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數位性犯 減少女性身心情緒障礙刻不容緩 1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
https://www.facebook.com/
https://panel.pixnet.cc/#/
https://www.tiktok.com/@
https://www.tiktok.com/@
https://www.tiktok.com/search?
q=%E6%A5%8A%E8%81%B0%E8%B2%A1%
@參考資料
A- https://udn.com/news/story/7317/8078316「我的初戀是噩夢」…數位性侵 未成年最常淪獵物
B-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407070133.aspx 防科技為數位性暴力所用 婦團盼加強企業社會責任
#「我的初戀是噩夢」…數位性侵 未成年最常淪獵物
A-新型態的「數位性侵害」案件連年增加,北市一名處理婦幼案件的陳姓警官指出,隨著交友軟體、聊天室的增加,網路性侵害案件也隨之攀升,以未滿十八歲的小男生、小女生為大宗,未成年因缺少警戒心,不但輕易答應對方的要求,甚至有被恐嚇取財或影像被散布到網路的風險。
B-女高中生小風(化名)與男友交往後,在對方言語攻勢及說服下,雙方在聊天室內裸聊,並談及性行為等私密議題,但兩人分手後,對方竟拿出影像威脅小風繼續交往,否則就將影像散布在網路上,小風的父母察覺女兒異狀,詢問後帶她報案。
C-小風難過地向警方表示,這是她第一次交男友,也認為對方是真愛,想為對方做些事,且認為這不是實際發生性關係,加上不懂得拒絕,男友又多次說服,讓她認為男女朋友就該要有親密行為,因此答應裸聊談性,卻成為噩夢的開始。
D-陳姓警官表示,網路性侵害多發生在未成年男女身上,許多人因為純粹情感驅使或不懂拒絕因此受害;他接觸的案例,有加害人將影像拿去賣,也有張貼在色情網站,更有拿影像向被害人恐嚇取財,也有詐騙集團以交友詐騙被害人金錢後,再以裸聊談性側錄的影像,威脅被害人拿錢贖回,形同二次傷害。
E-陳姓警官指出,網路性侵害案發生後,許多被害人因為年紀小,不懂如何找回公道,只有在家人或朋友發現情緒異狀,或學校社工介入後才吐露實情,更糟糕的是,有被害人原想吃虧了事,沒想到網路卻散布自己私密影像,被朋友告知時情緒差點崩潰,目前警方僅能鼓勵當事人,積極面對並勇於報案。
F-一名不具名社福專家表示,網愛與實體性關係相當不同,但並不表示網愛不存在遭強迫的情況,若性影像、私密照等把柄遭對方掌握,進而要求不得拒絕實體性愛或視訊自慰,是數位時代新型性侵害形式,應受到重視。
#防科技為數位性暴力所用 婦團盼加強企業社會責任
A-隨網路發展,數位性暴力相關案件逐年攀升。行政院性別暴力防治國家行動計畫草案在2024年7月8日召開公聽會。婦女團體指出,盼加強科技企業負起企業社會責任,預防科技為犯罪使用。
B-近年隨著網路交友越發盛行,不少人會透過交友軟體或遊戲發展親密關係,成為「網公、網婆」,但在過程中與對方可能越聊越露骨,甚至上傳私密影像、或與對方視訊,卻可能遭到截圖、偷錄,進而被公布影像,或以影像進行勒索、威脅,衍生數位性暴力問題。
C-婦女救援基金會統計,基金會服務的數位性暴力案件從2020年98件,到2021年攀升至222件、2022年233件、2023年272件。
D-曾經手多件兒少性剝削案件的執業律師張庭日前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指出,性影像的取得經常與親密關係有關,然而一旦性影像落入他人之手,不僅受害者一輩子都得終日擔心影像是否又遭外流,更可能因受騙經驗,影響未來親密關係的建立以及對人的信任,嚴重影響個人與家庭健康。
E-為消除導致性別暴力的性別不平等觀念、扭轉責難被害人氛圍,行政院性平處從公眾、機關人員、法制、統計等多面向提出精進措施,推出性別暴力防治國家行動計畫草案。數位性暴力防治問題也包含在其中,並將於2024年7月8日召開草案公聽會。
F-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王玥好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防治數位性暴力,最重要的是防止影像遭散布,但受限於技術,非過往性暴力防治網絡的社政與警政人員所能處理,需要科技警察等人力加入;此外國外近年關注預防層面,像是要求科技企業負起企業社會責任,預防為犯罪使用,或事先提出可能的補救措施。
G-台灣防治性別暴力多年,王玥好說,盼政府在量之外也加強對質的重視,例如現在性暴力受害者中有2成為男性或性少數族群,但庇護資源多為服務女性,缺乏對男性或性少數族群的照顧;此外資源可近性、現有通報結構對受害者不夠友善部分,也仍待改進。
H-參與此計畫的官員表示,如今數位性暴力事件有不少是遭到網路情感詐騙,其有3大重點,包含跟性有關、透過網路、涉及騙術。然而以創意私房為例,面對站長為境外人士、網域設在美國的情況,台灣只能封網應對,只是「把眼睛遮起來」;因此面對詐色問題,期盼也能比照打詐成立國家隊,以配上「科技島」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