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 240928心腦操練   讀書心得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8 

 

Conscious Book感與知 讓心有意識 Feeling  Knowing Making Mind Conscious 作者

安東尼歐 達馬吉歐 的理論重點與依據 意識 mental image

讀書心得

#240928 Conscious Book感與知 讓心有意識 Feeling  Knowing Making Mind Conscious 作者達馬吉歐是決策、情緒、自我、與意識研究領域的頂尖人物。

  他最早在研究人類的行為決策時,就率先指出了「笛卡兒的錯誤」。笛卡兒認為,身體和心靈二元分立,心靈所涉及的思維和推理決策等心智能力,皆不在身體內。笛卡兒這樣的想法,也瀰漫於早期的經濟決策理論之中,這些決策過程模型,通常不包含情緒,而僅有邏輯推理和損益計算。

 

#什麼是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法語:*Cogito, ergo sum*),是法國哲學家笛卡爾(René Descartes)在其著作《第一哲學沉思》(*Meditationes de Prima Philosophia*)中提出的著名命題,這句話在西方哲學史上具有深遠影響,被認為是現代哲學和認識論的開端。

 

### 意義解讀

 

1. **懷疑的起點與確定性**: 笛卡爾認為,我們對於外部世界的所有事物(包括感官知覺、外在事物的存在、甚至數學與邏輯的真理)都可能是錯誤的。基於此,他決定用「普遍懷疑法」來檢視一切,以便找到一個不可懷疑的真理。經過徹底的懷疑,他發現唯一無法懷疑的就是「懷疑本身」,而懷疑的過程需要一個能夠思考、懷疑的主體存在,因此他得出了「我思故我在」這一命題,即當我思考時,我便確定地存在著。

 

2. **自我與存在的確證**: 笛卡爾認為,「思考」證明了「我」的存在。即便我懷疑一切,但這個懷疑的動作本身卻說明了有一個「我」在進行懷疑、思考,因而「我」是確定存在的。因此,「我思故我在」揭示了主體存在的不可置疑性,為他構築其哲學體系提供了確定的起點。

 

3. **主體性與自我意識**: 「我思故我在」還強調了自我意識的重要性,即人類通過「思考」來確認自己作為認識主體的存在。這種自我意識的覺醒不僅是一種對存在的確認,更是對個體主體性的彰顯,奠定了個體作為能夠主動認識世界的主體地位。

 

4. **心靈與物質的二元論**: 透過「我思故我在」,笛卡爾進一步區分了心靈(*res cogitans*)與物質(*res extensa*)的二元結構。心靈指的是思考、意識的存在,物質則是外在廣延的存在。這種二元論思想影響了後續的哲學討論,包括心物問題(*Mind-Body Problem*)及意識問題。

 

5. **現代認識論與主觀性**: 「我思故我在」的命題打破了傳統中世紀哲學對於真理和存在的被動理解模式,引入了主體主動認識與懷疑的觀點,這使得笛卡爾被譽為「現代哲學之父」。他將認識的起點從外在事物轉移到內在心靈,確立了以「主觀性」為基礎的現代認識論範式。

 

### 延伸影響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不僅在哲學史上佔據重要地位,也對科學、心理學和神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它啟發了後續哲學家如康德、黑格爾、胡塞爾等人對於自我、意識及主體性的探索。現代心理學中的自我意識、認知主體的理論也能追溯到笛卡爾的思想根源。此外,「我思故我在」的論點還引發了存在主義哲學家(如薩特)對於存在與本質問題的深度探討。

 

總而言之,「我思故我在」揭示了個體存在的確定性,確立了自我作為認識的根基,並開啟了現代哲學對於主體性、心靈、意識及認識論的探討。這句話不僅是哲學史上的里程碑,更為我們提供了對自我與世界認識的深刻洞見。

 

# Conscious Book感與知 讓心有意識 Feeling  Knowing Making Mind Conscious 作者

安東尼歐 達馬吉歐 的理論重點與依據 意識 mental image

 

    安東尼歐·達馬吉歐(Antonio Damasio)是一位神經科學家與心理學家,以其對情緒、感知、身體狀態與意識的研究而聞名。他提出了多個影響深遠的理論,這些理論強調情感和身體狀態在認知過程與意識中的重要性。以下為其理論的重點與依據,並特別介紹他對意識與「心理圖像」(mental image)的見解。

 

### 達馬吉歐理論重點

 

1. **體內狀態與情感的核心角色**: 達馬吉歐認為情感與體內狀態(internal states)是人類心智運作的基礎。他主張情感(emotion)和感受(feeling是從個體與環境互動中產生的生理反應,這些反應不僅影響個體的認知與行為,還塑造了人的決策能力與意識。

 

2. **「身體標記假說」(Somatic Marker Hypothesis**: 該理論是達馬吉歐的代表作之一。他認為身體標記(somatic markers)是基於情感經驗與身體反應所形成的一種「標記」,這些標記存儲於大腦中,並在未來做決策時被激活。當人面臨決策情境時,這些身體標記會以直觀感受(gut feeling)或情緒暗示(emotional cue)的形式,指引個體做出某種選擇。這個假說強調情感與身體狀態在複雜認知過程中的核心作用。

 

3. **「核心意識」與「擴展意識」**: 達馬吉歐在其著作《感知心靈》(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中,提出了核心意識(core consciousness)與擴展意識(extended consciousness)的區分:

 

A- **核心意識**:指個體在當下瞬間的自我意識,強調的是感知和對外界的當下反應。這種意識是最基礎的,無須語言能力即可產生,與身體的感知與情感密切相關。

 

B- **擴展意識**:則是在核心意識的基礎上,結合記憶、語言及未來的規劃能力,使個體能夠在更長的時間範圍內、從不同角度來認識自我與世界。

 

4. **「感受自我」(Feeling of Self)與「自我」的多層次性**: 達馬吉歐認為「自我」並不是一個單一且穩定的概念,而是包含了多個層次。他將自我分為三個層次:

 

A- **原始自我(Proto-self**:這是最基礎的層次,指的是由身體狀態與感知反應構成的自我感覺,主要負責即時地反應身體狀態。

 

B- **核心自我(Core Self**:由原始自我發展而來,負責處理個體與外界環境的互動,並在瞬間形成對自我與外界的認知。

C- **自傳式自我(Autobiographical Self**:這是一種基於記憶、文化與個體經驗的更高層次自我,能夠整合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經驗,並形成較穩定的個人身份認同。

 

5. **心理圖像(Mental Image)與意識的關係**: 達馬吉歐提出,意識的形成與心理圖像的建構密不可分。他認為心理圖像(mental image)不僅是視覺圖像,還包括所有感官信息(如聽覺、觸覺、味覺等)的整合。這些圖像是意識內容的載體,是人們感知外界與內在狀態的基礎。

 

### 理論依據

 

1. **神經科學研究與臨床案例**: 達馬吉歐的理論源於其對多種神經病患的臨床研究,特別是對前額葉損傷患者的觀察。他發現這些患者常常在情感表達與決策方面存在顯著障礙,這促使他深入探討情感、身體反應與大腦功能的關聯性。

 

2. **腦影像技術的應用**: 達馬吉歐及其團隊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與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等腦影像技術,研究情感、感受與決策過程中大腦的活動變化。他發現情感反應與大腦特定區域(如島葉皮層、杏仁核與前額葉皮層)的激活高度相關。

 

3. **情感與認知交互作用的神經機制**: 達馬吉歐認為,大腦中有多個回路負責情感與認知的交互作用。這些回路不僅影響意識的內容,還決定了意識的質量與深度。他的理論試圖解釋,為何情感會影響個體對某些事物的注意力、記憶與認知評估。

 

4. **跨學科的理論整合**: 達馬吉歐的理論融合了心理學、神經科學、哲學等多個學科的觀點。例如,他借鑒了哲學家斯賓諾莎(Spinoza對情感本質的描述,並結合神經科學研究結果,形成了關於情感與認知一體化的理論模型。

### 達馬吉歐理論對意識與心理圖像的觀點

 

達馬吉歐認為意識的核心在於心理圖像的建構和感知。這些心理圖像可以來自於外部感官的輸入(如視覺圖像、聽覺聲音等),也可以是基於記憶和想像的內部生成。他進一步指出,心理圖像不僅僅是視覺性的,它還涵蓋了所有的感官經驗(如味覺、觸覺、嗅覺等)與情感反應。

在他的觀點中,意識的出現依賴於兩種心理圖像的整合:

 

1. **對外部世界的圖像(Image of the World**這是由感官系統接收並加工的外部環境刺激所產生的圖像,例如眼睛看到的視覺圖像或耳朵聽到的聲音。

 

2. **對自我狀態的圖像(Image of the Self**:這是基於身體感覺與情感狀態形成的圖像,例如飢餓時的內在感受或情緒波動時的身體反應。

 

這兩種圖像的整合,形成了個體對「自我」與「世界」的全面認知,也構成了意識的核心。他認為,意識的本質是自我在世界中不斷浮現的動態心理圖像。

 

### 結論 安東尼歐·達馬吉歐的理論深刻影響了對意識、情感、身體狀態與心智之間相互作用的理解。他的「身體標記假說」、核心與擴展意識的區分,以及對情感在決策過程中作用的解釋,挑戰了傳統將情感視為理性障礙的觀點。他的研究不僅在神經科學領域取得了重要成果,還促進了心理學、哲學和其他相關學科對人類意識本質的探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聰財精神社會 的頭像
    楊聰財精神社會

    聰財 楊的部落格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