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密室推理與心理剖析:解析《密室黃金時代的殺人》【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醫師與楊聰才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精神醫療專業團隊關心您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

 

第一部分:密室推理的魅力與理性分析

 

1. 密室推理的黃金時代與本作背景

推理小說的密室殺人類型一直以來都是解謎愛好者最津津樂道的題材,而《密室黃金時代的殺人》則以一個大膽的假設——密室的不解證明等同於不在場證明——將推理的可能性推向極致。故事中,日本的司法因無法破解首起密室殺人案,而判兇手無罪,這導致密室殺人案件在社會上呈現爆發性增長。這種架空的司法制度設計,不僅讓故事更具戲劇性,也提供了深入剖析推理小說本質的契機。

 

2. 密室的理性分析與物理詭計

書中詳細分析了各種類型的密室,從傳統的「完全密室」到「廣義密室」,並列出了破解密室的各種可能方式,如時間差、機關設計、錯視等。這讓讀者不僅能享受解謎的樂趣,也能從中學習密室推理的基本邏輯,進一步提升閱讀的層次。

 

第二部分:心理層面的剖析

 

3. 兇手心理與密室殺人的動機

密室殺人的動機往往不僅限於一般的財務糾紛或情感復仇,而是涉及心理學層面的自我價值認同、掌控欲與挑戰極限的興奮感。本作的兇手在孤立無援的環境下連續犯案,這樣的行為反映了某種「密室崇拜」的心態,也折射出現代社會對極端智力遊戲的沉迷。

 

4. 偵探角色的心理側寫

書中的偵探角色並非冷酷無情的推理機器,而是一名充滿神秘氣質的少女,她的心理狀態、動機與推理風格,都值得深入探討。她如何面對這個「密室至上」的社會,如何在法理與正義之間抉擇,成為本書一大亮點。

 

第三部分:社會與文化背景

 

5. 密室犯罪的社會學視角

 

日本是一個法治社會,然而一旦法律的漏洞被利用,犯罪模式就可能發生質變。本作的背景設定讓我們思考:如果犯罪者能利用密室規則逃避制裁,那麼社會將如何適應這樣的新現實?在一個「密室無罪」的世界裡,人們的行為模式與價值觀是否會被徹底顛覆?

 

6. 大眾對密室文化的接受度

書中提到,隨著密室殺人案件的增加,日本社會開始誕生與密室相關的職業,如「密室師」、「密室偵探」,甚至出現崇拜密室的宗教組織。這種文化現象反映了人類對神秘事物的天然好奇心,也讓讀者得以一窺社會心理學對犯罪的影響。

 

第四部分:精神層面的探討

 

7. 密室與精神層次的象徵意義

密室不僅僅是一種物理上的封閉空間,更是一種象徵:它代表著封閉的心理狀態、自我囚禁,甚至是無法擺脫的宿命。本作的密室設定,無形中也隱喻著現代社會中個體的孤立與無助。

 

8. 角色內心的掙扎與救贖

在故事的發展中,許多角色並非純粹的加害者或受害者,而是在心理層面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兇手、偵探、被害者都在面對各自的內心糾結,而最終的解答,不僅是對密室詭計的破解,也是對內心世界的一次釋放。

 

第五部分:具體案例分析

 

9. 具體案例:雪白館的連環密室殺人事件

 

1)事件背景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雪城白夜的舊宅「雪白館」,位於遠離城市的深山之中。該館建築風格古典,內部裝飾豪華,卻隱藏著無數秘密。某日,一群人受邀來此參加推理小說研討會,然而在暴風雪的封鎖下,他們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場真正的密室殺人遊戲。

 

2)案件發生過程

第一名死者被發現在書房內,房門從內部上鎖,窗戶被厚厚的雪封住,現場無任何其他出入口。然而,屍體身旁卻留下一張奇怪的撲克牌——黑桃A

第二名死者則死於客房內,狀況類似,唯一不同的是這次的撲克牌變成了紅心Q

隨著案件的發展,更多人被殺害,每一次的現場都是完美密室,每一次的屍體旁都會有不同的撲克牌。究竟兇手是如何在密室中犯案?撲克牌又代表了什麼?

3)案件的解決

最終,偵探揭示了這些密室的詭計——兇手利用精密的機關設計,使得房門能在特定條件下自動鎖上,並且透過操縱時間差來誤導調查者。至於撲克牌,則是代表兇手的內心暗示,他希望透過這些謎題,讓世界見證他的「藝術品」。

這起案件不僅是一場智力的較量,更是一場心理與精神的交戰。

 

第六部分:總結與未來展望

 

10. 推理小說的未來發展方向

《密室黃金時代的殺人》在推理界掀起話題,除了其精巧的詭計外,更值得討論的是它對推理類型的突破與創新。未來的推理小說,或許可以進一步探討法律、心理學、社會學等多方面的影響,讓推理小說不僅是一場智力遊戲,更是一面映照人性的鏡子。

本作的成功,讓我們期待未來推理小說能否在「密室」這一古老題材上,開創出更加深刻與多維度的故事結構,帶領讀者進入更加細膩的心理與社會探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語: 推理小說的魅力不僅在於解謎,更在於對人性的剖析。《密室黃金時代的殺人》以其獨特的視角,讓我們重新思考「密室」的意義,也讓我們在燒腦之餘,感受到推理小說的無窮可能性。

 

250130 Novel Literature Book 密室黃金時代的殺人

 

內容簡介

  「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大獎 直球對決!

  充滿密室元素之謎,

  由密室專家巧妙破解!

  你能解開這個密室詭計嗎?

 

  在以「密室的不解証明和現場的不在証明具有同等價值」的判例為基礎,使得在現場是密室的情況下,無罪被保障的日本,密室殺人事件急劇增加。

 

  在這樣的情況下,在著名的推理小說作家留下的旅館「雪白館」中,發生了一宗密室殺人案。由於連接旅館的唯一橋樑被砍斷,兇手在孤立無援的狀況下繼續作惡。

 

  現場都是密室,而在屍體旁留下了奇怪的撲克牌......

得獎紀錄

   2022年第20回「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大獎

  文庫大獎獲獎作品

台日好評推薦

 

  充滿玩心的作品。

  偵探角色的少女神祕氣質也很有魅力。──瀧井朝世(作家)

 

  只有重度密室愛好者才能寫出的密室大集結!難以置信這年頭還有這麼純正的密室推理(而且還不止一個),加上妙趣橫生的世界觀,回顧前人寫過的詭計,整理出更為驚人的詭計呈現,儼然是寫給推理黃金時代的真挚情書。「終極密室詭計」非常驚人,讓人拍案叫絕!——牛小流(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馬來西亞作家)

 

  這本必須納入年度推薦小說清單當中!它是我截至今年看過最最「勾人」的犯罪推理小說!純度非常之高的密室解謎,聚焦於連續密室殺人事件,沒有被無謂的戲劇要素加以稀釋,即使是不熟悉密室套路的讀者也可以一口氣閱讀到底,且流暢到彷彿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劇情節奏,根本讓人欲罷不能,非常過癮~一部能感受作者純粹和初心的玩心大作,喜愛解謎題材的朋友絕不能錯過唷!!──若瑜(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職業編劇)

 

本作肯定是近年最讓我驚豔的新人作家出道作,不僅僅以特殊設定帶領讀者進入如夢似幻的密室小說「黃金時代」,更在絕對公平的智力對決中致敬了「十誡」與密室之王卡爾,豪情萬丈地重現了《三口棺材》再世的日本令和版密室講義後再不可思議地突破講義範疇!以平凡人類之力是否有辦法設計出來自天上的終極密室?鴨崎暖爐做到了,而且是一口氣端上六道米其林全餐給飢渴的推理迷。──喬齊安(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推理評論家)

Prologue 日本第一起密室殺人事件發生後過了三年
第一章 密室時代
回想1 三年前・十二月
第二章 密室詭計的理性分析
回想2 三年前・十二月
第三章 雙重密室
第四章 密室的冰釋
回想3 一年前・七月
第五章 名符其實的完全密室
回想4 四年前・四月
第六章 密室的崩壞
幕間 名為密室的免罪符
Epilogue 日本第一起密室殺人事件發生後過了三年一個月

Prologue日本第一起密室殺人事件發生後過了三年
 
男人是在三年前的冬天被殺的。那是日本第一起密室殺人案件。所幸凶手立刻被逮捕,並有充分的定罪證據,唯一的問題是要如何處理現場的不可能狀況。
 
沒錯,不可能狀況──現場是完美的密室,沒有任何一位警察或檢察官能夠解開這個謎。也因此,密室成為這起事件最重要的關鍵,而裁判的爭執點也圍繞著密室打轉。
 
「現場是密室並不能當作重要的問題。」這是初審時檢方的主張。「基於客觀證據,被告明顯就是犯人。那麼『如何殺害』只是枝微末節的問題,被告想必是『以某種方式殺害』的。這個方法確實存在,只是被告沒有說出來而已。現場的不可能狀況,絕對不能作為證明被告無罪的根據。」
 
相對地,辯方則主張:
 
「在我國的審判制度,犯罪的不可能性素來具有重要的意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不在場證明。假設被告有完美的不在場證明,在我國必然會判定無罪。這是因為被告不可能犯案。這次的密室狀況也與之相同──現場既然是密室,那就意味著不僅被告、全世界任何人都不可能犯案。也就是說,現場是完美的密室,就等同於被告有完美的不在場證明。如果只有在密室的情況視若無睹,當作是『以某種方式殺害』、『雖然不知道手段,但總是有辦法殺害』,那麼就嚴重缺乏一致性,明顯和其他刑事案件的判例出現矛盾。」
 
就這樣,前所未聞的密室審判就以密室為主題進行,最後東京地方法院的法官接受辯方主張,亦即「密室的無解證明,與不在場證明具有同等價值」──有鑑於被告不可能犯案,因而做出無罪判決。
 
二審也維持一審的無罪判決,而最高法院則駁回檢方上訴。
 
這項判決帶給國民極大的衝擊。不論在如何可疑的狀況之下,只要現場是密室,就能保證無罪。在某種意義上,這是司法承認「密室」價值的瞬間。在眾多推理小說中被鄙棄為「不具任何執行意義」的密室殺人這個類別,因為這個判例而在現實中逆轉了立場。
 
這就是這起事件微薄的「功」。
 
而它的「過」則非常簡單明瞭:在地方法院做出判決後不到一個月,就發生四起密室殺人事件,次月又發生七起。密室就如流行病般,在社會中擴散。
 
*
 

這三年以來,發生了三百零二件密室殺人事件。
 
這意味著在這個國家,一年發生的凶殺案當中,有三成是密室殺人事件。

第一章 密室時代
 
女人似乎非常興奮,口沫橫飛地對「我」滔滔不絕地說話。然而在說話當中,她偶爾也會陷入感傷。「我」心想,這個女人的情緒很不穩定。
 
根據她的說法,她是集團自殺的倖存者。她和自殺網站認識的成員一起前往深山中的廢棄房屋,在那裡依照人數準備了裝水的杯子。杯中投入烏頭鹼、氰化鉀、河豚毒素等毒藥,但其實只有一個杯子裡投入的是安眠藥。
 
「也就是說,只有一個人能夠活下來!」女人說。
 
「我」心想,那當然了。
 
「喝到安眠藥的人就是我。」
 
「我」心想,那當然了。
 
女人說:「沒想到會變得這麼麻煩。我原本想要和大家一起死去,可是現在卻仍舊在這種地方喝咖啡。」
 
「我」說:「那不是很好嗎?生命是很珍貴的。」
 
女人抬起嘴角,露出嘲諷的笑容。
 
「說這種話不會感覺很矛盾嗎?」
 
「我」喝了一口咖啡。雖然是自己泡的,不過這杯咖啡很難喝。看來「我」沒有泡咖啡的才能。
 
事實上,我擅長的只有一件事。
 
那就是製造密室。
 
女人說:「總之,我活下來了。所以我才會來找你──
 
女人指著「我」的臉。
 
──找你這位『密室師』。」
 
*
 

「香澄,你要不要吃Pocky?」
 
當我眺望著車窗外的風景,坐在對面的朝比奈夜月把Pocky的盒子伸過來。我說「要」,然後從她手中的盒子抽出一根。我叼著這根Pocky,再度望向窗外。十二月的風景以和列車同樣的速度流逝。雖然沒有積雪,不過草木都已經枯萎,看起來很寂寥。我不禁陷入莫名的感傷。
 
「你有什麼好感傷的?」夜月邊吃Pocky邊說。「你該不會想要當詩人吧?你是那種每天睡覺前都在筆記本上寫詩的人嗎?」
 
從這句話,至少可以理解到她很瞧不起詩人。我敷衍地說:
 
「我在國中時期之後就沒寫過詩了。」
 
「這麼說,你國中的時候寫過詩?」
 
「國中生通常都會寫詩吧?」
 
「你這個『通常』的標準也真奇怪。香澄,別把你自己的標準當成一般大眾的標準。」

我莫名其妙挨罵了。順帶一提,香澄是我的名字,姓則是葛白。全名是葛白香澄(Kuzushiro Kasumi),害我在小學時有一陣子被稱為「Kuzukasu(與廢渣同音)」。雖然和木村拓哉(Kimura Takuya)的暱稱「Kimutaku」是同樣的命名法則,但意義卻完全不一樣。最後老師甚至在班會上斥責大家,說「以後不可以再稱呼葛白同學為『廢渣』」。我在那場班會感到非常悲傷。我告訴夜月這段往事,她就說「『葛』和『霞(kasumi)』好像都是俳句的季語喔」(注一),大概是在安慰我吧。
 
這位夜月是我從小認識的朋友,二十歲,大學二年級,比高二的我大三歲。她留著及肩的微捲褐髮,五官很端正。她最常引以為豪的經歷就是「曾經一天被挖角七次」。其中四次是夜店,兩次是美容院的髮型模特兒。「不過剩下的一次是貨真價實的演藝事務所。」她如此主張。「感覺好可惜。啊,不過我的個性就像反覆無常的貓,所以應該不適合在演藝圈那種束縛很多的地方工作吧。」
 
夜月確實像隻反覆無常的貓,因此大概不適合進入演藝圈。說得更精確一點,她根本不適合工作。她的特技之一,就是任何兼差工作都能在一個月內被炒魷魚。
 
這隻反覆無常的貓邊吃Pocky邊滑手機,突然喊了聲:「啊!」
 
她盯著手機,對我說:
 
「好像又發生密室殺人事件了。」
 
「什麼?真的?」
 
「嗯,地點在青森。新聞說,縣警刑事部的密室課正在搜查當中。」
 
我拿出自己的手機確認。看來是真的。在這個國家,密室殺人事件依舊氾濫。
 「這個時代還真是奇怪。」夜月邊吃Pocky邊說。
 我也有同感。以一宗謀殺案為開端,社會產生巨大的變化。自從三年前那起日本最初的密室殺人事件以來,這個國家的犯罪就圍繞著密室打轉。

鴨崎暖炉《密室黃金時代的殺人 雪之館與六個詭計》讀後感

【文/牛小流】

 

——妙趣橫生的世界觀,回顧前人寫過的詭計,整理出更為驚人的詭計呈現,儼然是寫給推理黃金時代的真挚情書。


 

密室謎團是推理小說的浪漫!本格推理迷又怎能不愛密室詭計?


 

難以想象,如何在鎖上的房間犯罪能成為推理小說曆久不衰的題材,百年過去了,我們仍然津津樂道誰能開發新的密室詭計,或與流行題材結合的新穎密室。


 

早就在網絡聽到這部作品的口碑,直到拜讀後,仰天長嘆,真優秀的本格推理作品。這是只有重度密室愛好者才能寫出的密室大集結,難以置信這年頭還有這麼純正的密室推理(而且還不止一個),我不禁遐想,要是將裡面的密室詭計拆解成幾部長篇的核心詭計也不是不可能,但作者就是這麼慷慨,讀者才會有這麼痛快的閱讀體驗。


 

這部作品的世界觀非常獨特,講述日本發生了第一起密室殺人事件,繼而有了新的法律——「密室的無解證明,與不在場證明具有同等價值」,不論在如何可疑的狀況之下,只要現場是密室,就能保證無罪。在某種意義上,這是司法承認「密室」價值的瞬間。有趣的是,推理小說裡常被人詬病的「密室殺人不具任何意義」,就成了犯人逃離法網的方法。


 

搭配如此獨特的世界觀,職業分類也有讓人會心一笑的設計,好比律師必須熟知前所未有的「密室法律規條」,警察必須學習的「密室課程」,還有類似莫里亞蒂或地獄傀儡師般設計密室詭計的「密室師」,還有崇拜密室殺人現場的奇異宗教,與密室相關的職業還真不少,如果推出續集,有密室廚師、密室煉金術士、密室預言師、密室園丁也不出奇。


 

要討論密室詭計,不得不提卡爾《三口棺材》,作者借菲爾博士的口說了現有的密室類型,無獨有偶鴨崎暖爐在本作也整理了十五種密室類型,這也意味作者必須寫出第十六種類型,才能讓故事圓滿收尾,成了本故事的終極密室詭計。口氣很大嘛,說實在一開始我還是有些顧慮,因為密室分類我也曾在大山誠一郎《密室收藏家》、天城一《密室犯罪推理》、江戶川亂步《幻影城主》見識過極為詳細的密室整理,很難相信有分類能跳脫這幾本教材書設下的天花板框架。


 

看到解答的那一刻,有些震驚,腦洞大開的解答,出其不意的切入點,讓人瞠目結舌。或許有讀者會認為不過如此,但我更讚許的是,謎底不只是平面的解答,而是核心詭計延伸的邏輯演算,並拆解成兩組不同的應用方式,破解了過去和現在的謎團,宛如數學方程式的環環相扣,既有著卡爾的密室奇想,也有昆恩的邏輯推算,確實讓人驚艷。


 

後來從行家口中得知續集日文版去年已經出了——《密室狂乱時代の殺人:絶海の孤島と七つのトリック》,期待。

本文作者簡介

牛小流。馬來西亞人。診所藥師,小說作者,孩子的爸。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會員。墨咖工作室負責人。

作為一個編劇,我自詡是個畫面腦的人,很害怕讀到過度咬文嚼字、如葉梗般難消化的敘事體小說,比起花時間想像畫面,更多時間是在理解文字,愣是把推理故事當成辭海字典在啃!好在,這本書非常「好吃」……呃,是非常「好消化」!明明是小說,卻寫出院線電影的畫面節奏,以淺顯的文字、經典的場景、聚焦的脈絡、多變的人物等揉合出一本令人極為舒適的懸疑輕小說。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害怕閱讀硬文學或是初踏入解謎推理領域的小白新手,那麼這本《密室黃金時代的殺人雪之館與六個詭計》絕對是你的首選!


 

作為以「密室」來命名的小說來看,絲毫不愧對自身書名,內含純度非常之高的密室解謎環節,沒有被無謂的戲劇要素加以稀釋,即是不熟悉密室套路的讀者也可以一口氣閱讀到底……畢竟,作者誠意滿滿,絲毫沒有留一點讓人喘息打哈欠的空間,猶如點波霸奶茶時加料加到爆,咀嚼咀到嘴酸的爽快感!劇情在文字間穿插而過,偷偷裹著作者的玩心等著被讀者發現。以往閱讀時,我多半是以脫離的上帝視角來分析小說故事,是個過度冷靜的閱讀者……BUT,這本真的好可惡!總讓我不自覺代入偵探角色,時不時因為看出劇情伏筆而沾沾自喜,後又因為老猜不准伏筆背後的真相而自我吐槽,彷彿是隔著小說在跟作者玩著兒時的拔河拉鋸戰,雖然我沒贏過,但不得不稱讚作者這引人入的功力,堪稱一絕~


 

我的年度推薦小說清單當中,《密室黃金時代的殺人雪之館與六個詭計》肯定榜上有名!今年截至目前,最最「勾人」的推理小說非它莫屬!讀者們,若是你跟我一樣不喜嚴肅沉悶又想閱讀重質感、富有娛樂性的推理小說,那麼推薦給你們這部由日本新人作家鴨崎暖爐的出道名作--《密室黃金時代的殺人雪之館與六個詭計》!

 

本文作者簡介

若瑜

本名陳婉瑜,筆名若瑜。浮沉在影視業界十年的一枚小螺絲,正在編劇的崗位上奮力執筆;現為「中華編劇學會」與「臺灣犯罪作家聯會」會員。

曾以恐怖題材《鏡裡的女同學》之電影劇本,榮獲第五屆筋斗云創劇本創投平台的首選,近期致力於開發恐怖懸疑等相關影視作品。

《密室黃金時代的殺人》:雪之館與六個詭計

「密室的無解證明,與不在場證明具有同等價值。」

            —摘自東京地方法院法官 黑川智代梨的判決書          

 

作者鴨崎暖爐所選寫的作品,這是我閱讀他的第一本書藉(廢話,這是他的第一本處女作)以第一本出道得獎書來說,文筆相當的流暢,閱讀過程也並沒有令人覺得太過心煩意亂的贅述,或者過度的不必要描寫,相信許多沒看過推理小說的人對(這裡並沒有批評的意味,只是個人直觀上的轉述),對於推理小說的「first impression」也就是第一印象來說,就是過度的陳述邏輯與燒腦,或者過多的敘述事與纖細的魔鬼細節。但是,在這裡必須承清一下,的確有許多推理小說寫的又冗長又纖細如絲綢,可是那是在一些舊的經典推理,或者傳統推理小說當中,雖然現代當中也是照樣有的。可是,推理小說就是有如洞若觀火般,從厚重的長篇推理到三至五百頁的中篇推理之中找出一絲蛛絲馬跡,或者可以說從中找出微小的火苗,隱藏在書藉中的秘密。這正是推理小說所玩味的地方,從厚層冰海當中打撈出一套名為理性的邏輯。

故事主軸主要圍繞在「密室謀殺」這個乍聽之下已經被推理小說(儘管沒有看過推理小說也聽說過的詭計)當中玩到焦頭爛耳的詭計。而故事正是以此為開端,現今時代的日本發生了首次的「密室謀殺」事件,在經過日本東京最高法院的審理,此案僅管焉定了兇手犯下此案的鐵證推積如山,卻因為無法破結「密室」這道謎題,因而被審理無罪釋放。這引響了日後的日本,代表著法律首次默認了「密室」的這個存在,也等同與「不在場證明」相等的證據價值。

 

又過了三年,日本的密室事件宛若傳染病似的,在日本各處開花結果,擴散的案件接二連三的變多了。「密室」這項存在徹徹底底地改變了眾多存在的延續,它開生出了新的生活型態,多出了許多靠著「密室」維生息息相關的職業,以及犯案的搜查,和密室的多樣性。

 

圍繞在琳瑯滿目的「密室」時代之下,主角葛白香澄在青梅竹馬的朝比奈夜月邀請之下,一同前往了赫赫有名的小說家雪城白夜以前旗下的住宅「雪白館」,那當中發展出了一連串的殺人事件(以下戲節省略;以免影響日後自行地觀看體驗)所有的事件通通都與「密室」相關。

 

我想這會是「密室控」一類的人相當喜愛的題材,分別介紹了「廣義型密室」、「不完全密室」、「完全密室」等多樣化的密室種類,以及利用一些物理方面的機關搭配了密室的這項要素來營造出多樣化的組合。印象最為深刻的大概是利用橡皮繩與長條狀的砝碼垂釣在格子窗窗邊,砝碼上綁著橡皮繩,接著橡皮繩綁在凸出幾公分的罐子上頭,拉長後繞過副臥室地板上插著刀的被害人上頭,環過三十公分長刀,之後徒步到主臥室外頭,最後把罐子抵在外頭的門板上,這裡由於外頭的毛毯的毛長七公分,因此徹底蓋住了塑膠瓶罐,兇手這時就可以拿出瓶罐內的鑰匙自行關上密室的房門,只要有人硬闖密室的房門,打開的瞬間瓶罐就會以極快的速度飛回主臥房,接著在環過刀子的地方切斷,隨後橡皮繩跟著砝碼一同掉下格子窗中。

 

以上是第一個詭計,雖然說明的尚未清楚,有興趣可以購買此書賞閱細節,我相信這會是滿足所有對於密室以及推理熱愛的閱眾們一書。就算沒有看過推理小說等地閱眾,也是可以賞讀的,此書的玩心十足,不管是喜歡推理小說的亦或是沒有看過推理小說的閱眾即可購買閱讀看看。

《密室黃金時代的殺人:雪之館與六個詭計》是日本作家鴨崎暖爐的出道作品,講述了一個以「密室謀殺」為主題的推理故事。書中的設定極具創意,描述了日本進入一個「密室殺人」盛行的時代,並且在法律上首次承認「密室」與「不在場證明」具有同等證據價值。故事圍繞主角葛白香澄和青梅竹馬朝比奈夜月在「雪白館」中所經歷的一連串密室殺人事件,展現了多種不同形式的密室詭計。 .密室殺人的黃金時代背景: 書中設定了一個獨特的世界觀,描述日本因無法破解首起密室殺人案件而判無罪,從此開啟了「密室殺人」的黃金時代。這一法律上的突破使得密室成為一種新型犯罪手法,並且衍生出相關職業和生活方式。 .多樣化的密室詭計: 本書探討了多種類型的密室,包括「廣義型密室」、「不完全密室」和「完全密室」。作者利用物理機關和巧妙設計,創造出多種獨特且複雜的犯罪手法,讓讀者在解謎過程中感受到推理小說的魅力。 .第一起密室謀殺案與法律變革: 故事開頭描述了日本歷史上第一起無法破解的密室謀殺案,這起案件因為無法解釋密室的形成而判決無罪。這一事件導致法律承認了「密室」作為證據的一部分,改變了日本司法體系對犯罪證據的認知。 .雪白館中的連環殺人事件: 主角葛白香澄和朝比奈夜月受邀前往著名小說家雪城白夜的舊宅「雪白館」,在這裡發生了一連串與密室有關的殺人事件。這些事件充滿懸疑色彩,每個案件都與不同形式的密室設計有關。 .物理機關與詭計設計: 書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詭計是利用橡皮繩、砝碼和刀具製造出的複雜機關。兇手利用這些物件達成了一個看似無法破解的完全密室,展現了作者對物理學和機械設計的運用。

在以「密室的不解証明和現場的不在証明具有同等價值」的判例為基礎,使得在現場是密室的情況下,無罪被保障的日本,密室殺人事件急劇增加。並產生設計詭計的「密室師」和針對此類犯罪的「密室偵探」。

在這樣的情況下,在著名的推理小說作家留下的旅館「雪白館」中,發生了一宗密室殺人案。由於連接旅館的唯一橋樑被砍斷,兇手在孤立無援的狀況下繼續作惡。
這部作品有著獨特的世界觀,不論在如何可疑的狀況之下,只要現場是密室,就能保證無罪。在某種意義上,這是司法承認「密室」價值的瞬間。

典型的暴風雪山莊,加典型的各色人物;涉案又破案的天才美少女,加上冤家式的華生,構成這本以密室為唯一殺人方法的本格推理。

Prologue設定三年前凶案因密室殺人,等同不在場證明,令到社會蜂起了多宗密室殺人案件,也衍生了後來密室師等人的出現。為本書及後來的系列作,鋪下大量出現密室背景。

本書解說部分,較諸其他小說多了附圖,令人易於明白(合不合理就見人見智)。最後語焉不詳的結局,埋下伏線。

加入了宗教團體曉之塔,令人想起今村昌弘《屍人莊殺人事件》中的班目機關,加入神秘組織也有利合理化犯案/涉案的動機。

只主打一種殺人方法,系列作能有多少本呢 ? 不用擔心,簡體版已出《密室狂亂時代的弧島事件》,還有日版未譯的《密室偏愛時代の殺人 閉ざされた村と八つのトリック》。

不敢置信,密室推理到了盡頭,還是有作者敢於撬開秘室的門,直掃黃龍,也令人更想一窺究竟。新式的不見得會有古典的氛圍、講究、縝密。而加進了一些中二(腦洞大開)的輕小說設定,見仁見智。在我,它呈現的是無負擔、舒逸式泡泡,以及巧思妙想。用力推薦,期待鴨崎暖爐的「密室狂亂時代的孤島事件」。

密室的詭計有點意思,不過可行性不高,是只有在小說才有可能出現的密室。加上出現數個密室,讓人讀起來感到疲乏。只有劣質的商品才會用數量來博取關注,好的詭計只要一個就足以撐起全書。

另外,全書參雜著輕小說式的輕浮文字,讓這本書的層次又更降低了。現在許多推理小說往往矯枉過正,只求能在詭計上標新立異,卻完全忽略了推理小說的本質畢竟還是「小說」,引人入勝的故事、優美流暢的文字都是基礎的條件,若缺少了這兩者,不管詭計有多巧妙,終究只能淪為二流推理小說。

六個密室一次滿足,但有點不切實際

密室殺人一直都是推理小說中最受歡迎的元素之一,而本書開頭描述了日本的一個弔詭的現象:密室殺人的嫌疑犯被判無罪,因此開啟了密室殺人的黃金時代,犯人們想著創造出一個完美密室的話,就不會被問罪了!秉持著「密室的不解証明和現場的不在証明具有同等價值」,犯罪率越來越高,也因此出現了一些奇特的行業,像是專門設計密室的「密室師」。 整本書的描寫方式類似輕小說,主角和周遭的人互動時內心拼命吐槽,加上一些輕小說很愛的人物設定:鄰家大姊姊、神秘外國人正妹、崩壞的青春偶像......等,這部分就是喜歡的人很喜歡,但看不慣輕小說的人可能會看不下去吧? 雖然本書列了六個密室:最初的密室、布偶密室、骨牌密室、槍殺密室、廣泛密室、圖書室密室,但嚴格來說最初的密室以及圖書室密室算是同樣的手法.應該只能算五種? - 最初的密室以及圖書室密室: 很經典的詭計橋段,大概推理小說看多的人都能推理出來 - 布偶密室: 唯一能開門的鑰匙鎖在關很緊的塑膠瓶裡,背後的詭計太過牽強,覺得有實行上的困難 -骨牌密室: 在屍體旁邊排成一圈的骨牌,門一打開就會倒,加上鎖住的門,形成雙重密室。但同樣令人懷疑可實行度?用xx真的可以把骨牌疊好一圈? -槍殺密室: 不用槍就能擊發殺人的子彈,看起來很神秘;不過感覺需要一連串的巧合才能成功,道具的準備也蠻困難的 - 廣泛密室: 死者的死亡時間晚於一群人守在門口的時間(也無其他入口),形成一種廣泛密室。但兇手同樣用xx來固定凶器執行殺人,這xx真的能固定那麼牢固嗎? 只能說雖然密室很多一次滿足,但大多令人懷疑可行性,沒有一個真的謎底揭曉時覺得很精彩的密室。不過主角在推理圖書室密室的詭計時,用刪去法一一劃去日本官方制定的15種密室分類,算是蠻有趣的,讓讀者知道各種密室的手法(類似《三口棺材》幫密室分類的手法)。

 

 

作者簡介

 鴨崎暖爐 

   一九八五年出生於山口縣宇部市。東京理科大學理工學院畢業。目前任職於系統開發公司。獲得第二十回「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大獎・文庫獎,並以本作品出道

 

密室黃金時代的殺人 雪之館與六個詭計密室黄金時代の殺人雪の館と六つのトリック作 鴨崎暖爐黃涓芳出版社:尖端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出版日期:2023/06/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聰財精神社會 的頭像
    楊聰財精神社會

    聰財 楊的部落格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