富因階段不同,所帶來的回報也會不一樣
第一桶金的誕生
踏上企業家之路
寒門如何逆襲累積財富?
你想要的商業模式:小而美,還是大而全?
葬禮遊戲:激發你的潛在內心渴望
好葉的葬禮遊戲
最後一步,拆解目標
追求你想要的,你才是自己世界裡的大爺
既然成功那麼難,為什麼不找找自己的優勢?
如何成為刺蝟?
如何尋找自己的刺蝟?
好葉的刺蝟策略
 【後記】好葉,陪你一起學習學校沒教的知識!

序言

不幸就是最大的幸運

  叩叩叩
⋯⋯叩叩叩⋯⋯叩叩叩叩叩叩⋯⋯

  「什麼事啊,媽」在大半夜被敲門聲驚醒的我問道。

  「趕快出來,趕快出來!」

  「哦,好
⋯⋯

  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我還是聽媽媽的話,從臥房裡跑了出來,到屋外街道上。心想,媽媽大半夜的把我們叫醒,讓全家人跑到屋外,是不是有煙火看呢?

  誒,沒有啊?漸漸地我就感受到一股熱氣,接著往屋裡一看,一絲絲的閃光露出來,爸媽把我們5 兄弟帶出來後,就慌忙地跑去敲打我們家左右和對面鄰居的門,並把他們叫出來。

  不到3 分鐘,我感受到那股從家裡傳出來的熱氣越來越烈,街道上也聚滿了人群。

  我才突然意識到原來我家發生了大火,原本在廚房的閃光火苗快速串起,只看到爸爸和幾個男生在大門口跑來跑去,試圖衝進去搶救物資,但猛烈的火勢還是把他們節節逼退。

  鄰居拿起手機狂打著消防局電話號碼,但直至20 多分鐘後,我們依舊沒見到消防車,火勢也越來越大,燒掉了大半間屋子。

  我和哥哥們赤著腳、蹲在街道旁,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家慢慢被大火吞噬。

  我們什麼都沒帶,兩個哥哥連衣服都沒穿上,光著上半身就跑了出來,還是好心的鄰居們給我們送上了鞋子。

  我看著紅紅烈火,著急的一直在心裡祈禱:「消防車趕快來,消防車趕快來,趕快把大火撲滅,不然我們就無家可歸了,到時該怎麼辦啊?」但火勢越來越猛,我不斷的聽到木枝被燒斷,發出劈劈啪啪的聲音,耳邊也時不時也會發出尖銳的轟轟聲。

  30 分鐘後, 消防車終於趕到, 裝上水管、開始滅火。這一滅就滅了5 個小時,待大火完全撲滅後,只剩下了一堆黑漆漆的焦木。

  我家是全木打造的,所以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加上位於偏僻的鄉間地帶,所以消防車趕來時已經有點晚了。

  就這樣,我們一夜間失去了自己的家園。

  當時10 歲的我感到無助又無奈。到了早上,爸爸把我安頓在朋友家。梳洗過後,我吃了早餐,叔叔給我遞上他孩子的衣服。

  在別人的房間裡換衣服時,我感到不知所措,難以相信自己現在真的是一無所有了,連一件衣服都沒有。

  家沒了,衣服、書籍、書包、鞋子、床
⋯⋯什麼都沒了。這是真的嗎?還是我只是在做夢而已?全村幾十年來都沒有發生過火災,沒想到就發生在我身上,未免也太倒霉了吧!我大力地捏了一下自己的臉蛋,果然,這不是夢。

  就在我感到孤獨和無助的時候,叔叔家隔壁的鄰居阿姨透過窗口看到了我。阿姨認出了我,就問道:「小弟,你是那個○○的孩子嗎?」

  「是啊。」我低著頭回答道。

  「你的家被燒掉了,好可憐啊
⋯⋯以後該怎麼辦啊?好可憐啊⋯⋯你不是沒有書包, 沒有書, 不能去上學了?實在太可憐了⋯⋯

  這位阿姨接二連三地說我可憐,讓我當時忍不住眼眶就濕了。隨後,她馬上就遞過來一捲厚厚的50 馬幣,應該總共有3500 元,讓我拿去買書、書包、校服,才能去上學。

  臨走之前,她又對我說了一次「你好可憐啊。」那時的我,終於忍不住大哭了起來,覺得自己為什麼如此不幸?明明就那麼窮了,為什麼這些不幸的事情就是喜歡發生在我的身上?

  我5 歲那年就被重型機車撞過,在病床上躺了3 個月,不能行走;10 歲時家園又被大火無情奪走。

  13 歲,我開始兼職打工,當裝修學徒,但性格孤僻的我總是會被老闆或前輩斥罵。

  那時,我從早上9 點做到晚上7 點,一直需要搬運四、五十公斤重的洋灰,因為肌肉負荷不了,經常會做到手腳抽筋、手指破皮。但我還是要繼續下去,不然就會挨罵,有時候老闆的粗話中,還會經常問候我的父母。

  在學校,同學也常常集聚起來戲弄我,在中學時,我更有一次是和同學群體對毆,結果那麼多人的毆鬥中,就只有我被打得頭破血流,縫了十多針。

  我又成為了大家的焦點,但總是「壞的焦點」。

  沒有經歷過不幸,才是最大的不幸

  小時候的我總是會把焦點放在不幸的事情上,覺得為什麼老天對我那麼不公平。但也就是這種受害者心態,讓我總是把發生過的糟糕事無限放大,覺得自己就是那麼不幸。

  其實,我就是一直活在自己看到的世界。你覺得自己很不幸,那你自然的就會變成自己信念的一個副產品,不幸自然而然的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我們的信念就像是濾鏡,當你戴上了「不幸」的濾鏡,就很容易看到不幸的世界,每一件看到的事情都會讓你貼上不幸的標籤,但這些事情本身沒有意義,是我們賦予了它意義的。

  直到有一次,我無意間在一個廣告電視中聽到一則激勵語錄,逐漸的改變了我對世界的看法。

  那影響我最深的一段話,是前世界首富洛克.菲勒所說:「如果你沒有經歷過不幸,那就是最大的不幸。」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突然得到了很大的啟發,發現原來自己遭遇過的種種不幸,都是老天送給我的一份禮物,要讓我變得更加強大。

  不要把我們所經歷過的不幸當作絆腳石,而是要感謝它讓你知道不幸是什麼模樣,當困境再次出現時,你就會知道怎麼樣去面對。

  坦然接受生活的挑戰,取得更高的成就,就是像長輩常說的「吃苦當吃補」,把每一次的苦難當成一種修煉,生活不就更積極了一些嗎?

  就是這一句熱騰騰的雞湯語錄,讓我熱血沸騰,對自己的世界改觀。所以我就開始接觸心靈成長書籍,第一本接觸到的書就是卡內基《人性的弱點》,這給我的人生帶來了轉折。

  它讓我建立起了新思維,讓過去沒自信、不敢與人接觸的我找回了自信,也學會了利用人際心理贏得了許多的友誼。書裡的一句「自憐之人,自有可悲之處」,讓我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喜歡自己可憐自己,把自己變成一個受害者,把責任推卸給環境就好,這就是最可憐的人了。

  這本書讓我見人會微笑,總是對他人感興趣,讓我在人際關係和心態上變得越來越好。

  它實際的改善了我的生活,我才意識到「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原來在書海裡,我可以學習到許多實用的技巧,更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維。

  也因為這本書,讓我在後來會想要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上製作有關改變思維的影片,更是奠定自己頻道的初衷和定位。

  從卡內基《人性的弱點》我學會了人性,改善了自己與別人相處的關係;而在史蒂芬.柯維《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我學會要做一個積極主動掌控人生的主動者,而不是總是抱怨環境的被動者;再到羅伯特.清崎《窮爸爸,富爸爸》,我學到了金錢的運作和財富積累的關鍵。

  這些早期接觸過的好書給我的思維、行為帶來了關鍵性的改變,讓我的生活轉向了積極的一面。

  我想要把我學到的知識、改變過自己的書本記錄下來,在啟發更多的人同時,也提醒自己。

  我在最初經營YouTube 頻道時,根本就沒有想過要靠它來賺錢,或是成為全職YouTuber,我只是想進入自己充滿熱情的網路行銷行業,同時也為多學習、多積累經驗,好讓自己變得更有競爭力。

  在此我就不說太多,我踏上YouTuber 之路的契機,就留到後面再一一跟大家分享吧!

  【重點回顧】

  觀點1
  沒有經歷過不幸,才是最大的不幸。
  把自己當成受害者,並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好處。

  觀點2
  與其抱怨生活的不是,不如感謝生活中帶來的意外、困難或是逆境。
  因為它讓我們成長得更加茁壯、更加強大。

每個人的旅程都不一樣
 
也許是因為在心靈成長的讀物裡嘗到了甜頭,所以從那時開始,我就特別喜歡閱讀類似的文章、書籍、音頻或影片等。
 
我渴望成功,也渴望讓自己的人生可以變得更好,逃脫原本負面、貧窮的惡性循環。
 
有些觀眾喜歡留言給我說:「好葉,你每天都在說一些教人家賺錢,教人家成功的知識,你成功了嗎?」
 
我會說:「就看你怎麼定義成功囉,我製作的影片可以啟發到我的觀眾,為他們的生活帶來積極的影響,我就覺得我已經成功了。」
 
多數人會把賺大錢、出名這樣的名利雙收視為所謂的「成功」,所以我會反問他們:「那你覺得要賺多少錢才算是成功呢?」
 
通常得到的回答就是:「誒
⋯⋯100 萬,或是1000萬吧?」
 
「那如果和賺超過1 億的人比呢?他們算成功嗎?」我再問。
 
他們可能就會說:「不算。」
 
「那怎樣才算啊?你不是說1000 萬就成功了嗎?」
 
⋯⋯」這時候他就答不出來了。
 
所以說,很多人對成功都沒有一個很明確的定義。而對於我來說,成功的定義就是「成長,讓自己成為想要的樣子」。
 
每一個人要去的地方都不同,要追求的東西也不同。對於你來說的成功,可能對於他來說卻無動於衷。
 
你追的是「錢」,可能他追的卻是「自由」;你追的是「名利」,可能他追的是「安穩」。而對我來說,「成功」就是努力的成長,讓自己成為想要的樣子。
 
你要比較的對象是「自己」,而不是你所謂的「成功人士」。只要每天都讓自己比昨天變得更好,可以感受到持續的進步,你就已經成功了。只要不偷不搶不騙不讓自己後悔,你的人生就成功了。
 
吸引力法則的迷思
 
相信很多追求成功之道、接觸過成功學的朋友,多少都會有聽過吸引力法則吧?但很多人都對吸引力法則產生了誤解。
 
澳洲心理學家艾倫. 理查森(Alan Richardson, 2008),對吸引力法則造成的影響做了以下實驗:
 
把受試者分為三組,A 組受試人員,連續二十天每天練習投籃;B 組受試人員只在第一天與最後一天進行投籃;C 組受試人員和B 組一樣,只在第一天與最後一天進行投籃,但每一天都要花二十分鐘在想像中練習投籃。
 
結果顯示A 組命中率上升了25%B 組則沒有任何進步,但神奇的是C 組的命中率竟然和A 組差不多,上升了24%
 
理查森總結認為,正向視覺化的確是助人通往成功的有力工具,C 組受試者的確透過了視覺化,就有效地增強了自己的能力。

 

那是不是說只要心想,就真的會事成呢?吸引力法則真的那麼厲害嗎?《祕密》這本書提到,我們的想法就好像一塊磁鐵,能夠把能量頻率相同的事物,吸引到我們的生活裡。無論我們想要什麼,只要我們每天想像擁有它,萬能的宇宙就會把我們想要的東西送上門來。
 
你想要一輛寶馬?想要美女或帥哥做你的另一半?想要升職加薪?
 
只要照著《祕密》所教你的吸引力法則,每天早上一起床就默唸:「我很有錢,我每天都有很多花不完的錢。」每晚睡前想像你在開著保時捷、住著豪宅、環遊世界,並且只要你相信自己會得到,總有一天你就會得到它!
 
這聽起來很神奇,難道只要我每天只靠著想像,什麼都不用做,錢就會從天上掉下來嗎?
 
讓我馬上來跟大家揭密,吸引力法則到底是如何產生功效的。
 

#閱讀心得-一人公司的致富思維 | 3個經營自媒體心法與5個實用攻略

自從斜槓、創業、一人公司等概念漸漸普遍之後,加入經營自媒體行業的人也越來越多,也許你的鄰居、同事之中就有人默默經營自己的頻道而且經營的有聲有色。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一人公司的致富思維》是由創立中文個人成長頻道〈好葉〉的主持人所寫,分享他從大學時讀運營管理系(這是學管理工廠流水線、廠房、物流的科系,跟網路行銷、數位媒體完全無關),畢業後如何受蓋瑞.范納洽(Gary Vaynerchuk)一句話的啟發:「任何知識,任何技能都可以在網路上學到。」開始自己上網找資源,慢慢摸索網路行銷的知識和教學,展開了自己錄影、自己剪片的日子。雖然好葉並非行銷背景,家境也不富裕,但是他渴望成功,也渴望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好,所以有著源源不絕的動力。達成目標之後也樂於跟大家分享他的自我實現心法和經營頻道的技巧。

—來自采采說書發佈於采采說書的沙龍 https://vocus.cc/article/631053c3fd897800018edd59

他認為,每個人的人生旅途都不一樣,他追求的不一定是你或我追求的,只要定義自己的目標,往自己的目標前進就是成功,所以不管你有沒有要經營YouTube,我認為書中的自我成長概念都很值得學習,你要比較的對象只有你自己,跟自己比,有在持續成長就很好了。

自我實現的心法

在追尋自我實現的過程,一定偶爾會有感到懷疑、或是疲乏、想放棄的時候,其實不管做什麼事都一樣,一開始總是滿腔熱血,在遇到一次次不如預期後,漸漸失去信心,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這個領域。所以擁有明確的目標非常重要,作者分享他透過以下三個方法,讓自己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持堅定,不迷失。

1. 成長型思維

為什麼有些人常常在喊著自己想嘗試副業、想學東想學西,卻總是一拖再拖,缺少踏出那一步的勇氣?一部分是因為他潛意識中害怕自己做不好,害怕失敗的恐懼讓他在好多應該行動的時候選擇退後,沒有給自己一個學習的機會,他缺少練習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的概念是由一丹獎得主,史丹佛大學的卡羅.杜維克(Carol Dweck)所提出。他提出人的思維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成長型思維,一種是固定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特質都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而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所有的技能或智能都可以透過後天努力而得到,他們樂於接受挑戰,積極的拓展自己的能力。這兩種思維其實同時存在我們的心理,隨著自己當下的狀態而呈現不同的思維。有關成長型思維的書籍還有很多,可以專門做一集影片跟大家分享。

那成長型思維為什麼會影響我們朝自我實現前進呢?每個人要做一件以前沒有做過的事,不管這件事困難程度多高,對我們來說都是挑戰,而成長型思維幫助我們面對挑戰,也更有信心面對隨之而來的困難,因為我們相信自己可以透過努力和學習來克服困難,不只是經營頻道、經營所有的事情都一樣。

練習成長型思維,讓好葉這個沒有影片製作背景、沒有設計經驗、也沒有行銷知識的人可以開始經營知識型頻道,而且頻道的內容源源不絕,你的影片只要隨著你不斷學習、成長,就能一直有新的內容,不用怕靈感枯竭。

 

2. 訂定目標

不管做任何大大小小的事,都應該為自己訂下一個具體的目標,無論目標多小,目標的存在本身就提供給你一個方向,讓你知道你下一步要做什麼,不會在途中受到其他因素干擾,轉身追求其他誘惑。

我讀的很多本書都有提到目標的重要性,似乎不管在何時、何地,想要努力完成一件事的人都會發現,訂定目標對這件事成功與否佔了決定性的影響,因為我們的大腦每分每秒都在接收新訊息、在思考、在改變心意,如果你的目標不夠明確,在做每個決定的時候容易猶豫不決,最差的狀況就是你不斷的改變心意,導致最後什麼都沒有完成。

設定目標,就是為了讓自己專心一致,直到你完成這件事之前都不應該再想著做其他事。很多人做事三分鐘熱度不是因為他懶惰,而是因為網路時代的誘惑太多了。而目標就是你為自己訂下的承諾,既然訂下承諾就要全力執行,尊重訂下承諾的自己,

瞄準月亮。即使你沒達到,你仍將置身繁星之中。Shoot for the moon. Even if you miss, you'll land among the stars.” --萊斯.布朗

3. 視覺化 x 自我肯定

自從學生時期,好葉就透過視覺化與自我肯定兩種工具,幫助他保持積極,不斷學習。尤其是在面對有挑戰性的時候,能讓自己有方向、有方法的面對恐懼。

《秘密》一書是朗達.拜恩在2006年出版,描述吸引力法則的書籍,書中提到透過視覺化想像你期望的結果,事情就會發生,不過這種說法其實有點太簡化了,這裡要替視覺化做個補充:如果只是想像你成功的樣子,但是你什麼都沒做,結局是不會改變的,甚至還會變差,因為這會讓你產生過多的自信,反而停止努力。所謂的視覺化,應該視覺化想像你做這件事的過程,想像自己為了追求目標而採取行動,會讓自己心態上也變的更積極,願意去面對更困難的挑戰。

而自我肯定則是在行動之前,先在腦中想像你能做好這件事情所擁有的特質,例如你想上台報告,那就先寫下:我很有自信、我很有說服力、我準備充足、我是幽默的人等等,寫下之後更要大聲說出來,從潛意識加深自己的信心。

這兩種方式並不是憑空想像的雞湯式鼓勵,而是透過強化一件事在腦中的畫面,讓你更積極,減少對自己的懷疑,面對每件事情的表現可以再更好一點。

經營YouTube的秘訣

自己的內心準備好之後,開始執行的過程中,好葉也遇到很多困難重重、不如預期的時候,於是他邊做邊學,慢慢摸索出幾個經營Youtube的秘訣,當然如果沒有要經營Youtube的讀者,這一段可以跳過。

很多人經營YouTube的目標都不相同,有的人是為了當副業賺點收入,有的人單純作為興趣、喜歡跟大家分享,不管是什麼原因,相信大家都希望自己辛苦製作的影片能夠被更多人看到吧!

不管進入什麼產業,你都要先瞭解這個產業的商業模式,才能快速進入狀況,用最短的時間達成期望的效果,而YouTube就是一個影片分享平臺,由影片創作者發部影片、用戶觀看影片、廠商下廣告的模式來運行,所以付錢給影片創作者的人不是YouTube而是廠商,這種模式就是分潤。除了剛剛說的分潤外,另外影片創作者可以自己接到廠商邀約幫忙業配、或是利用影片下方得購買連結推薦商品,用聯盟行銷的方式賺錢。

1. 發展自己的藍海

當商業模式穩定發展,開始有人透過經營頻道賺錢,越來越多人察覺到了機會紛紛加入,這片藍海就會變得越來越擁擠,再加上科技便利降低進入這個行業的門檻,競爭也跟著越來越激烈。

為了不淪為盲目地和看到別人做什麼就跟著做,我們必須要細分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藍海,這片藍海可能一開始觀眾比較少,但競爭也同樣比較少,等到你的規模穩定後,再慢慢擴大自己的版圖。

細分定位可以從三個維度著手:興趣、專業、市場價值。

興趣就是你喜歡做的事,他可以讓你感到充實,得到的快樂也可以持續,在這裡我們要區分興趣與消遣,消遣是屬於不用動腦也不花費精神培養的東西,這種快樂只會持續一兩天,而興趣帶來的快樂,才能驅動你把一件事情做得長久。

專業是你本身學經歷所累積的經驗和知識,從專業著手能為你帶來方向,你做得很好就會想要堅持下去。

你挑選的主題可以從興趣或專業擇一下手,兩者屬於相輔相成,做的久就會做得好,相反也是。最重要的是將你的優勢轉化成有市場價值的東西。

2. 把興趣或專業轉換成價值

所謂的市場價值,其實就是觀眾想看或需要的東西,大部分的人看影片可以歸納到以下三個原因:

l 娛樂:為了放鬆,不想動腦的時候會看的影片,像是遊戲、惡搞、八卦、旅遊、音樂等等。

l 訊息:當選擇太多時,很多人會直接搜尋別人使用過的心得或評價,也不需要自己辛苦爬文做功課,這種類型的影片包括美食、開箱、影評、車評、美妝、3C產品分享等等。

l 教育:除了消遣娛樂之外,有的人會希望透過影片來解決問題、學習新知,例如外語教學、使用工具、說書、投資理財、某領域的專業知識等等。像我再

知道了大家的需求後,就可以用你的興趣或專業來滿足市場,創造價值。在頻道初期會建議你把你的分類分得更細一點,成為那個領域的專家,例如你想分享電影,進一步往下細分是哪個類型的電影?是科幻電影還是搞笑電影?求精不求多,讓大家一想到這個主題就想到你。

3. 影片的組成

一個頻道要能夠長久經營,內容的品質是最重要的,維持內容品質跟持續產出,就必須秉持著利他之心,才能有源源不絕的影片。有些標題黨會透過聳動但和內文不符的影片來騙取觀眾的點擊率,但是一旦觀眾發現自己被騙了,未來也不會想再點進你的影片了。

影片的組成可以分為:開頭、內容和結尾,各自都很重要,以下提供一些方向:

l 開頭:人類的驅動力的不外乎就是追求快樂和逃避痛苦,所以開頭利用「亮點」或「痛點」來引起共鳴,像是如何做到OOO,或是如何改善XXX,讓觀眾有想看下去的慾望。但是開頭不要太冗長,大概2~3句話引起興趣就可以了。

l 內容:高價值的內文,除了條理清晰之外,如果可以加上一些更有說服力的方法,可以更加深聽眾跟你的連結,進一步接受你的業配或是按讚、分享等等。以下三種方法可以讓你的影片更有說服力:有理據、有方法、有經驗。

1) 有理據:根據真實案例或是實驗來佐證影片的內容,不需要過多的說服,自然已經很有說服力。

2) 有方法:提供觀眾步驟、實際的解決方案,讓觀眾輕鬆跟著做。影片的價值就非常具體了。

3) 有經驗:大家都喜歡聽故事,分享你的真實經歷,不管聽眾同不同意你的方法,他都是真實發生,也讓觀眾跟你的生活更貼近。

l 結尾:在結尾可以祝福你的觀眾,透過For You(期望為對方帶來幫助)、For Me (影片內容曾經對自己帶來幫助)或是For Us(傳達希望的感覺),讓觀眾感受到真心的祝福,進而願意採取行動。我們也可以透過這一步驟,大膽的呼籲觀眾採取行動,像是訂閱、分享,或是購買你的產品等等。

4. 快速成長的秘訣

不管是頻道或粉專,在創立之初,肯定會經歷一段默默無名時期,不知道怎麼呈現自己,掌握以下三個方向,讓頻道初期不再毫無頭緒。

l 從模仿中學習有效方法

與其盲目摸索走彎路,在頻道初期借鑒已經成功的頻道,例如影片呈現方式、片頭片尾等等,再加以內化成自己的風格,這並不可恥,反而很有必要。
但是模仿的終點是學而不同,創造自己的風格,最終找到自己的使命感。

l 重視包裝,對得起內容

在網路時代,第一印象決定別人會不會點進你的頻道,而內容再好再棒,沒有人點進去,就傳播不出去,對於辛苦製作影片的創作人來說非常可惜。所以在下標題時記得遵守以下兩個元素:
1)會激發好奇心的
2)很多人會搜尋的
用力抓住觀眾好奇心。

l 掌握經營事業的三種特性

經營事業有三種特性:技術、管理、企業家
1)技術:擁有專業技術或技能
2)管理:擅長安排工作、啟發人心
3)企業家:制定計畫和目標,充滿熱情
而你要經營頻道,必須三者兼備,身兼多職,等到頻道穩定成長後,再聘請更多專業人員,自己就可以做自己最擅長的事。

l 聆聽所有誇獎與批評

在你的影片或文章後鼓勵讀者留下評論,可以發現不同的觀點,揭露自己的盲區,從鼓勵中獲取能量、從批評中持續學習,持續改良你的影片。
保持企業家精神,持續不斷的推出作品,堅持才是致勝的關鍵。

5. 快速增加粉絲5

在頻道成立之初,即便已經努力的優化內容,也遵守前面的四個方法,但是成長可能還是沒有預期的快速,因為頻道真的太多了,而YouTube的演算法也不是我們能簡單操控的,所以與其被動等待YouTube幫你推廣影片,不如主動積極,做自己能掌控的。

l 溫暖市場:就像拉保險一樣,一般人會先請親朋好友幫忙捧場,這就是溫暖市場,包含你的親人、朋友、同事、客戶等等,你必須要讓大家感受到你是認真而不是玩玩的。有人訂閱之後,影片曝光度也跟著增加,漸漸會開始吸引到你的客群。

l 消費場所:在你消費的地方推廣你的頻道,這點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像是理髮廳、咖啡廳、社團等等。

l 社交媒體:每當你完成一部影片,就把連結網址分享到自己所有的社交平臺上,甚至可以在部落格、論壇、PTT等地方創帳號,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影片。因為你分享的是有價值的內容,能夠增加平臺的豐富性跟價值,版主們通常也樂意讓你的影片通過。

l 與其他Youtuber合作:大家應該常常看到幾個不同頻道的Youtuber互相上對方的頻道訪問、一起主持等等。不過在你還沒有流量的時候,這件事情會比較困難,建議大家一開始先別專注這一塊。你可以在類似性質的頻道下,真心的留下評論,感謝對方提供的內容,其他看到你留言的人有機會因此而點過去看你的影片。不過要注意,千萬不要留下與內容無關的罐頭訊息,太刻意宣傳自己的頻道,反而會造成反感喔。

l 投稿到宣傳平臺:你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投稿到一些流量的的媒體,像是VS MediaWeb TV Asia、東森等等。如果你的影片被採用了,對雙方都是好事。

堅持下去的心態

想做自媒體的人,很多人還沒開始就已經放棄了,他們會覺得自己沒有背景、沒有器材、不懂剪輯、也沒有音效資料庫……等很多很多的原因。

其實對於有決心的人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關鍵在於你有多想完成這件事,只要你開始做,網路上都可以找到方法,有很多都是免費的,我的第一支Youtube影片那時候也是自己上網找教學、跟朋友借器材,慢慢摸慢慢學硬是擠出來,現在自己都不敢回去看(笑),但是雖然一開始醜醜的,漸漸地,真的可以找到自己的風格,當然現在也還再慢慢調整,所以也很需要觀眾們留言給我意見,留言給我的人,真的都非常感謝你們。

最後,好葉還有一點要提醒大家,不管在人生什麼階段,多多少少都會遇到困難,經營自媒體也一樣,當你的受眾變廣,一定會遇到喜歡你跟不喜歡你的人,難免會有人批評你,甚至打擊你。如果對方說的內容有道理,當然可以抱著學習的心態接受他的意見,但是對於純粹的批評,也不要太放在心上,因為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比別人的看法更重要。不要想討好每一個人而迎合,也絕對不要跟酸民槓上,只要心態正確,穩穩地前進就可以了。

結語

這集影片的很多技巧雖然是針對經營Youtube而寫,但是其實本質上來說,不管想嘗試什麼目標,都離不開前面說的三個「自我實現的心法」。包含『培養成長型人格』讓自己成為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人、『設定目標』幫助你長久堅持,加上『視覺化與自我肯定』來增加行動的自信。只要有這三個正確的心態,相信不管嘗試什麼新東西都能有好的結果。

正確的心態不可少,但是難免會有感到疲累、覺得懷疑自己的時候。常常聽到一種比喻說「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堅持到終點的人才是獲勝」,其實走到終點的路不只很長、還不像馬拉松路線這麼明確;人生的賽道反倒更像是彎彎折折的迷宮,中間可能有多條路線可以選擇,也可能在走了一段路後才發現此路不通,陷入膠著。這時候,接受自己選錯路了,回到上一個路口重新嘗試新路線並不是失敗,你只是多了一種選擇。在陷入死胡同的時候,接受你投入的沉默成本,換一個方式是必要的,有時候放棄比堅持下去需要更多的勇氣。

 

 

你嚮往一人公司嗎?你有在用社交媒體嗎?用社交媒體知識變現很容易讓好葉來告訴你

擁有Youtube百萬訂閱的知識型網紅好葉,將他的致富秘方大公開,出版了這本書:一人公司的致富思維:從零到百萬訂閱,靠知識變現的成功法則。教讀者如何藉由知識變現。你想知道怎麼做到的嗎?讓我們來看好葉怎麼說。


說故事的療癒力

好葉在前言不幸就是最大幸運,敘述從小家裡發生大火燒掉一切。以童年家遭祝融吞噬的不幸故事開場,吸引讀著迫不及待想讀下去,想知道好葉如何逆流而上反敗為勝。

 

誰沒有經歷過痛苦呢?你曾經遭遇不幸而灰心喪志嗎?你曾經因投資失利或者因貪婪而損失慘重嗎?好葉的書是一場自我療癒的旅程。你想知道一人公司創富很容易。想要反敗為勝嗎?如果你的答案是Yes,請繼續往下讀。人們追求財富、成功有兩個動機:動機一:為了追逐快樂。動機二:為了逃避痛苦。無論你的動機是哪一種,要以一人公司知識變現,你需要有:

強烈成功的慾望

好葉貧困的家境及成長過程遭遇的艱辛,促使他更積極自我成長。他努力唸書進入國立大學(為了省學費),他打工賺取生活費,賣東西以累積財富、人脈及銷售技能。好葉發現自己對網路行銷(digital marketing)有狂熱興趣,為了厚植就業實力,在大學期間他就以簡陋的器材設備,開始積極製作Youtube 節目。為了達成他設定的目標,好葉節衣縮食,早起寫作,刻苦己心。我們遇到困難是棄械投降?還是愈挫愈勇?失敗者找藉口,成功者找方法。你是哪一種人呢?讓我們一起來找方法吧!

複製前人的成功路徑

 

成功的路徑很多,其中之一是複製前人成功模式。好葉早期的Youtube視頻以Practical Psychology 為模仿對象,這個頻道的百萬訂閱率讓好葉對頻道的成長充滿信心,並積極利用網路自媒體行銷策略將好葉頻道廣傳,迅速增粉。

好葉藉由大量閱讀自我成長的好書,將之融會貫通,再以他擅長的動畫軟體製作出生動清晰好看易懂的視頻,再以他極具魅力的說故事技巧講述,吸引大量讀者訂閱。你覺得自己欠缺創意嗎?你還在YT, IG 一片紅海中尋找你自己的藍海嗎?讓好葉來教你吧!

 

以終為始的成功人生

以終為始的目標設定好葉這本書最令人震撼的是最後一章葬禮遊戲。哇!好驚悚。按照書上的指引逐步進行,確認自己的價值觀,根據人價值觀進行目標設定,寫下具體可量化的行動清單。例如:家庭和諧是我的價值觀,為此價值觀我設定的目標有二:1. 每年家庭旅遊一次。2. 家族成員隔月慶生一次。整個葬禮遊戲進行需要一個小時,你願意嘗試嗎?我可以向你保證,這一個小時絕對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小時,也是好葉這本書的高潮結局。這個葬禮遊戲讓你變成書中的主角,讓你更清楚自己的價值觀、人生目標,以及你可以採行的具體步驟。

 

發揮天賦,順流致富

好葉短短幾年不到30歲就成功,因為他了解自己的興趣和天賦,並且順著適合他的方式快速成功。這驗證了天賦順流成功無阻。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任何人都可以複製前人的成功經驗,但是你必須知道自己的天賦是什麼,並發揮你獨特的天賦,縮短你成功的路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聰財精神社會 的頭像
    楊聰財精神社會

    聰財 楊的部落格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