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618 Psychology B C改變心理學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醫師與楊聰才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精神醫療專業團隊關心您
@重要參考資料
改變心理學:用言語注入能量,用聲音啟動改變【特別收錄!18份珍藏引導冥想文稿】黃士鈞(哈克)出究竟:2025/04/01 |
【主標題】
改變心理學的生命對話:穿越潛意識,活出新自己
【前言】
改變,不只是技巧,而是一場與自己更深層連結的生命旅程。黃士鈞—哈克在《改變心理學》中指出「用言語注入能量,用聲音啟動改變」,我們將他的思想與實務,結合生理、心理、社會、靈性等多重角度,用一個其中經典案例,排稱十大重點,重新結構成一篇讓人可感可思的長文。
【個案分析:郭純青的改變之路】 人、事、時、地、物:
A• 人:28歲女性社工「郭純青」,有身ADHD精神診斷
B• 事:參加北臺一場「改變心理學」工作坊,接受從聲音到語言的入心注入
C• 時:2024年6月
D• 地:臺北陽明山一處戶外小工作室
E• 物:前設戲式的陽光、輕音樂、植物香與入心推點美語
【十個重點內容】
1.【生理角度】聲音與語言如同電流启動。 聲音与語言等同機體內的「聲點」和「轉換器」,啟動中腦居心系統。
2.【心理角度】不是達到改變,而是啟動改變的意願 從「前腳」與「後腳」理論中解出,改變是意願和力量之間的從心動力
3.【社會角度】聽見與被聽見的社會意義 從「郭純青」在上課時跳進教室開始,得到「我的存在有質量」的社會實證
4.【靈性角度】啟動改變,就是一種靈性嘆息 當聲音與情感同步,當語言與思維共振,靈魂會有一種「我想清醒地生」的流動
5.【心法】前腳與後腳,從接綜到解答 應對「不前進」的感覺,不是迫。可能是後腳有點懶、有點怕、有點傷
6.【工具】聲音的三種調性「soft/rap/gesture」 為不同情境提供力道或是體貼,聲素就是感受的導程
7.【心理觀念】尋找資源,採集喜歡 既然悲傷的懸浮會被印記,那麼「喜歡」也有該被集積。
8.【行動】做不出「就先同理」 郭純青說:「這些練習我做不出來,但好像能理解」,所以接著做了。
9.【轉換】尋找自我的限為點 從「我有ADHD」轉化為「我有分心與創造力」,解放自身認同的罠罰
10.【結論】改變是靈魂對「能」與「願」的合作 當聲音的底水壓與語言的注入如此適切,改變不再是經驗,而是夢醒
【結論】
您的改變,從一聲聲音、一個表達、一段靜謐開始,把改變從無形接地、從無聲有聲,不再是動不不動的空白分隔,而是靜靜的受、聽、想,然後進入動力和相遊的想像裏。
改變心理學,是一場用聲音與語言展開的靈魂操練,讓我們在生命每一個「現在」,都有機會重新生出無限可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