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本能 -4【楊聰財專欄】

 

#參考資料

-《語言本能》讀後心得:為什麼語言是種本能?

 

書名:語言本能: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 (簡體版)
原文書名: The Language Instinct: How the mind creats language
作者: 史蒂芬.平克, Steven Pinker
翻譯:歐陽明亮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語言本能:探索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最新中文修訂版)

The Language Instincthow the mind creates language

作者: 史迪芬.平克 原文作者: Steven Pinker

譯者: 洪蘭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5/12/05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

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8

再者,喬姆斯基藉由他對語詞和句子結構的分析,形成了兩個支持語言本能論的論證。

輸入貧乏的論證 (the argument from the poverty of the input)

這是喬姆斯基對語言邏輯所進行的經典論證之一。他論證說,假如語言的邏輯天生就在孩子的大腦裡,那麼他們第一次碰到兩個助動詞的句子時,就應該可以把它轉變成語法正確的問句。 所以喬姆斯基需要考察人們調整語序以形成問句的過程。

例如這句話:A unicorn that is eating a flower is in the garden.
這句子裡有兩個「is」,應該移哪一個呢?顯然不是第一個「is」,因為那樣會變成很奇怪的句子:a unicorn that is eating a flower is in the garden. 變成 is a unicorn that eating a flower is in the garden?
喬姆斯基說那是來自語言的基本設計,所以不能移動第一個「is」。

後來心理學家克雷恩(Stephen Crain)和中山峰春(Mineharu Nakayama)兩人的實驗證實了喬姆斯基的理論。比如說,他們對小朋友說:「問傑巴那個不高興的男孩是否在看米老鼠。」(Ask Jabba if the boy who is unhappy is watching Mickey Mouse.) 傑巴會檢視一下圖片,回答是或不是,但受測的其實是小朋友而不是傑巴。小朋友們都很開心說出恰當的問句:Is the boy who is unhapphy watching Michey Mouse?
正如喬姆斯基預測的,沒有任何一個小孩會說出不合乎文法的詞串,像是「Is the boy who unhappy is watching Mickey Mouse?」,這種根據簡單的直線排列規則才會產生的問句。

普遍的文法規則 (Universal Grammar) 的存在

喬姆斯基觀察到的第二個事實是,無須正規的指導,兒童就能迅速發展出一套複雜精密的文法,並能準確合理地理解他們從未見過的陌生句式。因此喬姆斯基認為,兒童必然擁有某種先天機制,它符合世界上所有語言的文法原則,這就是所謂的「普遍文法」。它能夠幫助兒童從父母的言語中悟出句型模式。

此外,文法規則的普遍限制也證明了語言的基本形式不能隨便解釋為是一種實用性的驅動結果。因為潛藏於語言之下的種種普遍規則,例如助動詞的倒置原則、名詞和動詞的搭配原則、主語和賓語的位置原則、短語和從句的關係原則以及格的一致性原則等等,似乎都在暗示著說話者的大腦中存在一個「共同機制」。而且,世界上的語言在問句的構式上有著嚴格、普遍的約定性,但這種約定性在人工系統(例如計算機語言或數學符號)中是不存在的。

支持心智包含了文法規則藍圖的證據,再次來自嬰兒和幼童的研究。以英文裡「He walks」裡的一致關係的後綴「-s」為例。要學會「-s]的用法,小孩必須做到以下三點:(1)注意到動詞在某些句子中要加「-s」,而另一些句子則不用;(2)著手搜索句子中導致這種詞形變化的語法條件(而不是把它當成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小樂趣);(3)直到把所有毫無關係的因素(例如,句子最後一個詞的音節數、介詞的賓語是自然之物還是人造之物、說話者說出這個句子時的口氣等)排除,只剩下那些與之相關的語法條件(如時態、體以及句子主語的數量和人稱),搜索工作才能結束。在三歲半以前,百分之九十以上必須用到一致性後綴「-s」的句子,小孩子都加了,而且幾乎不會在不可以加的地方使用它。這是「文法爆發期」(grammar explosion)的表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