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健康零距離】問世間「愛情」為何物?快樂身心健康解方-5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

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8

 

Q:粉絲與偶像之間是愛情嗎?(哈名人症候群)

ANSWER

粉絲與偶像之間的關係通常不是愛情,而是一種單方面的崇拜或迷戀。這個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哈名人症候群”(也稱為“戀名人情結”或“名人迷戀”)。這種症狀表現為個人對名人(如演員、歌手、運動員等)產生強烈的情感依附,儘管他們與名人之間沒有真正的互動或關係。

這種情感可以是純粹的欣賞,也可以是更深層次的情感依戀,有時甚至會導致極端的行為,如追星、模仿名人的生活方式、或者試圖與名人建立聯繫。重要的是,這種關係通常是單方面的,因為名人通常並不知道這個粉絲的存在,更談不上有相互的情感交流。

哈名人症候群並不是真正的愛情,因為愛情通常是雙向的、互相瞭解和關心的關係。而粉絲對偶像的情感更多是基於偶像的公開形象和作品,而不是對他們真實生活的瞭解。

這種現象並不罕見,尤其在社交媒體和娛樂產業高度發達的今天,很多人都會對某些名人產生一定程度的情感依附。但過度的迷戀可能會對個人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建議適度理智地對待自己的偶像崇拜。

 

Q:美女愛上野獸、被害者愛上加害者這是扭曲的愛情嗎?(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人質症候群)

ANSWER

「美女愛上野獸」和「被害者愛上加害者」在某些情境下可以被視為扭曲的愛情,特別是當涉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人質症候群)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一種心理現象,當受害者在與加害者長時間共處後,產生了對加害者的情感依賴或同情,甚至會開始認同加害者的觀點和行為。

這種現象可以在某些情況下被解釋為扭曲的愛情,因為受害者的情感是基於恐懼、壓力和生存本能,而非真正的愛或自由意志。在「美女與野獸」的故事中,美女與野獸之間的愛情最終被描繪成真愛,這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有所不同。然而,如果這樣的愛情是建立在強迫、操縱或恐懼之上,則可以被視為扭曲的愛情。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通常發生在綁架、人質事件或長期虐待的情況下。這種心理機制是受害者用來應對極端壓力和危險的一種防禦方式。認識和理解這種現象有助於更好地幫助和支持受害者,並確保他們能夠擺脫這種有害的情感依賴。

 

Q:失去愛要怎麼調適?

ANSWER

失去愛是一個非常痛苦和複雜的過程,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經歷和反應。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幫助的調適方法:

1.  允許自己感受情緒:失去愛會帶來各種情緒,包括悲傷、憤怒、孤獨和困惑。允許自己去感受和表達這些情緒,不要壓抑。

2.  尋求支持:和朋友、家人或者專業的心理咨詢師談談你的感受。支持系統可以提供情感上的安慰和理解。

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規律的作息、健康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身體的健康對心理的恢復非常重要。

4.  找到新的興趣和愛好:參加一些新的活動或學習新的技能,可以幫助你轉移注意力並找到新的生活樂趣。

5.  反思和成長:利用這段時間反思這段感情,從中學到一些東西。這可以幫助你在未來的關係中成長和變得更強大。

6.  避免草率決定:在情緒波動時,避免做出重大決定。給自己一些時間來冷靜和思考。

7.  尋求專業幫助:如果你發現自己難以走出這段陰霾,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治療師可以提供專業的指導和支持。

每個人的康復過程都是獨特的,重要的是找到對自己最有幫助的方法,給自己時間和耐心來走過這段艱難的旅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聰財精神社會 的頭像
    楊聰財精神社會

    聰財 楊的部落格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