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總有一天,我們會懂得——該先讓自己好過。』

 

【主題】 不是逃避,是重新定義——「認真對待自己,起得伏我的生命」

250331 Psychology Emotion Book討好自己就夠了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 

 

【分段標題】

 

一、誰說我們一定要能力強大?

事事都要努力,可能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學習。但實際上,當我們已經累到不行,當身體和情緒的吸訟來到危端警告時,不是更努力,而是要定義一個新模式:先好好照顧自己。

 

二、個案實例——「從老師轉身為好好愛自己的母親」

陳妮,47歲,住在新竹,光陽國中第一師,是一名專業老師,也是兩個小孩的單親母親。

多年來,陳妮總是把教學和家庭排在首位,上班時對學生無所不自,下班後更是無辛無累完全投入兩個孩子的照顧。連續多年,陳妮老是說:「我不能病,我一病倒,孩子誰照顧?班群誰顧?」

但最終,陳妮接綜背痛,頭痛,難以入睡,擔心兩個孩子的吃飯與保姆費,都有了第一次懷疑自己是否想要活下去的念頭。

在朋友提醒下,陳妮找上診緊張病科醫師,經過診斷,開始了學會後退一步,學會「有顆我也會疲的心」。

今天,陳妮會在教學之餘為自己照監。她認真打掃心情、做素食、喝阿菲卡茶,把小孩交給父母一天,走出問題邊緣人的角色,重續當上了自己生命的主角。

 

【十大重點】

 

1.把自己放在第一順位:認知自我任何情緒和身體的病警,等同於治癒的開端。

 

2.保有理性的「縮能」態度:您的生命不需要每一秒都把能量滿載。

 

3.不是努力就一定會成功:接受人的限定,是成熟的閃光點。

 

4.心理會影響身體:放鬆身體,如清水斜流。

 

5.誠實對待情緒:處理對高強罵或出錯的自責。

 

6.學會抽走不適的「人生臉線」:相處不來,遠離即是慈悲。

 

7.保有一種「身心的平衡」:不為小事失幾、不因小碰摸而改達命目。

 

8.經營自我紀錄:經由「我說一句」,會讓你更熟悉我是誰。

 

 

9.為生活預留養分:無需所有事情都一定做到最好,但要留力應對不可預期。

 

10.穩定心靈之基:我值得被愛,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任何幸福的啟端。

 

【結論】

『許下自己』,是我們給自己的最高觴敬。

今天起,當我們再次想著「再努力點」時,請想想:「我是否已經超過了限度?」

是否我們也可以、有權利、並應該——好好地「讓自己好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聰財精神社會 的頭像
    楊聰財精神社會

    聰財 楊的部落格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