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心理韌性 可以抗壓減少身心情緒障礙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
https://www.facebook.com/
https://panel.pixnet.cc/#/
https://www.tiktok.com/@
https://www.tiktok.com/@
https://www.tiktok.com/search?
q=%E6%A5%8A%E8%81%B0%E8%B2%A1%
A=「《親子教養的五大原則》是父母們在子女成長的每個階段都可以翻閱的一本書。普雷斯曼博士巧妙地將科學知識應用到為人父母的實際情況,並提供了每個父母都能使用的明確方法。」
B=普雷斯曼博士的五大原則和BALANCE策略是一套全面的方法,用於培養孩子的心理復原能力。以下是這些原則和應對策略的詳細說明:
C=五大原則
1. 保持冷靜(Breathe):
o 鼓勵孩子在面臨壓力時進行深呼吸,這有助於放鬆心情,減少焦慮。
2. 承認情感(Acknowledge):
o 幫助孩子認識和接受自己的情感,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這有助於情感的正常流露和處理。
3. 放下(Let it Go):
o 教導孩子學會放下過去的失敗和挫折,集中精力於當下和未來的機會。
4. 評估情況(Assess):
o 幫助孩子學會分析和評估當前的情況,找出問題的根源,並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
5. 觀察和學習(Notice):
o 鼓勵孩子在生活中觀察細節,學習從小事中獲得啟發,這有助於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D=BALANCE策略
1. Breathe(呼吸):
o 引導孩子進行深呼吸練習,以平靜心情和集中注意力。
2. Acknowledge(承認):
o 讓孩子認識和接受自己的情感,無論是快樂、悲傷還是憤怒,都是正常的。
3. Let it Go(放下):
o 教導孩子放下無法控制的事情,專注於能夠改變的部分。
4. Assess(評估):
o 幫助孩子分析當前的挑戰,找出具體問題並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5. Notice(注意):
o 引導孩子注意身邊的細節,從日常生活中學習和成長。
6. Connect(連結):
o 鼓勵孩子與家人、朋友和社區保持聯繫,建立支持網絡。
7. Engage(參與):
o 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各種活動,發展興趣愛好,培養自信心和成就感。
這些原則和策略結合起來,旨在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從而在面對壓力和挑戰時能夠保持積極的態度和有效的應對能力。
E=西奈山育兒中心(Mount Sinai Parenting Center)共同創辦人兼「養育子女的五大原責:培養優秀人才的基本指南」一書作者普雷斯曼表示:「當父母要很勇敢,你一定會有出錯搞砸的時候。我們能做到最好的事,就是將這種混亂重新定義為是我們為孩子塑造勇氣的一部分。」
F-普雷斯曼說,要讓孩子知道是可以犯錯並從中學習到教訓。不要在他們面對困難時,告訴他們可以停止緊張或要放鬆,而是確保他們感受到被愛,能自在的分享自己的感受。
學習在高壓環境下管理情緒,可以幫助孩子培養成長為快樂和成功成年人所需的韌性。
G-普雷斯曼強調:「我們絕對需要一些壓力來培養韌性。」她說,一個健康、有韌性的孩子,是經歷過像是考試不及格或與好朋友鬧翻等壓力和失望後,仍然能夠站起來並「從所經歷的事情中恢復快樂」的孩子。
當然,持續經歷壓力是不健康的;但在大多數情況下,父母只需去關心一下小孩,讓他們知道你無論如何,都是愛他們且支持他們的;這樣就足以防止壓力變得有害,並發展成心理健康問題。專家指出,公開談論你的錯誤,以及你是如何克服這些錯誤並從中學習到什麼,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心理學家所說的「成長心態」。
@參考資料
1-https://www.bardonchinese.com/book/1601 The 5 Principles of Parenting: Your Essential Guide to Raising Good Humans
親子教養的五大原則:養育好孩子的基本指南
2-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2986/8081827想培養孩子的韌性 心理學家說這是你能做的最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