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50327生活中隱藏的大腦殺手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 

 

🧠@生活中隱藏的「大腦殺手」:你中招了嗎?

——揭開損害腦力的十大習慣,找回你的認知能量與生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生理層面:影響大腦結構與功能的習慣

 

1. 長期熬夜、睡眠不足

A• 為何是大腦殺手?

睡眠是大腦排毒與重組記憶的關鍵時機。長期熬夜會使β-類澱粉蛋白累積,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也削弱情緒調節與專注力。

B• 科學根據:

根據2023年《Nature Aging》期刊研究,睡眠品質與大腦皮質厚度息息相關。

 

2. 過量糖分與加工食品攝取

A• 為何是大腦殺手?

糖分會干擾胰島素功能,增加氧化壓力與神經發炎。加工食品常含反式脂肪與防腐劑,會破壞腦細胞膜結構。

B• 腦力警訊:

吃完甜食是否覺得昏沉、難以集中注意力?那就是大腦正在抗議。

 

3. 久坐不動,缺乏運動

A• 為何是大腦殺手?

運動能促進BDNF(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分泌,幫助神經新生與突觸連結。久坐導致血流減少、氧氣供應不足,使大腦運作遲緩。

B• 改善建議:

每天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騎腳踏車、跳繩,有助提升記憶與情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心理層面:情緒與壓力如何慢性傷腦

 

4. 長期壓力與焦慮

A• 為何是大腦殺手?

慢性壓力會使腦內皮質醇過量,破壞海馬迴,這是負責學習與記憶的關鍵區域。還會減弱前額葉皮質,使決策能力下降。

B• 警訊表現:

容易忘東忘西、注意力不集中、反應變慢。

 

5. 習慣性負面思維與自我否定

A• 為何是大腦殺手?

習慣性悲觀會讓大腦長期處於「威脅防禦」模式,強化杏仁核活動,抑制快樂與創造力的腦區發展。

B• 科學提醒:

心理學家指出,自我對話語氣會影響腦內神經網路的可塑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社會層面:人際互動與生活環境的影響

 

6. 缺乏社交與語言刺激

A• 為何是大腦殺手?

人際互動能刺激語言、情緒、推理等多重腦區協作。孤獨會加速神經退化,尤其是老年人。

B• 反思提問:

你一天說話的時間有超過10分鐘嗎?最近一次與朋友面對面聊天是什麼時候?

 

7. 沉迷滑手機、短影音成癮

A• 為何是大腦殺手?

快速資訊輸入讓多巴胺系統過度興奮,導致注意力分散、記憶力退化,並形成難以集中、情緒易躁的特徵。

B• 實驗數據:

2024年加州大學研究發現,青少年每日滑手機超過3小時者,執行功能明顯下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靈性層面:失去意義感與自我迷失

 

8. 生活無目標,日復一日機械式過活

A• 為何是大腦殺手?

沒有目標感,會減少大腦「內在導向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的活性,降低反思、創意與整合力。

B• 改變起點:

設定小目標,例如每週閱讀一本書、學習一項新技能,都是滋養大腦的方式。

 

9. 忽略自然與靜心時間

A• 為何是大腦殺手?

自然環境能降低壓力激素、增加α波,有助於提升正向情緒與創意思維。靜心(如冥想)有助調節大腦網絡活動,提升專注與情緒穩定。

B• 實踐方式:

每天10分鐘靜坐觀呼吸、散步於公園、觀察樹葉與雲朵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綜合面向:身心靈失衡的連鎖效應

 

10. 多工處理與資訊過載

A• 為何是大腦殺手?

多工不是效率,而是分散認知資源,使大腦難以聚焦。資訊爆炸讓前額葉皮質疲乏,記憶輸入與判斷能力下降。

B• 改善建議:

採用「番茄鐘法」單一專注25分鐘、休息5分鐘,讓大腦有節奏地運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中招了幾項?現在開始修復大腦還不晚!

要讓大腦重拾活力,關鍵在於每天的選擇。請問你:

1• 昨晚睡了幾小時?

2• 今天有與人有品質對話嗎?

3• 你上一次感到靜心、專注、活在當下是什麼時候?

 

#從現在開始,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幫助大腦修復與成長:

 

1.  規律作息、優質睡眠

2.  攝取天然、低糖高纖的飲食

 

3.  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

4.  培養正向思維與感恩習慣

 

5.  定期社交與深度溝通

6.  設定生活目標與學習計劃

 

7.  戒除資訊成癮,訓練專注力

8.  每天留白時間與靜心練習

 

9.  親近自然,遠離喧囂

10. 用心經營身心靈平衡的生活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聰財精神社會 的頭像
    楊聰財精神社會

    聰財 楊的部落格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