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此呂》黃子佼 戀童症2

【楊聰財專欄】

============================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

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8

 

#問題5

但人都有好奇心,像是愛講八卦,有時候偷看到別人的祕密也會覺得刺激,檢視自己「愛偷窺」就是有病不健康嗎?什麼樣的程度要提醒自己可能「生病了」?

    好奇心是人類的本能之一,而講八卦或偷窺他人的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然而,當這些行為影響到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品質、人際關係或精神健康時,就可能需要關注了。

1.  頻繁性和強度: 如果你發現自己無法控制對於八卦或偷窺的衝動,並且這種行為出現頻繁且強烈,可能需要注意。例如,經常性地關注他人的私人事務,或者為了滿足好奇心而不斷地尋找機會偷看他人。

2.  影響生活和關係: 當你的好奇心開始影響到工作、學業或人際關係時,可能需要考慮是否存在問題。例如,因為花太多時間在八卦或偷窺活動上而忽略了工作或學習,或者因為偷窺行為而破壞了與他人的信任和關係。

3.  情感狀態: 偷窺他人可能源於對自己的不安全感或缺乏自信,因此,如果你發現自己因為無法控制的好奇心而感到焦慮、沮喪或自責,這也可能是一個警示信號。

4.  道德考量: 最後,要考慮你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準則。偷窺他人的隱私可能會對他們造成傷害,而這種行為往往是不道德的。

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好奇心已經超出了正常範圍,而且開始對生活或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那可能是時候尋求專業幫助了。精神專科醫療團隊或心理學家可以幫助你探索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並提供有效的應對策略。

 

B●偷看之外,還覬覦「未成年」胴體是啥心態?

 

#問題6

那也想請問醫師,這次黃子佼看色情會引發很大的爭議問題有二,第一就是來源有問題,是偷拍的,侵害別人權益的犯罪行為。第二就是裡頭竟然還有「未成年」的不雅片,這第二點真的是讓近乎全台灣的人都炸鍋,輿論一面倒開罵「戀童癖」。

    這個情況確實涉及到了多個道德和法律層面的問題。

首先,色情片來源若是偷拍或是侵犯他人隱私的行為,無疑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侵害了他人的權益,這是無法被接受的。這不僅違反了法律,也違反了基本的道德標準。

其次,如果色情片中涉及到未成年人,則更加嚴重。兒童色情是一種極度危險和不道德的行為,不僅觸犯了法律,更是對兒童權益的嚴重侵害。這種行為無論從法律還是道德上都是不能容忍的,對於這樣的情況,社會上的輿論一致地強烈譴責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這些問題確實觸及了人們的道德底線和社會價值觀的核心。尊重他人的隱私和權益,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是每個人應該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則,任何違反這些原則的行為都應該受到譴責和制裁。

#問題7

什麼叫做戀童癖?喜歡年輕的女孩(男孩)就叫戀童癖嗎?我80歲的喜歡20歲的女孩算戀童癖嗎?

    戀童癖(Pedophilia)是一種精神疾病,指的是成人對未成年人的性興趣或性行為。這個術語通常用來描述成年人對於青少年或兒童的性吸引力或性行為。通常情況下,當一個成年人對未成年人的性興趣或行為造成傷害或不當時,這被視為一種病態現象。

然而,對於成年人對於年輕成年人的性興趣,有時會有不同的詞彙描述,例如愛好年輕成年人(Ephebophilia),指的是對於青少年(通常是1519歲)的性吸引力。這與戀童癖有所不同,因為對象是已經達到法定成年年齡的個體。

80歲的人對20歲的成年人產生性吸引力不一定被歸類為戀童癖,因為20歲已經是成年人。然而,這種情況可能仍然引起社會上的關注或倫理問題,特別是當年齡差距非常大時。不過,這種情況不能單純地歸類為戀童癖,因為對象已經是成年人。

@根據DSM-5(《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戀童癖”(Pedophilic Disorder)是一種精神障礙,它在性欲望中包括了對於未成年人(通常是13歲以下)的性幻想、刺激或行為。以下是DSM-5對戀童癖的診斷標準:

1.  在至少6個月的時間內,有重複、強烈且持久的性幻想、性刺激或性行為,涉及到未成年人(通常是13歲以下)。

2.  個體對於上述性幻想、性刺激或性行為的物件有顯著的壓倒性性興趣。

3.  個體至少16歲,且自己至少5歲大於所涉及的未成年人。

在診斷戀童癖時,還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  這種性幻想、性刺激或性行為是否給個體或其他人帶來了重大痛苦、困擾或損害。

•  這種性幻想、性刺激或性行為是否以非法方式實現(例如,觸犯了兒童色情法)。

診斷戀童癖的標準僅適用於個體是否滿足上述標準,而不考慮他們是否尋求治療、是否認識到其行為的不當性,或是否實際上曾實施過犯罪行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