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知彼 PODCAST 談自殺防治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簡介
-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 行政院院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 楊聰財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 臨床教授
-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music/%E5%8E%9F%E8%81%B2-%E6%B4%8B%E8%94%A5-7330226511817100038
本集邀請到台灣自殺防治學會 楊聰財 理事從精神科醫師的角度談自殺防治,內容包括:
|
Q問題1 請楊醫師幫我們簡單說明一下近年來台灣的自殺現況
1-近五年來,台灣的自殺現況呈現穩定趨勢。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112年(2023年)全國自殺死亡人數為3,898人,較前一年增加111人,增幅為2.9%。自殺在死因排名中位居第十一位。 tsos.org.tw
2-值得注意的是,65歲以上長者的自殺率在112年下降了4.9%,這是近年來首次出現下降趨勢。然而,15至24歲年齡層的自殺率雖仍上升,但上升趨勢趨緩。 cna.com.tw
3-同時,雖然自殺人數無明顯增加,但各級學校通報的學生自傷(包括自殺意念)人次卻逐年上升。從105年(2016年)的1,029人次增加到109年(2020年)的8,625人次,呈現倍數增長。 cybsbox.cy.gov.tw
4-這種現象可能反映了社會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度提升,以及通報機制的完善。通報人數的增加,可能表示更多潛在的自殺風險個案被及時發現並獲得適當的介入和支持,有助於預防自殺事件的發生。
5-然而,專家指出,台灣的自殺率仍比全球平均高出約20%。因此,持續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強化社會支持系統,以及鼓勵民眾主動尋求協助,仍是未來自殺防治的重要課題。
6-國際平均自殺率約每10萬人中有9至10人,但台灣卻是每10萬人就有12至13人
7-當民眾懷疑這個人可能正在考慮自殺,僅37%會詢問對方是否想過具體自殺計畫。張書森說,許多研究已證實,當對方處於自殺風險時,有人聆聽自殺想法與規劃,反而會化險為夷,降低自殺率發生,呼籲民眾以詢問、傾聽取代勸導、說教,讓無助的靈魂被接住。
8-「讓求助成為個人權利。」張書森認為,這是自殺防治重要方向,台灣求助風氣不興盛,社會普遍存在誤解,會貼上軟弱、適應力不佳的標籤,事實上,人生勝利組仍可能有負面念頭,諸多原因讓當事人放棄向外求救,不能把責任放在當事人身上,盼打造開放、坦承溝通的社會環境。 |
https://mail.google.com/mail/u/0/#inbox
#楊聰財醫師與楊聰才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精神醫療專業團隊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