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315 Japan Social Book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日本 【楊聰財專欄】@ TOPIC=揭開日本的真實面紗:文化、社會與人性的多重探討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
#目錄
1. 日本社會的多層結構:農耕文化與武士精神的影響
2. 日本的教育體系:從小建立的圈子文化與社會規範
3. 武士文化的遺緒:現代日本企業與社會倫理
4. 日本人的心理狀態:壓抑、服從與追求和諧的內在矛盾
5. 迪士尼樂園的成功與日本人的逃避心理
6. 日本女性的社會角色:傳統與現代的衝突
7. 日本年輕人的困境:高壓社會下的現代困境
8. 日本職場文化:高壓與過勞現象的普遍化
9. 日本社會的階級意識:經濟與家庭結構的影響
10. 案例分析:一位年輕上班族的悲劇與社會冷漠的真實映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日本社會的多層結構:農耕文化與武士精神的影響
日本的社會結構深受其歷史與文化影響,從農耕文化到武士道精神,日本人形成了高度集體主義與階層分明的社會秩序。在這樣的社會體系下,人們強調群體利益高於個人價值,這也導致了日本社會對於異己者的排斥性較強。
日本社會的根本特質來自於封建時代的武士文化,這使得其現代社會仍具有嚴格的階級觀念與服從意識。例如,企業內的上下關係嚴格,社會運作時講求秩序與和諧,這些都與武士文化密不可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日本的教育體系:從小建立的圈子文化與社會規範
日本的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社會規範的灌輸。從小學開始,孩子們便被要求遵守團體規範,並學習如何融入自己的「圈子」。這種圈子文化影響深遠,許多日本人終其一生都活在自己所屬的群體之中,難以適應新的環境。
例如,日本學校普遍存在的「交通委員會」制度,使孩子們從小便學習責任感與社會規範。然而,這種過度強調規範的教育,也導致部分孩子缺乏個人意識與創造力,形成服從型人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武士文化的遺緒:現代日本企業與社會倫理
日本企業文化中,忠誠與責任感是最重要的價值觀。員工對於公司的忠誠度被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有「終身雇用制」的傳統。然而,這種武士道精神所帶來的高壓環境,也導致許多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某些企業的管理方式與武士文化中的「恃強凌弱」有相似之處,例如新進員工往往需要接受前輩的嚴厲指導,甚至被視為一種「磨練」的過程,這也加深了職場霸凌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日本人的心理狀態:壓抑、服從與追求和諧的內在矛盾
日本人普遍重視和諧,但這種和諧往往是建立在個人壓抑與妥協之上。日本社會強調「讀空氣」(空気を読む),這意味著個人必須敏銳察覺環境中的氛圍,並調整自己的行為,以免影響群體和諧。
這種心理狀態也影響了日本人的情感表達方式。例如,在公共場合,日本人較少展現強烈情緒,甚至在面對不公平待遇時也傾向忍耐,而非直接抗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迪士尼樂園的成功與日本人的逃避心理
東京迪士尼樂園的成功,其實與日本社會的現實形成鮮明對比。外面的社會嚴格、壓抑,而樂園內卻是平等、自由與歡樂的烏托邦。許多日本人在迪士尼樂園中找到了精神寄託,這說明了日本人對於現實生活的逃避需求。
這也反映在日本動畫與漫畫的文化上,這些娛樂形式不僅是消遣,更是許多人逃避現實的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日本女性的社會角色:傳統與現代的衝突
日本社會對女性的期待仍深受傳統觀念影響。雖然現代女性越來越獨立,但仍有許多社會壓力要求她們扮演「賢內助」的角色。例如,日本的企業文化普遍不鼓勵女性升遷,甚至有「結婚退職」的傳統,即結婚後便離開職場。
此外,日本的「酒吧文化」也展現了女性在娛樂產業中的角色。許多女性終其一生從事酒吧工作,這也反映出社會對於女性價值的某種程度的物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日本年輕人的困境:高壓社會下的現代困境
由於經濟環境變遷,日本年輕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終身雇用制度逐漸崩潰,非正職工作的比例上升,這使得許多年輕人無法安定發展。
「草食男」的出現,正是對這種高壓社會的一種反動。他們選擇不競爭、不爭取,而是過著低消費、低欲望的生活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日本職場文化:高壓與過勞現象的普遍化
日本的職場文化以「長時間工作」聞名,過勞死(過労死)甚至成為國際關注的議題。許多企業員工即便下班,也仍需參與應酬或繼續處理公務,這種文化使得個人生活與工作難以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日本社會的階級意識:經濟與家庭結構的影響
日本的社會階層明顯,財富與資源主要掌握在年長者手中。這導致年輕人普遍財務壓力沉重,而中年人則在工作與家庭之間苦苦掙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案例分析:一位年輕上班族的悲劇與社會冷漠的真實映射
=案例背景: 32歲的佐藤是一名東京的普通上班族,他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卻仍無法擺脫經濟壓力。他的主管對他施加巨大壓力,甚至在公開場合羞辱他。
=事件經過: 某日,他在辦公室被主管嚴厲批評後,選擇從公司大樓跳樓。然而,他沒有當場死亡,而是被電線彈了一下後倖存,但腦部受損。
=後續發展: 他的妻子與他離婚,他失去了工作,只能從事簡單的郵務工作。他的母親成為他唯一的依靠,而社會對他的遭遇則抱持冷漠態度。
=結論: 這個案例揭示了日本職場的高壓文化,以及社會對於個人失敗的冷漠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些現象共同構成了日本社會的複雜面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與探討。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日本李大鳴出遠景2015/06/01
|
內容簡介
「對於日本的本質,不要說是外國人了,就是日本人也不見得清楚。」
「在日本是常識的事而在世界上就是非常識的事了,在世界上是常識的事而在日本就是非常識的事了。」
本書將為您揭露一個「真實」的日本!
「日本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國家?」許多人都有此疑惑。身為上海人的作者旅居日本二十多年,以各國文化的相似與差異性、自身工作與交友經驗,甚至是孩子求學過程中所發生的事件,透過理性的觀察、綜觀的比較,深入淺出地道出日本文化的本質與精髓。
全書共分三輯,藉由不同事例深層剖析日本的教育、日本人的性格和男女關係,以及最常被遽下定論、讓人有刻板印象的武士文化。倘若您也對日本這個國家感興趣,翻開此書,您即能迅速地掌握、瞭解真實的日本。
|
作者簡介
李大鳴
出生於中國上海,於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末期赴日本。居住於愛知縣名古屋市,後遷居東京。從九十年代末期開始從事日本文學的翻譯工作和中文的寫作。
著作
《網絡英雄》/上海文藝出版社2013年版。
譯著
《不愉快的果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
《戀愛中毒》/上海譯文出版社2000年版。
《女人的聖戰》/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版。
《情困》/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你一定會哭》/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版。
|
目錄
引言
一、一些朋友們都勸我別寫這本書
二、我說過這樣一個葷段子
第一輯 日本的教育和日本人的性格
一、日本人原是農耕民族
二、日本的教育是精神上統治國民的手段
三、在上海日本僑民學校的所見所聞
四、日本人從小學開始建設自己的圈子
五、圈子與封建性
六、日本的教育能把各種人融合在一起
七、在上海日本僑民學校入學儀式上
八、「交通委員會」上的一個糾紛
九、簡稱「PTA」的日本家長代表會
十、兒子進了日本本土的小學後
十一、生活在貧困家庭的日本小孩
十二、日本的退休金制度導致中產階層的家庭不易破裂
十三、「打架事件」與日本教育中的貧富差距問題
十四、日本人從小就體會到優勝劣汰、弱肉強食
十五、日本的教育形態使青少年犯罪率很低
十六、一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日本女教師
第二輯 關於武士文化
一、武士文化使日本平民沒有參政意識
二、武士文化中的「忠誠」
三、武士文化與金字塔結構
四、士大夫文化和太監文化
五、中日兩國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對比
六、日本企業充滿了武士文化
七、有一個洋老闆成功地改造了日本企業
八、日本的「現代武士集團」擁有絕對的權力
九、武士文化中的「責任」
十、世界上共通的理念在日本有時會行不通
十一、武士文化的一個特徵「恃強凌弱」
十二、武士文化的遊戲規則
十三、一個相信了外人的古代君主
十四、中餐館中的武士文化
十五、「中華思維」最終「改革」了這家餐館
十六、我在工作中體驗到的「武士文化」
十七、她只是日本底層的勞動婦女
十八、迪士尼和「欺負人」
十九、武士文化極端追求「內部協調」
二十、阻礙日本文化發展的兩個致命弱點
二十一、在日本政壇上曾有這樣一位人物
二十二、日本寺院雕塑的三個猴子
二十三、一個發生在日本防衛省的腐敗案
二十四、日本現代「高級武士」們的精神狀態
二十五、一個「老老實實」的武士(官僚)
二十六、日本人到底排不排外?(1)
二十七、日本人到底排不排外?(2)
二十八、日本人到底排不排外?(3)
二十九、源於武士文化的遊戲規則更符合自然規律?
三十、商業化的日本與武士文化的關係
三十一、日本的水產商人和海螃蟹
三十二、日本沒有福利化的公共事業
三十三、日本的生活成本高造成它的經濟缺乏兢爭力
三十四、武士文化和日本的學術環境
三十五、外來文化衝擊不了「固若金湯」的武士文化
三十六、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對比
三十七、有關亞歷山大大帝的第一件事
三十八、有關亞歷山大大帝的第二件事
三十九、有關亞歷山大大帝的第三件事
四十、現代的日本「武士」們是如何產生的?
四十一、現代「武士」們的素質
四十二、有一個年輕的美國人
第三輯 武士文化影響下的日本男女間關係
一、一個比較特別的日本小公司
二、老闆的性格和公司的狀況
三、日本是個男權國家
四、一個「小波折」
五、來錢快的日本色情行業
六、商業化的色情行業在日本為什麼如此興盛?
七、日本酒吧裡的戀愛遊戲
八、有些日本女人「終生」從事酒吧工作
九、日本的「良家婦女」
十、日本「酒吧文化」裡的真真假假
十一、日本人喜歡在人與人之間保持一段距離
十二、日本人不喜歡研究「偉大的愛」
十三、「香蕉男人」
十四、色情行業可能拉近了日本貧富階層的距離
十五、對人標價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十六、狹隘的情懷和博大的情懷
結尾 一個東方的例子和一個西方的例子
|
內容連載
迪士尼和「欺負人」
關於「欺負人」,因為源於武士文化,所以在日本一直「盛行」,不過一旦搞過火,就會發生自殺事件。
在我一個來自中國的好朋友供職的公司裡,曾發生這樣一件事:一個日本青年在下班後被他的上司痛罵之後憤而跳了樓,想不到從大樓上掉下來時在電線上彈了一下,結果他被送到醫院後救活了,只是腦子留下了後遺症,走路一拐一拐。他的妻子和他離婚帶著孩子走了,留下了他和年邁的母親相依為命,後來公司只能讓他幹些貼郵票之類的簡單活兒。朋友說他畢竟是在鬼門關邊走了一遭,境遇雖然比跳樓前是一落千丈,卻反而更能承受了。
大約在三十多年前,美國在本土以外開了第一家迪士尼樂園,位置在東京都旁的千葉縣海邊。三十年來,這家開在日本的迪士尼樂園一直非常紅火,玩各種遊樂項目總要排長隊,門票和各種禮品店等一系列收入為美國的總公司賺的錢就像吸油管似的源源不斷流向大洋彼岸。這成功給美國的迪士尼總公司帶來了巨大鼓舞和信心,後來迪士尼公司又在法國開了一家迪士尼樂園,幾年前還在香港也開了一個小型的迪士尼樂園,若干年後將在上海開一家迪士尼樂園。
可是,包括美國本土的兩家迪士尼樂園,在這些遍布全球的迪士尼樂園裡,數日本的這家最紅火、最擁擠、產生利潤的效率最高,簡直就像一架印鈔機。實際上,財大氣粗的日本迪士尼公司在這些年裡一直在不斷地加造項目,還另闢土地造了世界上獨此一家的「迪士尼海」,這個「迪士尼海」與旁邊的迪士尼樂園完全隔開,得另收門票,可是同樣人如潮湧,玩什麼都得排長隊。
為什麼迪士尼公司能在日本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呢?
其實連日本的商人和官方都對美國人的成就而感到眼紅和羨慕,見日本人的錢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人的腰包而有些著急,他們出於善於模仿和跟潮流的本能,紛紛在日本列島上造了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遊樂場」、「主題公園」,結果這些地方不僅連迪士尼樂園的腳脖子都搆不上,而且大部分都賠本,後來不是關門就是慘淡經營……
|
事實上,迪士尼文化和日本文化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可是為什麼在日本這麼受歡迎呢?比在同屬基督教文化圈的法國和前英國殖民地的香港甚至本土的美國還受歡迎呢?
在迪士尼樂園玩的人裡雖然有不少小孩、年輕人,還有不少成年人,他們中有不少的「回頭客」,就是說儘管門票和往返的交通費一點兒也不便宜,他們卻反覆地來玩,許多人在兒童時期就成了米老鼠的「粉絲」,成人後繼續當著「鐵桿粉絲」……我在迪士尼樂園裡看見許多成年人不是來玩各個項目,而只是坐在各處空地上,曬著暖洋洋的太陽,等著載歌載舞的米老鼠遊行隊伍出場,他們個個神態安祥,彷彿都決心在這一天裡把這兒當成自己的家……
為什麼會這樣?
我認為這和日本的武士文化有關係。
武士文化的特點就是一層壓一層,戒律森嚴。
迪士尼樂園的主角是誰呢?米老鼠呀!一個小老鼠!
進了日本迪士尼樂園就會明白,裡面的世界正好和外面的世界翻一個個兒。我每次去都是同樣的感受。在裡面,不僅有音樂、載歌載舞、煙花、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美國之夢……還有一種巨大的難以名狀的溫暖,能使人(雖然是暫時的)把外面那個嚴酷的社會置於腦後。裡面是小人物(米老鼠)當家,正義永遠戰勝邪惡、小孩子和小動物永遠受保護和重視、全世界人民永遠大團結、男女之間相親相愛、大人和小孩相親相愛、不同種族的人相親相愛、人和動物相親相愛,如果有人把這比作精神鴉片,我想也是有道理的。在這裡所感受到的精神溫暖,可
能法國人在教堂裡也能找到,中國人在家庭裡也能找到,但是有相當一部分日本人只能在這裡找到。
|
迪士尼樂園在日本如此成功的根本原因是迪士尼文化與日本的武士文化有著正好相反的價值觀。在迪士尼樂園裡,一點兒都看不見園外的風景,每個人進去以後便置身於一個與外界完全隔離的空間,猶如做一場美好的夢。在這樣的環境中,日常生活中的煩惱暫時都能拋到腦後,人人都能在這裡體會到暫時的平等,因為有錢人和沒錢人全都得在一起排隊等候。武士文化還有一個特點是在上層有錢有地位作威作福的都是中老年人。而在迪士尼樂園,無論是維持秩序打掃衛生的,還是生龍活虎唱歌跳舞的,全是年輕人,給遊客帶來一種富有生命力的朝氣蓬勃的感受,和外面的等級森嚴的,老年人發號施令,年輕人做牛做馬的世界完全不同。
在日本,由於社會結構在武士文化的作用下就像金字塔那樣層層疊疊,所以財富往往更多地握在老年人手裡,真正工作在第一線的年輕人等於被壓在最底層,他們往往得到的很少,付出的很多。有時候我去東京都裡的那些價格昂貴的百貨店,看見在裡面逛來逛去的盡是些衣著講究,容貌衰老的中老年婦女,從她們身上能看見時間無情的流逝,當她們的丈夫伴著歲月的流逝一步一步成功地攀到無形的金字塔上層時,她們錢包裡的錢也越來越多了,遺憾的是再好的衣飾也改變不了她們蒼老的身軀了,唯有店員在那兒一味地曲意奉迎她們,只為了她們皮包裡的那些錢……不過,在這些店裡,也能看見一些年輕女孩的身影,她們中的一部分人得到的錢也是來自上述那些中老年婦女的丈夫那兒,只是方式不同……
在日本真正沒有錢的是年輕男人,他們除非是父母有錢,否則根本不會到這種百貨店消費。
我總覺得這樣的社會是很奇怪的,在第一線幹活的人掙不到多少錢,驅使著他們幹活或是躲在幕後的人卻大把地掙錢,就像蓋房子的人根本住不起像樣的房子一樣。在日本,除了屈指可數的幾個體育明星和幾個娛樂明星以外,其餘的年輕男人全都在苦幹和掙著微薄的工資。這些年輕人在不斷運轉的巨大經濟機器中起的作用和戰場上的炮灰差不多,他們加班加得累死的事件時有發生。
|
在迪士尼樂園裡當然不一樣啦,去的人都能看見,裡面都是年輕人、小動物、小不點……當家做主。正是由於現實太殘酷,太冷血,所以人們紛紛要逃到幻想中去。我想這也能說明為什麼外國人常常驚訝地看見地鐵裡一些三、四十歲的日本白領男人會津津有味地看漫畫書。
實際上,現在世界上能和迪士斯尼動畫片抗衡的就數日本動畫片了。這大概是逃避現實,逃避痛苦而得到的意想不到的產物吧?日本動畫片的繁榮為日本人帶來了許多利潤,這是好的一面,但是,它同時也造就了不少思想單純幼稚,「永遠也長不大」日本人,這是不太妙的一面。
關於漫畫,我想說在裡面還有一個「富有日本特色」的領域,那就是色情漫畫,不過關於這個問題我將在別的篇章裡進行探討。那時候,我將具體地研究日本人如何在色情中逃避,忘卻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