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視 1 國手林郁婷同樣接受運動禁藥及其他相關檢測的管制,卻遭到"作者J.K.羅琳",發文質疑比賽資格?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
https://www.facebook.com/
https://panel.pixnet.cc/#/
https://www.tiktok.com/@
https://www.tiktok.com/@
https://www.tiktok.com/search?
q=%E6%A5%8A%E8%81%B0%E8%B2%A1%
國手林郁婷是依據國際奧會規範,以"杭州亞運金牌成績"取得巴黎奧運參賽資格,同樣接受運動禁藥及其他相關檢測的管制,卻遭到"作者J.K.羅琳",發文質疑比賽資格? 想詢問醫師:
Q1.評斷選手性別的依據通常為何? Q2.林郁婷都已經經過奧會認證,憑什麼非專業人士還要提出批評?是否是一種對選手的歧視? |
Q1.評斷選手性別的依據通常為何?
ANSWER
1-在世界頂級運動賽事裡,女性運動員的性別真假是一項「經久不衰」的議題,從女性可以參加比賽開始就不曾消散,就怕發生「男性假扮女性」的醜聞。早在1950年代,國際田徑組織已開始針對女性進行性別驗證,最初,女性選手都要脫光排成一列讓醫護人員查看性器官,缺乏隱私的作法被諷為「裸體遊行」(nude parade);1970年代出現染色體檢驗技術後,裸體遊行的劣習才逐漸消失,但X與Y染色體也並非完全可靠,仍不乏帶有Y染色體卻符合女性性徵者,因此又逐漸廢除強制性染色體檢測。
2-現今國際賽事普遍認可的性別檢測方式,則是檢驗睪酮濃度。睪酮是天然雄性激素之一,兩性體內都有,一般女性體內睪酮濃度約每公升0.06至1.68納莫耳(nmol/L) ;男性的濃度則介於7.7至29.4 nmol/L之間。睪酮能夠促進肌肉量、骨質密度等發展,還能促進紅血球生成、增加血液攜氧能力,對爆發力、肌耐力等體能發展十分有幫助,因此體育競賽都嚴格禁止使用可提升睪酮濃度的藥物或食補。
3-但是,人類的性別並不如大眾一般認知「非男即女」,睪酮濃度除了會因食物、藥劑而有所改變,許多人體內的激素更是天生就不符合「生理性別」的尋常範圍。這種現象被稱為「性別發展多元性」(differences in sex development,DSD),至少每5,000人就會出現1人。DSD泛指所有不符合男性與女性二元性徵的人,包含陰莖發育不全、陰蒂肥大、體內藏有多出來的睪丸或卵巢等等,種類十分繁多,其中症狀最明顯的,可能會同時擁有雙性性徵,即俗稱的陰陽人或間性人(Intersex)。
4-陰陽人通常一出生就會被發現,DSD症狀卻經常無法察覺,往往直到結婚生子或其他疾病檢測才能驗出。但在運動賽事中,DSD則是較為常見,研究認為每1,000名女子田徑選手就有7人帶有DSD症狀,睪酮濃度高出一般女性。不過醫學也還無法證明,睪酮濃度就是賽場上致勝的絕對關鍵。
@參考資料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8131527 奧運場的烏龍跨性爭議:拳擊選手林郁婷遭疑「非女性」,JK羅琳也錯認的性別戰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4238790
鏡頭背後/仇恨跨性別的「TERF」?J.K.羅琳為何遭到網路全球圍剿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4624278來自「哈利」的一封信:J.K.羅琳被圍剿的「跨性別歧視之亂」
@新聞參考
巴黎奧運如火如荼,各國觀眾齊心為自家選手加油,台灣女子拳擊國手林郁婷卻一再捲入性別爭議。儘管國際奧委會已認可林郁婷的參賽資格,愛爾蘭前拳王麥格根(Barry McGuigan)和英國知名作家JK羅琳(J. K. Rowling)接連發文質疑林郁婷的資格,誤認其為跨性參賽,但在頂尖運動賽事上,女性選手的性別是經年累月的老議題,結果可能因檢測技術、天生因素或外部藥物等多種因素影響,並非都是涉及跨性別的爭議。
台灣拳擊好手林郁婷代表台灣出戰2024年巴黎奧運,根據奧會官網,28歲的她早在2013年就成為台灣首位在世界拳擊賽事青年級組奪金的選手。2023年10月更在杭州亞運過關斬將,奪得台灣女子拳擊史上第一面亞運金牌。
只是,性別爭議也伴隨獎牌而來,2023年林郁婷在世錦賽女子57公斤級比賽中奪銅,事後卻被主辦單位國際拳擊協會(International Boxing Association)告知未通過賽前性別檢測,銅牌遭到取消。但在IBA聲明中,僅表示林郁婷的血液生化檢測結果「不符合參賽標準」,並未詳細解釋當中的原因,目前尚不確定林郁婷的性別檢測哪裡異常。不過在事後重驗,以及後來各大賽事前的血液檢驗裡,林郁婷都通過了性別檢測。
《BBC》報導,國際奧委會(IOC)29日特別為此聲明,林郁婷和另一位同遭質疑的阿爾及利亞選手哈利夫(Imane Khelif),兩人都符合出賽資格,換言之,奧委會已認可林郁婷的女性身分。
奧委會解釋:「所有參加巴黎奧運拳擊項目的運動員,都已經依照拳擊小組章程1.4和3.1的規定,通過了資格檢測。」根據章程3.1規範,運動員提出的醫檢證明都是3個月內量測的數值,且必須經過相關醫學權威認證。
IOC發言人亞當斯(Mark Adams)受訪表示:「每一位參賽的女子選手都符合資格,她們的護照上寫的是女性,她們也都是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