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e Developing Mind  發展中的心智 推薦好書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

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8

The Developing Mind: How Relationships and the Brain Interact to Shape Who We Are》是丹尼爾·西格爾(Daniel J. Siegel)所著的一本重要作品,主要探討了人類大腦與人際關係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它們如何共同塑造我們的心智與人格。本書融合了神經科學、發展心理學、精神病理學以及依戀理論等多學科的研究成果,提供了一個綜合性的視角來理解個體發展。

 

以下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與重點,以及近五年來支持這些論點的相關研究。

@主要內容與重點

 

1. 大腦的可塑性

西格爾強調大腦的可塑性,特別是在早期發展階段,這種可塑性是如何受到環境和人際關係的影響。大腦的結構和功能會隨著個體經歷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特別是在兒童期和青春期,人際互動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2. 依戀理論

本書深入探討了依戀理論,強調早期照顧者與嬰兒之間的關係如何影響大腦發展和心理健康。安全依戀關係能夠促進大腦的健康發展,影響情緒調節、自我認同和人際關係的處理。

 

3. 整合大腦的概念

西格爾提出大腦的整合是心理健康的核心,這意味著大腦各個部分之間的協同工作。整合的大腦能夠更有效地處理資訊、調節情緒並進行社會互動。缺乏整合可能導致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

 

4. 心智化

心智化(Mentalization)是理解他人和自己的心理狀態的一種能力,本書強調這種能力在健康的人際關係和自我認識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心智化能力的發展與照顧者的情感支持密切相關。

 

5. 自我調節

本書探討了自我調節的機制,尤其是情緒和行為的自我調節。西格爾指出,自我調節能力與大腦前額葉皮層的發展密切相關,而這一過程受到早期生活經歷和人際互動的深刻影響。

 

=近五年支持上述論點的資料出處

 

1.  大腦的可塑性

o   引用來源:Hensch, T. K. (2018). Critical period regulation.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41, 405-429.

o   支持論點:Hensch的研究強調了大腦的可塑性,尤其是在關鍵期(critical periods)內的可塑性如何受到環境和經驗的影響,這與西格爾關於大腦發展與人際關係影響的觀點一致。

 

2.  依戀理論

o   引用來源:Sroufe, L. A., Egeland, B., Carlson, E. A., & Collins, W. A. (2019).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 The Minnesota Study of Risk and Adaptation from Birth to Adulthood. Guilford Press.

o   支持論點:這項長期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證據,證明早期依戀關係對心理發展和大腦結構的長期影響,支持了西格爾在依戀理論上的觀點。

 

3.  整合大腦的概念

o   引用來源:Smith, S. M., Vidaurre, D., & Woolrich, M. W. (2018). Functional connectomics from resting-state fMRI.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2(7), 625-640.

o   支持論點:這篇文章探討了大腦各部分之間的功能性連接,強調了整合在大腦功能中的重要性,與西格爾強調的整合大腦概念相吻合。

 

4.  心智化

o   引用來源:Fonagy, P., & Luyten, P. (2020). A multilevel perspective on the development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32(3), 1290-1307.

o   支持論點:FonagyLuyten的研究強調了心智化能力的發展,尤其是在心理障礙中的作用,這支持了西格爾在心智化能力的重要性上的論點。

 

5.  自我調節

o   引用來源:Casey, B. J., Heller, A. S., Gee, D. G., & Cohen, A. O. (2019). Development of the emotional brain. Neuroscience Letters, 693, 29-34.

o   支持論點:這篇文章探討了情緒腦的發展,強調了前額葉皮層在情緒和行為自我調節中的作用,支持了西格爾關於自我調節機制的觀點。

 

 

以下是該書的中英文目錄:

  1. Introduction: Mind, Brain, and Relationships

導論:心智、大腦和人際關係

  1.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Mind: Connections, Energy, and Information Flow

心智的架構:連接、能量和資訊流動

  1. Memory and Narrati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記憶與敘述:自我的構建

  1. Attachment and Autobiography: Emotional Bonding and Memory

依戀與自傳:情感聯結和記憶

  1. Emotion and the Developing Brain

情感與發育中的大腦

  1. Representational Process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表徵過程與現實的構建

  1. States of Mind, Consciousness, and Self

心智狀態、意識與自我

  1. Memory, Trauma, and Narrative: Healing and Integration /

記憶、創傷與敘述:治癒與整合

  1.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ind

認知與情感的發展:心智的構建

  1. Neuroplasticity and the Developing Mind /

神經可塑性與發育中的心智

  1. Integration and Regulation: The Pathways to Well-Being /

整合與調節:通向幸福的道路

12. Epigenesis and the Developing Mind / 表觀發生與發育中的心智

13. Consciousness, Complexit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tegration / 意識、複雜性與整合的培養

14. Reflective Practic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tegration / 反思實踐與整合的培養

15. The Developing Mind in Therapy: Healing and Integration / 心智的發育在治療中的應用:治癒與整合

16. Conclusion: The Journey of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 結論:發展的旅程與整合

 

這本書深入探討了人際關係和大腦之間的互動如何塑造我們的心智和個性,並在各章節中詳細介紹了相關理論和研究。

 

=總結

丹尼爾·西格爾在《The Developing Mind》中探討了大腦和人際關係如何互動並共同塑造個體的發展。他強調大腦的可塑性、依戀關係的影響、大腦的整合、心智化能力以及自我調節的重要性。近五年的相關研究進一步支持了這些觀點,強調了環境和人際關係在大腦發展和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這些研究不僅豐富了我們對大腦發展的理解,也為實踐中如何促進健康的人際關係和心理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見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聰財精神社會 的頭像
    楊聰財精神社會

    聰財 楊的部落格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