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舒活適光療燈邀請錄影 光線和季節性情感障礙 生物節律睡眠 之五
【楊聰財專欄】
============================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
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8
#問題B:一般燈光中的藍光,對內分泌的影響?
@回答
一般燈光中的藍光可能會對內分泌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睡眠和生物節律的調節。藍光是一種高能可見光,它會影響人體的褪黑激素分泌,這是一種調節睡眠的激素。暴露在藍光中,尤其是在晚間,可能會抑制褪黑激素的產生,使得人們更難入睡。
此外,藍光也可以影響人體的生物鐘,即每天的生理節律。過多的藍光暴露可能會幹擾生物鐘的正常運作,導致身體時鐘失調,這會對整體的內分泌系統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到人的健康和生活品質。
因此,在晚間儘量減少接觸藍光,比如避免使用電子設備、調暗燈光等,有助於維持健康的內分泌系統功能和良好的睡眠品質。
#問題B:光照是否對眼經過度刺激?
@回答
光照對眼睛是否會造成過度刺激,這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光照的強度、持續時間、個人的視覺健康狀況以及對光線的敏感程度。
1. 光照的強度和持續時間: 強烈的陽光、閃光燈或其他光源可能會對眼睛造成刺激,尤其是如果暴露的時間很長。長時間暴露于強光下可能會導致眼睛疲勞、乾澀、甚至角膜炎等問題。
2. 個人的視覺健康狀況: 有些人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光照的刺激,特別是那些患有眼部疾病(如白內障、角膜炎等)或者對光敏感的人。
3. 對光線的敏感程度: 有些人對光線的敏感程度較高,即使是一般光照下也可能感到不適。這可能與個體的生理特徵有關,比如眼睛的色素含量或角膜的厚度等。
因此,雖然光照對眼睛可能會造成刺激,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受到影響,而且這種影響的程度也會因人而異。為了保護眼睛,可以通過佩戴太陽鏡、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強光下、定期進行眼部檢查等方式來減輕光照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
#問題B:光照對身心健康有哪些重要的影響?
@回答
光照對身心健康有多種重要影響,其中一些包括:
1. 維生素D的合成: 光照是合成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之一。維生素D對於骨骼健康和免疫系統功能至關重要。足夠的日光暴露可以幫助身體產生足夠的維生素D。
2. 情緒和心理健康: 光照可以影響人的情緒和心理狀態。陽光可以刺激腦內產生血清素,這是一種使人感覺幸福和滿足的神經遞質。因此,足夠的日照可以有助於緩解抑鬱和焦慮。
3. 調節生物鐘: 光照是調節人體生物鐘的重要信號之一。適當的日照可以幫助維持正常的睡眠-清醒週期,促進健康的睡眠模式和節律。
4. 調節激素水準: 光照可以影響身體內多種激素的分泌,包括褪黑激素、皮質醇等。這些激素在調節睡眠、應激反應和情緒狀態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5. 改善認知功能: 一些研究表明,良好的光照環境有助於提高注意力、集中力和思維清晰度,有助於提高認知功能。
因此,定期接受適量的自然光照對於維持身心健康至關重要。然而,人們也應注意避免過度曝曬,並在需要時採取適當的防曬措施,以免受到紫外線的傷害。
#問題B:什麼是「光生物效應」?
@回答
「光生物效應」是指在生物體中受到光線影響而引起的生物學反應。這種效應可以在不同的生物體和生物過程中觀察到,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動物的視覺、生物體對光線範圍和強度的感知等。在植物中,光生物效應尤其重要,因為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長和發育的基本過程之一,而且它們的生理和行為反應通常也受到光的影響。
#問題B:人造光下的多巴胺分泌和晝夜節律有何關聯?
@回答
人造光(如人工照明和螢幕發出的光)與多巴胺分泌和生物鐘有密切關係。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對情緒、動機和獎勵感起著重要作用。它的分泌與許多生理過程相關,包括情緒狀態、認知功能和睡眠-覺醒週期。
人造光可以干擾人體的生物鐘,即內部時鐘,使其產生不良影響。光是生物鐘的主要調節因素之一,特別是對於控制睡眠和覺醒的節律。大量的人造光可能會干擾生物鐘的正常運作,導致睡眠品質下降、睡眠時間錯亂和多巴胺分泌異常。
在晚上過多暴露於人造光下,尤其是藍光(來自電子設備和LED燈等),可能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這是一種促進睡眠的激素。同時,它也會影響多巴胺的分泌模式,可能導致情緒不穩定、焦慮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因此,良好的光環境管理對於維持正常的多巴胺分泌和生物鐘節律至關重要。這包括在晚間儘量減少暴露於亮光下,使用色溫較暖的燈光,規律作息時間以及減少過多的螢幕時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