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 2 4578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8 

 

Q3.很常聽到人家說年輕時都睡得很好啊!為什麼年紀愈大愈容易失眠?(Q.中、老年人容易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哪些?)

 

ANSWER

 

隨著年齡的增長,睡眠模式和質量會發生顯著變化,這導致許多中老年人開始經歷睡眠障礙或失眠。這種現象的背後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心理、環境以及精神靈性等層面。接下來,我們將從這四個方面詳細說明中老年人容易出現睡眠障礙的原因和其影響。

 

一、生理層面

 

1.  生物節律變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生物節律會發生變化,這是由於體內“生理時鐘”中負責調節睡眠和清醒週期的松果體退化,導致褪黑激素的分泌減少。褪黑激素是幫助調節睡眠的主要激素,隨著其水平降低,入睡變得更加困難。此外,許多老年人傾向於早起和更早感覺到疲倦,這是生物節律提前的表現。

 

2.  睡眠結構改變

 

年齡增長會導致睡眠結構的改變,深層睡眠(第三和第四階段的慢波睡眠)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減少,而淺層睡眠的比例增加,這使得老年人的睡眠質量下降,更容易被輕微的聲音或環境變化驚醒。同時,快速眼動睡眠(REM睡眠)的比例也會隨著年齡減少,這導致中老年人不僅睡眠時間縮短,還會感覺精神恢復不完全。

 

3.  身體健康問題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容易出現各種身體健康問題,這些問題會直接或間接影響睡眠。常見的健康問題包括關節炎、慢性疼痛、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胃食道逆流等,這些問題會讓老年人感到不適,進而影響他們的入睡和持續睡眠能力。此外,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也更容易出現頻繁的夜間排尿(夜尿症),這也會影響睡眠的連續性和質量。

 

4.  荷爾蒙變化

 

年齡增長導致的荷爾蒙變化,尤其是女性在更年期後,體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這會影響她們的睡眠質量。雌激素下降與夜間潮熱和盜汗相關,這些問題會導致夜間睡眠中斷,難以再次入睡。同樣地,男性的睾酮水平隨著年齡增長下降,也會對睡眠產生負面影響。

 

5.  藥物影響

許多中老年人因各種健康問題需要服用藥物,而某些藥物,如降血壓藥、抗憂鬱藥、心臟病藥物等,會對睡眠產生負面影響,導致失眠或影響睡眠質量。例如,某些β受體阻滯劑會影響夜間的褪黑激素分泌,而利尿劑可能導致夜間頻繁上廁所,從而中斷睡眠。

 

二、心理層面

 

1.  焦慮和壓力

 

中老年人面臨著不同於年輕時期的生活挑戰和壓力,如退休後的經濟壓力、健康問題的擔憂、配偶或朋友的喪失等,這些因素都會增加焦慮感,而焦慮是導致失眠的重要心理原因。焦慮會讓個體難以入睡,或在夜間頻繁醒來後難以再次入睡。

 

2.  憂鬱情緒

 

憂鬱症是另一個常見的影響睡眠的心理問題,尤其是在中老年人中。隨著年齡增長,個體面臨的社會角色改變、健康問題增加,以及孤獨感上升,這些都可能導致憂鬱情緒。而抑鬱症會導致入睡困難、早醒或無法恢復的深層睡眠,這些症狀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進一步加劇睡眠障礙。

 

3.  認知功能下降

 

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功能逐漸下降,其中包括記憶力減退和思維敏捷度下降,這些變化會影響睡眠模式。認知功能下降可能導致中老年人難以調整作息時間,或者因夜間思維混亂而影響睡眠。例如,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在夜間容易出現混亂,進而影響他們的睡眠。

 

4.  生活節奏變化

 

退休後,許多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節奏發生變化,活動減少、社交圈縮小,這導致白天的活動量不足,從而影響夜間的睡眠需求。此外,日間睡眠的增加會讓夜晚入睡變得更加困難,導致整體睡眠質量下降。

 

三、環境層面

 

1.  生活環境變化

 

中老年人可能面臨生活環境的變化,例如搬遷至新的住所、住進老人院或與家庭成員同住,這些環境變化會影響他們的睡眠。例如,新的居住環境可能導致他們需要適應不同的聲音或光線條件,這對於容易被打擾的老年人來說,可能會讓睡眠變得更加困難。

 

2.  噪音干擾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聽力敏感度降低,但他們對於環境噪音的耐受度也會下降。這意味著即使輕微的噪音,如鄰居的腳步聲、外界的交通聲,都可能讓老年人從淺層睡眠中驚醒,進而影響他們的睡眠質量。

 

3.  光線因素

 

中老年人對光線的敏感度也會增強,夜間過多的光線(如室內燈光、電子設備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進而影響入睡。同時,日間暴露在自然光線不足的環境中,會讓老年人的生物時鐘出現錯亂,進一步加劇睡眠問題。

 

4.  臥室環境

 

一個舒適的臥室環境對於任何年齡層的人來說都至關重要,但對於中老年人來說,臥室環境的影響尤為明顯。例如,不舒適的床墊、枕頭或被褥可能會加劇疼痛或不適感,這會影響他們的睡眠質量。同樣地,過高或過低的室溫也會讓老年人難以入睡。

 

5.  社會支持的減少

 

中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會失去許多重要的社會支持系統,如朋友的離世、子女搬離家庭等,這會增加他們的孤獨感和焦慮感。缺乏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也會對睡眠產生負面影響。

 

四、精神靈性層面

 

1.  生命意義的探尋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這種深刻的靈性追求可能會引發一些焦慮和困惑。例如,對於死亡的恐懼或對於生命目標的質疑,都可能讓中老年人難以安然入睡。這種精神靈性上的焦慮在夜間尤其容易浮現,導致他們長時間躺在床上難以入睡。

2.  宗教和信仰的影響

 

宗教信仰和靈性實踐可以幫助人們應對壓力和焦慮,提供情感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平靜,進而促進更好的睡眠。然而,對於一些宗教信仰較為虔誠的中老年人來說,信仰中提到的來世或靈魂的概念也可能會引發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和擔憂,這可能影響他們的睡眠。

 

3.  靜修與冥想

 

靈性修行,如靜修、禪修或冥想,對於一些中老年人來說,可能會成為一種有效的睡眠調節方法。這些靈性的練習可以幫助他們放鬆心靈,進而更容易進入睡眠。然而,對於那些缺乏靈性實踐經驗的人來說,這些方法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練習才能產生效果。

 

4.  靈性危機

 

有些人在年老時期可能會經歷所謂的靈性危機,這是一種對於過去生活選擇、道德價值觀以及信仰體系的深刻反思。靈性危機可能讓個體陷入焦慮、失望或孤立感中,這些情緒會直接影響他們的睡眠模式。

 

=結論

 

綜上所述,中老年人容易出現睡眠障礙的原因是多層面的,涉及生理、心理、環境以及精神靈性等因素。生理上的老化、心理上的焦慮與抑鬱、環境中的變化與干擾、以及靈性層面的探尋與危機,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中老年人比年輕時更容易出現睡眠問題。因此,為了改善中老年人的睡眠質量,應該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從生活習慣、健康管理、環境調整以及心理與靈性支持等方面入手,提供多方位的睡眠保健措施。

 

Q4.根據健保統計,台灣每年吞進10億顆安眠藥,其中50歲以上最大宗占了6成,若是長期依賴安眠藥,對腦會造成什麼影響?(Q.還有研究指出長期吃安眠藥、鎮定劑會導致腦功能退化,醫生怎麼看?)

 

長期依賴安眠藥和鎮定劑對腦部的影響是一個重要的健康議題,尤其是在50歲以上的人群中,他們使用安眠藥的比例較高。根據近幾年的研究與醫學觀察,以下是針對長期依賴安眠藥對腦功能的影響進行的一些分析。

 

1. 腦功能退化的風險

 

多項研究指出,長期使用安眠藥或鎮定劑可能會加速腦功能的退化,特別是在記憶、注意力和認知能力方面。這些藥物可能會對大腦中的神經傳遞系統產生持續性的抑制作用,干擾大腦的正常運作,進而導致以下幾點影響:

 

A• 短期記憶減退:長期使用安眠藥可能會影響短期記憶的形成與提取。這是因為安眠藥會干擾海馬迴的功能,而海馬迴是負責記憶處理的主要區域。

 

B• 認知靈活性降低:研究表明,長期使用安眠藥的人可能會表現出認知靈活性下降,難以快速適應新的情況或應對複雜的問題。這種情況在高齡者中特別明顯,因為他們的大腦已經在自然老化的過程中失去部分功能。

 

C• 注意力缺陷:安眠藥的持續作用可能會減弱使用者的注意力集中能力,使其更容易分心,影響日常生活的工作效率。

 

2. 誘發阿茲海默症及其他型態的失智症

 

近年的研究顯示,長期服用安眠藥與阿茲海默症等失智症的風險存在一定關聯。一些研究者認為,安眠藥可能會加速腦神經的退化,尤其是在老年人中,這可能與以下機制有關:

 

A• β-類澱粉蛋白的積累:某些安眠藥可能會促進β-類澱粉蛋白在大腦中的積累,這是阿茲海默症發病的關鍵因素之一。這類蛋白會在神經細胞周圍形成斑塊,干擾神經訊號傳遞,最終導致神經退化。

 B•  腦細胞再生能力下降:長期依賴安眠藥會抑制大腦中神經細胞的再生能力。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大腦本身的恢復能力已經降低,再加上藥物的干擾,可能會加速神經系統的退化。

 

3. 睡眠質量的惡化

 

儘管安眠藥的主要功能是幫助入睡,但長期依賴這類藥物可能會對睡眠結構產生負面影響。安眠藥通常會改變正常的睡眠周期,尤其是抑制快速眼動(REM)睡眠,而這一階段對於記憶鞏固和腦功能恢復至關重要。以下是長期使用安眠藥對睡眠的具體影響:

 

A• 快速眼動睡眠的減少:REM 睡眠是大腦整理和鞏固記憶的關鍵階段,當REM睡眠受到抑制時,大腦無法有效地進行記憶的整理和處理,這會導致長期記憶能力的下降。

B• 睡眠依賴與戒斷效應:長期使用安眠藥的患者在停藥時,可能會經歷嚴重的戒斷症狀,並且發現很難自行入睡。這種戒斷效應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焦慮和失眠,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4. 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的改變

 

安眠藥,特別是苯二氮卓類藥物,會通過增強GABA(γ-氨基丁酸)的作用來抑制大腦中的神經活動。GABA 是一種主要的抑制性神經傳遞物質,其作用是減少神經元之間的訊號傳遞。長期使用這類藥物會改變大腦中GABA系統的平衡,導致下列影響:

A• 神經適應性:長期使用苯二氮卓類藥物會導致大腦對GABA的依賴性增加,神經系統會逐漸適應藥物的存在,導致藥效下降,患者需要更高的劑量才能達到相同的效果。這種神經適應性會導致大腦無法在沒有藥物的情況下正常運作,並且可能引發焦慮和其他精神健康問題。

B• 多巴胺和血清素系統的影響:一些安眠藥也會對多巴胺和血清素系統產生影響,這些神經傳遞物質與情緒、認知功能和整體腦健康密切相關。長期使用這些藥物可能會導致情緒波動和抑鬱症狀加重。

 

5. 腦血流量和腦代謝的影響

 

一些研究顯示,長期使用安眠藥可能會改變腦部的血流量和代謝過程。這種改變可能會導致腦部功能下降,並增加中風和其他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具體的影響包括:

 

A• 腦血流量的減少:長期依賴安眠藥可能會導致腦血流量減少,尤其是在認知功能區域(如前額葉和海馬迴)。這種血流量的減少可能會加速這些區域的神經退化,進一步影響記憶力、注意力和判斷力。

 

B• 腦代謝活動的降低:安眠藥的抑制作用也會影響腦部的代謝活動,特別是降低腦部對葡萄糖的利用率。這可能會削弱腦細胞的能量供應,進而影響腦功能的正常運作。

 

6. 醫學觀點與建議

 

許多醫生對長期使用安眠藥持謹慎態度,尤其是對於50歲以上的患者,因為他們已經處於腦功能自然衰退的過程中。醫生強調應採取非藥物治療的方式來改善睡眠質量,例如:

 

A• 行為治療:認知行為療法(CBT)被認為是治療失眠的有效方式,無需依賴藥物即可改善睡眠質量。這種療法通過調整睡眠習慣和改變對睡眠的錯誤認知來幫助患者入睡。

 

B• 生活方式的改變:醫生建議患者應該通過改善飲食、增加體育鍛煉和避免咖啡因等刺激物來提高睡眠質量。

 

C• 減少藥物依賴: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逐漸減少安眠藥的使用,並逐步過渡到其他非藥物的睡眠治療方法。這樣可以避免戒斷症狀和藥物依賴所帶來的副作用。

=總結

 

綜合上述研究與觀點,長期依賴安眠藥和鎮定劑對腦功能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從記憶力和認知能力的減退,到可能引發的癡呆症風險,安眠藥的長期使用確實會對大腦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影響可能會更加明顯。因此,醫學專家普遍建議,應盡量採用非藥物的治療方式來應對睡眠問題,以減少對大腦健康的潛在損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聰財精神社會 的頭像
    楊聰財精神社會

    聰財 楊的部落格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