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ocial Culture chat 241202 Book 我們的V型選擇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

 

@文章標題=我們的V型選擇:建構多元視角的台灣新未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標題:另一個台灣是可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言:V型選擇的啟示

 

在多元化的全球社會中,台灣面臨諸多挑戰與契機。高希均教授在《我們的V型選擇》中,提出了以願景(Vision)、誠信(Integrity)、承諾(Commitment)、人才(Talent)、開放(Openness)、和解(Reconciliation)、以及**年輕一代(Youth**為核心的七大策略,重新勾勒台灣的未來方向。這不僅是理性思考的架構,也是感性情懷的呼籲。

 

本篇文章以這七個選擇為基礎,結合生理、心理、環境、精神靈性四個面向,提出可行的社會重建方案,並加入一個具體案例進行闡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段標題與內容

 

  • 願景(Vision):建構全體共享的未來

 

台灣的願景不應僅僅是經濟增長,而是包含生活品質、文化素養與國際競爭力的全面提升。從生理層面,這意味著健康的生活環境與完善的醫療體系;從心理層面,應該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減少社會焦慮;環境層面則需注重可持續發展,創建友善的公共空間;在精神靈性層面,願景是一種對生命意義的共同追求。

 

=案例:

 

2023年,新北市的「綠生活計劃」整合公園、綠地與社區,提供居民運動與交流的場所。同時推行心理健康講座,幫助居民應對壓力。該計劃成功提升居民幸福感,展現願景驅動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誠信(Integrity):重塑社會價值

 

誠信是個人與社會的基石。台灣當前的信任危機需從教育與制度著手,讓誠信成為普遍行為準則。生理層面可通過營養與健康教育提升基礎素養;心理層面應注重誠信教育,建立內在價值觀;環境層面則需要透明的法治機制;精神靈性層面,宗教與哲學的道德教化也不可忽視。

 

=案例:

 

台灣一家社會企業「信義農場」通過透明化的生產流程與公平交易模式,贏得消費者信任,同時教育年輕一代誠信經營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承諾(Commitment):推動責任意識

 

承諾不僅是一種個人修養,更是組織與社會的責任表現。從生理層面看,承諾需要健康的體魄來實現;心理層面則是情感穩定與堅定的意志;環境層面需創造穩定的政策環境;而精神靈性層面則是一種信仰與使命感的支撐。

 

=案例:

 

2020年,一位台灣企業家承諾將公司20%的利潤捐給教育基金,支持偏鄉學童。他的行動帶動更多企業參與,形成了連鎖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才(Talent):培養多元能力

 

人才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從生理層面,應注重運動與健康;心理層面需要培養創造力與批判思維;環境層面應營造公平的競爭氛圍;精神靈性層面則應通過文化傳承激發個人使命感。

 

=案例:

 

台灣知名科學家溫世仁在生命後期致力於教育創新,設立「百元電腦」項目,讓全球更多貧困地區的孩子接觸科技,展現了人才的無限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開放(Openness):接納與創新

 

開放的心態與政策是邁向未來的必經之路。生理層面,鼓勵接觸不同文化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心理層面則要打破偏見;環境層面需降低貿易壁壘;精神靈性層面,開放意味著包容與接納。

 

=案例:

 

2021年台北市的「國際文化週」吸引全球50個國家的參與,不僅促進文化交流,也增強了台灣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和解(Reconciliation):化解對立,創造共贏

 

兩岸關係與內部族群的和解是未來的關鍵議題。生理層面,和解意味著避免暴力與衝突;心理層面則需通過心理輔導化解仇恨;環境層面,創造對話平台;精神靈性層面,信仰的力量能促進和解。

 

=案例:

 

某年,一位來自福建的畫家與台灣藝術家合作舉辦聯展,用藝術搭建兩岸交流的橋梁,讓雙方觀眾深受感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年輕一代(Youth):激發下一代的潛能

 

年輕人是國家的未來。生理層面,他們需要健康的生活習慣;心理層面,培養抗壓能力;環境層面,創造公平與多元的成長機會;精神靈性層面,激發對未來的熱情與希望。

 

=案例:

 

一群台灣大學生組成的社團,成功研發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方案,並將成果帶到非洲,改變了當地村莊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的十大重點

 

1.  願景的重要性:從個人到國家層面都需清晰的願景。

2.  誠信是基礎:信任關係決定社會運作效率。

 

3.  承諾的影響力:責任感是行動的內驅力。

4.  人才的多元發展:健康、創造力與文化傳承並重。

 

5.  開放帶來機遇:國內外開放政策創造更大可能。

6.  和解的必要性:內外部的和解是和平的基石。

 

7.  年輕一代的潛能:教育與實踐是激發年輕人潛能的雙翼。

8.  多元視角的整合:生理、心理、環境與精神靈性缺一不可。

 

9.  案例的實踐意義:具體行動能啟發更多創新。

10. 未來的希望:另一個台灣是可能的,只要我們願意行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語:行動的力量

 

另一個台灣是可能的,這需要每個個體從自身做起,將願景轉化為行動。透過生理健康、心理建設、環境創造、精神提升的全方位努力,我們可以共同開創台灣的新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聰財精神社會 的頭像
    楊聰財精神社會

    聰財 楊的部落格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