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百歲十項全能:以健康與活力迎接百歲人生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

 

#引言:重新定義老年生活的可能性

 

在現代醫學與健康科技的進步下,人類的壽命持續延長。然而,長壽並不僅僅是年歲的累積,更應該包括活力與健康的延續。本文將以「百歲十項全能」為主題,探討如何透過多面向的訓練,實現健康老化,並舉出具體案例,說明生理、心理、社會與精神靈性層面的綜合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什麼是百歲十項全能

 

1. 定義與概念

 

百歲十項全能(Centenarian Decathlon)是一套針對老年人設計的健康目標框架,強調透過現階段的鍛鍊,為未來老年期的體能挑戰做好準備。這些挑戰涵蓋日常生活能力(如爬樓梯、開罐子)與個人興趣(如健行、打高爾夫球)等,目標是讓老年生活充滿活力,遠離衰弱與依賴。

 

2. 百歲十項全能的重要性

 

這套方法不僅幫助我們重新定義老年生活的可能性,也鼓勵以積極的態度應對老化,推翻「晚年必然衰弱」的刻板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多面向分析百歲十項全能的效益

 

3. 生理層面:健康與機能的維持

•  核心理念:鍛鍊肌力、有氧能力與柔軟度,以應對老年期的挑戰,如搬提重物、平衡能力等。

•  數據支持:研究指出,規律運動可延緩肌肉流失(肌少症)與提高心肺功能,減少跌倒風險。

 

4. 心理層面:自信與成就感

•  心理效益:設定目標並達成,能提升自我效能感與成就感,減少老年期的孤獨與抑鬱。

•  案例分析:某80歲參與者成功完成跳繩訓練,報告顯示其自信心明顯增強。

 

5. 社會層面:維繫人際關係

•  社交效益:共同訓練與活動有助於建立支持性社交網絡,增強社會融入感。

•  案例分析:一群長者組成健行團體,除了提升體能,也增加了彼此的互動與支持。

 

6. 精神靈性層面:生命意義的探索

•  內在轉變:透過目標導向的訓練,長者能重新審視生命意義,建立與自己和自然的深層連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百歲十項全能的十大核心要素

 

7. 清單制定:個人化的目標設定

百歲十項全能的清單應根據個人需求與興趣制定,例如:

•  爬山健行

•  提購物袋

•  抱起孫子

•  打開罐子

 

8. 長期規劃:從現在開始的準備

•  肌力訓練:例如現在能舉起20公斤,未來才能應對10公斤的挑戰。

•  有氧鍛鍊:確保最大攝氧量足以支持活動需求。

 

9. 逐步進階:量力而行的訓練

設定短期、中期與長期目標,例如先學習單腿站立,逐步挑戰閉眼平衡。

 

10. 整合生活:運動融入日常

將鍛鍊融入日常生活,例如提購物袋時模擬深蹲,或上下樓梯代替電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具體案例——張女士的百歲夢想

 

11. 案例背景

•  人物:張女士,65歲,退休教師。

•  地點:台灣台北。

•  事件:決定以百歲十項全能作為老年生活的準備。

 

12. 啟動過程

張女士在65歲時感到體力衰退,決心透過科學方法改變生活。她與教練合作,設定了以下目標:

-1. 爬山健行2公里。

-2. 提起10公斤的物品。

-3. 單腿站立20秒。

-4. 自行開罐子。

 

13. 訓練經歷

•  初期挑戰:起初她連提5公斤都感到吃力,但透過逐步加重與科學指導,她在一年內成功達成目標。

•  心理轉變:從剛開始的畏懼,逐漸感到自信滿滿。

 

14. 成果展示

 

五年後,張女士完成全清單項目,並帶領其他長者參與健身,成為社區中的榜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部分:整體分析與未來展望

 

15. 生理效益

張女士透過訓練改善了肌力與平衡,顯著減少了跌倒風險。

 

16. 心理成長

設立目標並持續完成,讓她在老年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17. 社會參與

她的行動帶動了身邊朋友與家人參與健康活動,形成正向循環。

 

18. 精神豐盈

她經歷了從體能提升到生命意義的深層轉變,實現了內心的平靜與滿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百歲十項全能

 

19. 重新定義老年生活

百歲十項全能的目標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健康,更是一種全方位的生命態度。

 

20. 從現在開始行動

無論年齡,每個人都可以從今天開始規劃屬於自己的健康未來,並迎接一個充滿活力的百歲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篇文章從科學與情感兩方面探討了百歲十項全能的可能性,並透過張女士的案例,生動展現了老年生活的多樣性與豐富性。希望這能啟發讀者,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規劃,擁抱健康與活力的未來。

 

@重要參考資料

Exercise Older241210百歲十項全能清單

參考資料@爬樓梯、開罐子!列百歲十項全能清單,遠離衰老和虛弱

 

如果想要在90歲、100歲還能抱孫子、爬樓梯、打開罐子,現在就要列出百歲十項全能清單,並開始接受訓練。

在所有奧運選手中,十項全能選手最受人尊崇。獲得金牌的男、女金牌選手受封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運動員」。然而,他們在十個項目中的任何一項,都不是最好的選手,甚至可能拿不到獎牌。但他們依然被認為是最偉大的,因為他們在這麼多不同的項目都極為擅長。他們是真正的全才運動員,但他們的訓練就像是專才運動員那樣。

我們需要採取類似的做法來應付衰老,我認為,每個人都需要為「百歲十項全能」(Centenarian Decathlon)進行訓練。

=百歲時想要完成哪些項目?

到底什麼是「百歲十項全能」?我所謂的百歲十項全能是一套架構,我用它來制定我的病人在他們人生最後幾十年的體能目標,尤其是他們的「邊際10 年」。我知道,想到我們自己的身體衰退,這個話題讓人有點痛苦。但不去想,也一樣避免不了。

想像「百歲十項全能」,是你在餘生希望做到的十項最重要體能任務。其中有些項目類似真正的體育項目,有些則比較接近日常活動,還有其他項目可能反映出你本身的個人興趣。我發現這很有用,可以幫助我們非常精準的想像,隨著我們年齡漸長,到底需要建立與維持什麼樣的體適能,也為我們的訓練建立了範本。

 

首先,我向我的病人介紹一長串的體能任務,其中可能包括以下幾項:
1. 爬山健行3 公里。
2. 用自己的力量從地上站起來,最多用一隻手臂支撐。
3. 把幼童從地上抱起來。
4. 提著兩個2 公斤重的購物袋,走5 個街區。
5. 9 公斤重的行李箱抬進飛機座位上方的置物箱。
6. 單腿站立保持平衡30 秒,眼睛張開。(加分:眼睛閉上,15 秒)
7. 做愛。
8. 3 分鐘內爬4 層樓梯。
9. 打開罐子。
10. 連續跳繩30 下。

完整的清單更長,有50 幾種不同項目,等他們看完清單,我請他們選出希望自己在90 歲、100歲能夠完成的項目。通常他們全部都選!他們希望能夠健行3 公里、自己提購物袋、把曾孫抱起來、萬一跌倒時自己爬起來。或是打18 洞高爾夫球、打開罐子、搭飛機去某個想去的地方。

太好了,我說。當你像那樣把孫女抱起來,你會讓她很開心。但現在我們來做一點數學。假設孫女的體重是14 公斤,基本上,這就像是你拿著14 公斤重的啞鈴放在胸前做深蹲(即高腳杯深蹲)。現在40 歲的你做得到嗎?應該沒問題。

但在接下來的30 幾年,如果你什麼準備也沒有,基本上,你的肌力每10 年會衰退大約 8 17 %,隨著時間經過,還會加速衰退。因此,如果你想要在80 歲的時候,還能夠抱起14 公斤重的孫子或曾孫,現在就必須可以舉起大約23 25 公斤的重量。你能確保自己在不受傷的情況下,做到這件事嗎?

我又進一步強調。你也希望能夠爬山健行嗎?為了輕鬆的做到這點,需要的最大攝氧量差不多是每分鐘 30 毫升/公斤 。我們來看一下,你最近的最大攝氧量檢驗結果,你猜如何?你只得了 30 分。以你的年齡來說,算是普通,但這樣恐怕不夠好,因為你的最大攝氧量也會降低。

所以我們必須把你清單上的爬山健行那一項劃掉。你現在做得到,但等你年紀大一點,可能就沒辦法做到。

=現在開始訓練以武裝自己

當你年紀更大,要將9 公斤重的行李箱舉過頭頂,代表你現在要舉起大約20 公斤重的東西。在你80 多歲時,要能夠爬4 層樓梯,代表你現在應該能夠幾乎用跑的爬那麼多層樓梯。

 

在每一種情況下,你現在都需要能夠做到更多,才能武裝自己,防範肌力和有氧能力隨年齡漸長而急劇衰退。

 

最終,我的病人聽懂了。在他們的個人「百歲十項全能」清單中,我們一起列出10 15 個項目,代表他們未來幾十年的目標。這樣就能決定他們應該如何訓練。

 

「百歲十項全能」的美妙之處,在於它的範圍很廣,但對每個人來說又是獨一無二的,也不限於十個項目;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到最後項目會更多,根據他們的目標而定。

 

毫無疑問,「百歲十項全能」很有野心。90 歲的老年人能夠靠自己的力量上飛機,就已經很厲害了,更不用說還拎著隨身行李。雖然看似瘋狂,但還是有章法。這些個別的項目並非遙不可及。

80 歲、90 歲,甚至100 歲的老年人,現在還在跑馬拉松、騎自行車、舉重、開飛機、玩空中跳傘、在洛磯山脈滑雪、參加真正的十項全能比賽,以及從事各式各樣令人驚奇的活動。因此,所有這些項目都是在可能的範圍內。

「百歲十項全能」的目的之一,其實是要幫助我們重新定義晚年有哪些可能性,推翻「大多數人到了晚年都會變得虛弱無能」的既有假設。我們需要廢除那種陳舊的刻板印象,創立新的故事模式,或許仿效老一輩的健身大師拉蘭內(Jack LaLanne),他堅持每天都要嚴格鍛鍊,直到他過世,享年96 歲。

和大多數長壽老人不同的是,他的成就並非偶然或運氣好。從 1930 年代開始,他終其一生都在建立與維持高水準的體適能,當時很少有人定期運動,健身中心還不存在。隨著年歲漸長,他開始很刻意的破除老化就是一段痛苦與衰退時期的刻板印象。他的努力有很好的成果,讓我們看到老年人真正能夠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如果我們想要追隨拉蘭內的腳步,就必須停止沒有意義的「運動」,只因為我們覺得自己應該運動,所以午休時間就去滑步機上晃幾下。我保證,你可以做得更好。我建議你和我一起開始接受訓練,有非常明確的目標,那就是成為生龍活虎的百歲人瑞。(責任編輯:林倖妃)

 

(本文摘自彼得阿提亞、比爾吉福德著,《超預期壽命Ⅰ+Ⅱ:如何有效預防、延緩、逆轉慢性病及衰老,長壽的科學與藝術,重塑你的每一天》,天下雜誌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聰財精神社會 的頭像
    楊聰財精神社會

    聰財 楊的部落格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