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此呂》黃子佼 戀童症7

 【楊聰財專欄】

============================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

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8

 

 

#問題22

那偷拍呢?偷拍是一種心理疾病嗎?可以治療嗎?放著不管會產生其它的問題嗎?

    偷拍行為,即未經他人同意下拍攝他人私密狀態的行為,不被視為一種心理疾病,但它可能與某些心理或行為問題相關,如強迫行為、性依賴或其他相關的行為障礙。偷拍行為違反了個人的隱私權,是一種違法行為,在許多地區都受到法律的嚴格禁止。

如果偷拍行為是由於某些心理問題或衝動控制問題引起的,這種行為是可以通過尋求專業心理健康支持來治療的。治療方法可能包括認知行為治療(CBT)、心理治療、或在某些情況下的藥物治療,以幫助個體管理衝動行為,並解決可能的底層心理問題。

如果放任不管,偷拍行為不僅可能對被偷拍者造成心理創傷和隱私侵犯,同時也可能對行為者自身帶來嚴重後果,包括法律責任和社會關係的破壞。此外,如果此行為源於更深層的心理問題,不加治療可能會導致這些問題進一步惡化。因此,適當的介入和治療對於防止進一步的問題發生至關重要。

 

@偷窺症

    偷窺症(Voyeuristic disorder)是一種心理精神健康障礙,指的是某些人對於觀看不知情的人裸體、進行更衣或從事性行為有強烈的衝動或幻想,且這種行為會對他們的日常生活、職業以及人際關係造成嚴重的幹擾或痛苦。這種行為不僅涉及心理健康問題,還可能觸犯法律,因為未經同意偷窺他人的隱私是非法的。

治療偷窺症通常包括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有時也可能包括藥物治療,以幫助控制衝動。重要的是,患有此類問題的人應尋求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以避免行為對自己及他人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E●真實世界裡,「黃子佼」們比你想像的多更多

#問題23

有人說戀童癖人數不少,遠高於統計數字?

    戀童癖是指成年人對未成年人有性吸引的心理狀態。關於戀童癖患者的統計數字確實可能不完全精確,主要是因為這類問題往往不被受害者或者犯罪者報告,加上社會對此類話題的標籤和污名化,使得真實數據難以統計。

根據研究,戀童癖者的比例在總人口中通常較低,但具體數字因地區和所用研究方法而異。有些專家認為,真實數字可能高於正式報告的數據,這是因為許多戀童癖者可能從未實施過犯罪或被發現,而是選擇隱藏自己的傾向不被外界知曉。

這個領域的數據收集和研究需要更多的透明度和科學方法,以便更好地了解戀童癖者的實際人數和他們的行為模式,從而制定更有效的預防和治療策略。同时,這也需要社會對於心理健康問題更開放和包容的態度,鼓勵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尋求專業的支持和治療。

@戀童癖佔人口的比例

    戀童癖,也就是對兒童有性吸引的心理狀態,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精神健康問題。關於戀童癖者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不同的研究結果可能會有所不同,這部分因為定義、調查方法以及參與調查者的回答誠實程度等因素的不同而異。

根據一些心理學和犯罪學的文獻,估計戀童癖者在成年男性人口中的比例通常在1%5%之間。這些數據大多來自於西方國家的研究,因此在不同文化和地區的具體數字可能會有所不同。

這個主題通常比較敏感且具有爭議性,因此相關研究需要非常謹慎和專業地進行,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尊重受訪者的隱私。如果需要更詳細的統計數據或研究,建議查閱專業的心理健康和法醫心理學的文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