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標籤,重塑連結:社工與弱勢群體生命交織的真實故事 【楊聰財專欄】
241223 Social Disadvantaged groups Book 我們都被貼滿了標籤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
文章大綱
- 標籤的重量:從社會刻板印象談起
- 社工的角色定位:不只是服務者,更是連結者
- 系統化壓力下的生命陪伴:阿珠一家案例解析
- 資源連結的挑戰與突破:如何在繁瑣體制中找到出口
- 情感支持的重要性:填補資源之外的隱形需求
- 多重壓力下的照顧者:生理與心理的雙重負擔
- 弱勢群體的聲音:如何看見與傾聽
- 社會標籤的解構:案例中的反思與啟發
- 重塑生命的價值感:當事人與社工的雙向成長
- 推動改變的力量:從個人到社會的行動願景
標籤的重量:從社會刻板印象談起
「你是不是智障?」這類語言暴力,是許多身心障礙者或其家屬經常面對的現實。社會中充斥著對弱勢群體的誤解與歧視,這些標籤不僅影響了當事人的社會融入,也成為家庭的隱形枷鎖。當標籤被固化,真實的個體故事就容易被掩蓋。
社工的角色定位:不只是服務者,更是連結者
社工的使命不僅是提供資源,更重要的是成為弱勢群體與社會之間的橋樑。他們在資源連結的過程中,面臨著來自案主、政府以及體制的多重壓力。社工需要在情感與理性間平衡,既要滿足當事人的心理需求,又需應對繁瑣的行政流程。
系統化壓力下的生命陪伴:阿珠一家案例解析
#背景描述
阿珠是一位單親母親,與重度智能障礙的女兒小蔡及年幼的兒子相依為命。因家庭暴力而選擇離婚後,她搬至新居,努力維持生活卻無力獨自照顧小蔡。社工的介入,幫助阿珠連結資源,為這個家庭帶來了改變。
#細節剖析
阿珠面對的不僅是經濟困難,還有身心的極度壓力。她的故事顯示了弱勢群體在面對「被看見」與「被救助」過程中的矛盾心理。小蔡的弟弟因經歷家庭暴力而早熟,卻展現出對家庭的深厚情感,這種情感是支持這個家庭走下去的重要力量。
資源連結的挑戰與突破:如何在繁瑣體制中找到出口
資源連結是社工工作的核心,但這一過程充滿挑戰:
- 政策限制:申請程序繁瑣,對不識字或文化程度較低的案主尤為困難。
- 服務缺口:如長照服務名額不足、地區資源不均等問題。
- 社工的時間限制:高案量使得基層社工難以提供深度服務。
在阿珠的案例中,社工以耐心和專業打破了這些障礙,讓阿珠一家從困境中重獲希望。
情感支持的重要性:填補資源之外的隱形需求
除了物質資源的補足,情感支持是不可忽視的一環。阿珠的恐懼與焦慮,在社工一次次的家訪中得以舒緩;弟弟的早熟與內向,也因社工的關注而逐漸敞開心扉。這種情感陪伴,讓標籤逐漸剝落,展現出每個人更真實的一面。
多重壓力下的照顧者:生理與心理的雙重負擔
阿珠作為單親母親,承受著經濟、生理與心理的多重壓力:
- 生理層面:長期的體力勞動導致身體疲憊。
- 心理層面:孤獨與無助感在缺乏社會支持的情況下更為明顯。
- 社會層面:來自鄰里的誤解與異樣目光讓她倍感壓力。
- 精神靈性:對孩子未來的擔憂成為她內心的最大煎熬。
弱勢群體的聲音:如何看見與傾聽
社工不僅要看見弱勢群體的需求,還要學會傾聽他們的聲音。阿珠和小蔡的故事,讓我們理解到每個標籤背後的複雜現實,以及「被看見」對他們來說的重要性。
社會標籤的解構:案例中的反思與啟發
在小蔡的案例中,「智障」、「不負責任」等標籤隨處可見,但社工的介入,讓這些標籤逐漸被解構:
- 小蔡:不僅是一名智能障礙者,也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
- 阿珠:不僅是一名受害者,更是為家庭奮鬥的堅強母親。
- 弟弟:不僅是早熟的孩子,也是未來社會的希望。
重塑生命的價值感:當事人與社工的雙向成長
阿珠在社工的陪伴下,重新建立了對生活的信心;弟弟則因社工的榜樣而立志成為一名社會工作者。而社工本身,也在這些案例中找到工作的意義與價值。
推動改變的力量:從個人到社會的行動願景
社工與弱勢群體的交會,並非僅止於個案層面的改變,更應是整體社會對弱勢群體的再認識。書寫這些故事,正是希望推動社會對弱勢群體的理解,撕下那些貼滿標籤的標籤。
結語
這是一場漫長的抗爭:抗爭的不僅是貧窮、疾病與歧視,更是對標籤的無聲反抗。而這場抗爭的每一步,都因社工與當事人間的連結而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B=我們都被貼滿了標籤:從連結資源到串起故事,社工與身心障礙者不為人知的生命經驗 王晨宇這邊出版 出版日期:2023/10/25 |
=內容簡介 「你們一定很有愛心!」 「我長大以後也要成為跟你一樣的社工!」 「身心障礙?跟殘障是一樣的嗎?」 「你是不是智障?」 「要跟我們當朋友?可以呀,去偷你媽的錢給我們。」 「如果我也跑掉了……還剩下誰?」 「我就是想餵她每一餐,直到我沒辦法照顧為止。」 「人若落魄,就什麼都沒有了……」 「你不給錢,我就死給你看!」
第一線社會工作的真實寫照 看見社工與身心障礙者身上「被貼滿的標籤」
「我所分享的,是社工進入身心障礙家庭,造成漣漪,甚或激起水花的故事。 希望這些故事能夠帶來更多啟發,讓你理解他們、理解我們, 並逐漸去除社工以及身心障礙者身上的標籤,僅此而已。」
這是一部社工與身心障礙者生命交會的故事。一邊是弱勢族群,一邊是服務弱勢族群的弱勢工作者,同樣不被認識,同樣不被理解。
社工不是活菩薩,不只做功德,他們有血有肉,當然也有情緒;身心障礙者則除了有形的障礙,還有更多隱形的需求,除了現實層面的資源,也需要情感層面的支持,只是我們往往看不到,或者選擇不去看。
於是他們有時兩人三腳、並肩前行,偶爾也有針鋒相對、情緒潰堤的時刻,彼此所碰撞出的火花或是溫暖的燭光,或是燎原的星火,儘管不全然溫馨美好,但在「連結資源」的行動背後,卻串起了更多的情感連結以及迥異的生命經驗。 |
專文推薦
王增勇/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誠摯推薦
王玥好/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吳少喬/兒童及身心障礙者性教育講師 余秀芷/漢聲廣播電台「45度角的天空」節目主持人 呂秉怡/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 林月琴/社團法人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理事長 林惠芳/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祕書長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陳仙季/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 馮喬蘭/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鄭麗珍/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名譽教授 (按姓名筆畫排序) |
作者簡介
王晨宇
1986年生,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畢業。
從國中開始寫作,不過大部分都是無病呻吟、搞笑類型的自娛娛人短文,2012年開始創作長篇小說,自全國最大的BBS站PTT MARVEL板發跡,後由於個人因素中斷寫作將近十年。2021年重拾寫作,除了完成舊作連載外,又於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並出版都會魔幻作品《我不是怪物》系列,短篇作品則散見於網路,網友大多稱呼我為「阿九」。
做過很多工作,咖啡師、西門町潮流店員、廣告業務等,不過從事最久、勉強稱得上專業的,還是只有社工。2015年因為八仙塵燃事件導致主管被調去支援,便臨危受命當上社工督導,從此改變了看待社會工作的角度。
為了治癒升職後的「冒牌者症候群」,從抗拒證照化轉而於當年內取得高考社工師及格,認為與其消極抵抗制度,不如努力戰勝它,如此才能擁有話語權。
誓言只要待在社工圈,就會當個認真盡責的社工,也會努力成為讓同事都能夠不討厭工作的社工督導。
.2018年獲得新北市績優身心障礙福利服務專業人員表揚。 .2023年獲得衛生福利部全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績優社工督導表揚。
座右銘是:「人生不能享受,那就接受。既然接受,那就享受。」願我們都能夠成為最棒的大人。 非常喜歡聊天,號稱跟誰都聊得起來,歡迎來找我:www.facebook.com/maktubyuw |
目錄 期待已久的基層社工書寫 王增勇/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
序
期待已久的基層社工書寫 王增勇/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社工場域是個複聲的場域,但卻往往只有國家跟專家的聲音。提供經費補助的政府以「給錢的是大爺」取得最大聲量,對方案有明確的KPI要求;進行方案審查、評估與考核的學者,以其專家地位,也發揮不小的影響,政府與學者專家的聲音往往獨占社工場域的發言權。場域中最重要的主角,案主與社工,卻往往是被詮釋的客體,而不是發聲的主體,還有案主背後隱身的家庭照顧者,更常常不被看見。晨宇這本書從基層社工的位置出發,書寫社工日常工作中所看見的案主、照顧者與社工,補足了社工場域中長久以來消失或微弱的聲音。當然,晨宇不是第一個書寫社工日常的基層社工,許多社工也嘗試進入研究所用論文方式整理自己的實務經驗,但受限於學術格式的要求,許多社工無法使用自己日常的語言說話,而晨宇這本書可說是原汁原味的社工腔調,比起學術論文來得親近易讀。
書寫其實是個充滿權力運作的場域,社工的書寫往往是為了應付政府的行政要求,而用符合專業規範的文字書寫,社工鮮少為自己書寫,用書寫陪伴自己。透過書寫,社工可以看見自己的勞動價值;透過書寫,社工可以反身覺察自己,甚至重新定義社工。對我而言,晨宇這本書是基層社工奪回書寫權力的解殖行動,多麼希望以後會有更多基層社工也提筆書寫自己與個案的故事。
書名叫做《我們都被貼滿了標籤》,標籤是個有趣的隱喻,案主之所以成為案主,正因為社會給他們一個標籤,社工透過這個標籤得以接觸到案主,但當社工親身接觸、認識案主後,標籤不再是標籤,而成為一個個立體的小人物。社工此時變成與案主共同承受標籤所帶來的汙名效果,能為案主做的事,就是說出案主的故事,讓標籤得以被解構,也就是晨宇期待的撕下標籤。可惜,大部分社工並未把案主的故事寫出來,當成是社工專業應做的事,因為不在政委託的範圍內。晨宇寫這本書,我認為有倡議「書寫」是社工專業分內工作的意義。
書內寫了很多感人的故事,無論是賣口香糖的視障者阿芳、自尊心高的阿湯哥、案主變朋友的小紅帽、自閉症的鐵道迷阿漢、一心照顧兒子的老周……讀的時候,我總在想:「要能寫出這樣的故事,社工要花多少時間啊?」正因為我知道現在的社福體制是多麼不利於社工花大量時間在個案上,我相信晨宇一定是非常堅持並犧牲很多自己的時間,才能做到這樣。我也相信新手社工讀了這本書會看見希望,知道做社工的初心並不是天真的想法,因為有人可以做到有溫度的社工。
晨宇當初寫信邀請我寫推薦序,我還沒看到書就答應了,因為社工書寫是早該出現卻遲遲未成氣候的一件事,有社工願意書寫,而且寫出如此動人有生命力的故事,忝為社工人,我當然願意推薦給各位讀者,並期待社工書寫成為風潮。
|
=內容連載 「我長大以後也要成為跟你一樣的社工!」 |
小蔡一歲多時家人就發現了她的異樣,七月坐、八月爬,但她直到一歲五個月還沒辦法爬行,去醫院檢查發現是發展遲緩,隨後幾年則確認是智能障礙重度。 |
除了陪他們面對繁雜的行政流程,又因為阿珠不放心居家服務員在她外出時短暫照料小蔡,所以接連幾次我都跟阿珠一起陪著居服員提供服務,提醒小蔡的習性與照顧訣竅。我也帶著他們與居服單位簽訂切結書,讓阿珠同意對方保管鑰匙,居服員才能夠自行在阿珠工作時開門進去提供服務。 |
這可以分三個層面來討論,一是家屬放心不下,你如果有高度照顧需求的孩子要一天二十四小時託人照顧,勢必會擔心她適應不好、受人欺負;二是機構照顧需要大筆金錢,如果不是低收或者相關福利戶,每月自付額可能要兩、三萬元,即便有補助也還是要付數千元,對小蔡這種家庭確實很困難;三則是幾乎所有機構都是額滿狀態,通常身心障礙者一進機構就不會再出去,若要床位空出,通常都得等到有人死亡,所以往往一等就是好幾年。另外,當時還很少有身心障礙者的日間照顧中心,可以白天送他們去「上課」,傍晚再接回來,即便有,也無法接送所有學員,家屬的接送便又成為了另外一個難題。 |
在阿珠一家的故事中,我從來沒有想過所作所為會對他們造成多大的改變,畢竟我只是做該做的事,在阿珠剛脫離充斥著家庭暴力的夫家時,協助連結應該連結的資源;在她搞不懂各項福利措施時,協助將「中文翻譯成中文」,解釋拗口的服務名稱──長照是長期照顧,意即是政府補助服務費用,只要每小時花一點點錢,就能夠請照顧服務員來帶小蔡上廁所、散步,甚至陪她玩;低收入戶就是政府能提供金錢補助,也會再三幫他們檢查申請過程中應備的文件以及每個申請欄位的實際填寫方式;此外像居服督導是什麼?有哪些事情可以跟他溝通?阿珠臨時有事或者走不開時要怎麼向單位申請臨時增加服務需求? |
我遇見小蔡很多很多年以後,有次接到一通電話,來電者是多年前曾經接受過前任單位社工服務的青年。前任單位從事的領域正是兒童與青少年,因為他們後來搬離,才讓我們有機會在同一個地點提供身心障礙服務。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