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此呂》黃子佼 戀童症8

 【楊聰財專欄】

============================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

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8

 

 

#問題24

戀童癖可視為一種精神疾病嗎?對於外界目前「喊殺喊打」,看似要除之而後快,醫師的想法?

    戀童癖,或稱兒童戀者症,被診斷為一種精神健康狀態,具體來說,是一種特殊性偏好症(Paraphilia),其中成年人或青少年對於未成年兒童有持續的強烈的性吸引。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戀童癖被歸類在特殊性偏好障礙下。

對於社會對戀童癖的強烈反應,醫生和心理健康專家通常會有不同的看法。他們更傾向於從治療和預防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治療方法可能包括心理治療、行為療法和有時的藥物治療,目的是幫助患者控制其衝動,避免犯罪行為,並改善其生活質量。

從醫學和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精神科專業團隊通常反對「喊殺喊打」的方式對待戀童癖者。他們認為,這樣的態度可能會使患者避免尋求幫助,從而增加了對兒童的潛在風險。更實際的方法是鼓勵患者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尋求專業幫助,同時社會應該提供相應的支持和資源來預防性侵犯行為的發生。

整體而言,對於戀童癖者的處理需要兼顧法律、道德和醫學三方面的考慮,尋找既能保護社會也能尊重個體權利的平衡點。

表單的頂端

 

#問題25

目前在台灣社會看待精神疾病者的態度?

    在台灣,社會對於精神疾病者的態度正在逐步改變,儘管仍面臨一些挑戰和偏見。近年來,透過教育、社區參與及法律的支持,對於精神健康問題的認知和接受程度有所提升。

1.  社區參與和教育:台灣有許多組織和計劃致力於提升公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和理解。例如,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就是一個推動精神健康教育和提供支持的重要機構。這些機構通過舉辦研討會、教育活動和提供資源來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照護品質和社會認知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

2.  法律和政策的支持:台灣政府在精神健康領域也有所作為,例如制定新版精神衛生法,強調社區照護和病患復健,這表明了政府對於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承諾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

3.  公眾態度的逐漸轉變:儘管存在挑战,台灣社會對於精神疾病的態度正逐漸由不理解和排斥,轉變為更加開放和支持。這種態度的變化部分得益於持續的教育努力和社區參與的增加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

總的來說,台灣在改善精神疾病者的社會地位和減少污名化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進步,但仍需不懈努力來促進更大的社會接受和支持。

 

#問題26

面對鋪天蓋地的輿論抨擊,輿論風暴中心的人該如何自處?

    面對輿論風暴,處於中心的人通常會感到壓力巨大,但採取適當的策略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這種情況。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做法:

1.  保持冷靜與客觀:面對批評和攻擊時,保持冷靜非常重要。避免在情緒激動時做出回應,因為這可能會加劇情況。

2.  專業溝通:透過專業的溝通方式來回應輿論,例如通過新聞發布會或社交媒體,明確、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

3.  尋求法律和公關專家的幫助:在輿論風暴中,尋求專業的法律和公關支持至關重要,專家可以提供策略上的建議,幫助應對公眾和媒體的壓力。

4.  誠實面對問題:如果涉及到錯誤或誤解,誠實地承認並解釋情況可以幫助減少負面影響。誠實通常會被視為一種正面的品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公眾的信任。

5.  關注自我修復與健康:面對輿論壓力時,關注自己的心理和身體健康非常重要。適當的休息、咨詢心理健康專家或進行冥想等活動,都有助於保持理智和體力。

6.  限制社交媒體的使用:社交媒體可能是輿論攻擊的主戰場,有時候適當地減少社交媒體的使用可以幫助降低負面情緒的影響。

通過這些方法,處於輿論風暴中心的人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應對公眾的壓力和批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