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網路成癮 3 重度網路依賴是年輕一代的特徵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

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8

 

主講人:魏兆玟

 

你好,我是魏兆玟。歡迎收聽《青春期心理學 為人父母的養育必修課》,上一集楊老師主要是你們說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網路成癮確實是一種世界衛生組織“蓋章認證”的精神疾病。如果您的孩子已經出現符合認定標準的那些症狀,並且已經持續一年以上,那麼建議儘快尋求專業的醫學幫助。

 

但是話說回來,網路成癮的認定,其實是一個非常嚴格的標準。父母親擔心青春期的孩子過度沉迷網路,從而影響學業,這種心情呢為人父母都可以理解。但是我在這裡也提醒你們不用過度緊張,因為在瞭解了網路成癮作為精神疾病的認定標準之後,我們就可以來理解另外一個事實:其實這一代的孩子,重度網路依賴是普遍狀況,也是他們身上的時代特徵,未必能說就一定是不健康、不正常的病態。家長需要焦慮和關注的,其實不是孩子離不開網路、離不開手機這個事實,而是這個事實,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我們首先要看到,這個影響是現在的青少年跟以前的同齡人比較不一樣的部分。因為我們現在對網路對手機的依賴遠遠嚴重於20年前這樣,這部分我們先稱之為重度網路使用者。但是同時家長也要看到,存在重度網路依賴的不止是青少年,整個社會都是如此。現在的網路使用,包括你看最近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了解決居家防疫帶來的問題,也是鼓勵大家多使用網路,老師線上上教學、學生也都在上網課。雖然家長對此心態很糾結,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依賴網路,有它的必要性。

 

但是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種很難避免的情況呢?我們還是要說,網路就像水一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重點是我們要如何區分清楚使用網路和沉迷網路的邊界。我想,我們可以設定幾個“不干擾”的前提。

 

對青少年來說,使用網路可以,但是第1個,不能干擾別人,無論是家人還是其他人。然後第2個呢,不能干擾一日三餐的規律性。很多青少年玩網路遊戲玩到廢寢忘食,肯定是不行的。然後第3個呢,應該也不能干擾青少年應該去運動的時間。第4個呢,不能干擾到孩子跟真實的朋友互動的時間。那如果父母親能夠裁量這個原則,那可能孩子具體使用網路的時間,就不一定要有特別要求,比如一定不能超過幾個小時以上。重點在於,孩子生活上的安排有沒有受到影響,能不能兼顧到其他比較重要的事情。

 

很多時候,大人和孩子其實都會被迫變成重度網路依賴,那麼這種情況,會對年輕人特別是青春期的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和特徵,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其實,春節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大家都被迫減少外出,也幾乎很少社交活動,孩子也都停課在家。那可能面對真人的時候,就比以前少很多,都在面對手機面對網路。那這種特殊狀況下,大家會發現有很多的心理問題出現。當生活和學習幾乎完全網路化的時候,青少年在面對社交或者是其他東西的時候,心理和行為上面,也會出現比較不一樣的特徵。

其實,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大家都被迫減少外出,也幾乎很少社交活動,孩子也都停課在家。那可能面對真人的時候,就比以前少很多,都在面對手機面對網路。那這種特殊狀況下,大家會發現有很多的心理問題出現。當生活和學習幾乎完全網路化的時候,青少年在面對社交或者是其他東西的時候,心理和行為上面,也會出現比較不一樣的特徵。

人和人之間,實際面對面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從對方的眼神、言談舉止,去觀察到一舉一動,回饋是很直接快速的。如果通過網路,無論是用視頻還是文字,都有一種很強的虛擬感,很多資訊其實是接收不到的,對文字的理解還可能產生誤解和偏差。這跟實際的接觸,其實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所以,如果青少年重度依賴網路,不喜歡在真實生活中和人相處,時間久了之後,可能人際交往時的觀察能力就會下降,這是非常明顯的一個影響。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聲稱自己有社交恐懼症,其實就是長期面對網路,真實的人際交往能力下降導致的。家長要注意,在實際的生活接觸上面,不要忘記督促孩子加以安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聰財精神社會 的頭像
    楊聰財精神社會

    聰財 楊的部落格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