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此呂》黃子佼 戀童症4

 【楊聰財專欄】

============================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

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8

 

#問題11

戀童症個案除了會對青春期前孩童有性衝動外,在生活上還會有哪些困難呢?

    戀童症(Pedophilia)是一種精神障礙,個體可能會感到對青春期前的孩童有性吸引力。除了對性衝動的影響外,戀童症個案可能會面臨以下困難:

1.  社交困難:由於對青春期前孩童的性吸引力,個案可能會感到與其他成年人交往的困難,特別是在家庭、工作或社交場合。

2.  心理精神健康問題:戀童症個案可能會經歷焦慮、抑鬱和自我厭惡等心理健康問題,尤其是在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可能會對他人造成傷害時。

3.  法律問題:由於戀童症涉及對未成年人的性吸引力,可能會涉及到法律糾紛,包括性侵犯、虐待兒童等指控,這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法律後果。

4.  家庭和人際關係問題:個案可能會因為自己的性取向而面臨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問題,以及可能導致破裂的家庭關係。

5.  自我認同問題:戀童症個案可能會面臨對自己性取向的否定、內疚和自我厭惡,這可能會影響到個體的自尊和自我認同。

6.  就業和教育機會受限:由於社會對戀童症的厭惡和法律的限制,個案可能會面臨就業和教育機會受到限制的問題。

因此,戀童症不僅會對個體的性健康造成影響,還會對個體的心理健康、社會功能和生活品質造成重大困擾。治療和支援對於幫助戀童症個案管理他們的情緒、行為和社會關係至關重要。

 

#問題12  戀童癖人格也會對自己的子女產生性衝動嗎?

    戀童癖是一種嚴重的精神障礙,指的是成人對未成年人的性欲望。雖然這種情況可能會對他人造成危害,但並不代表所有患有這種心理障礙的人都會對自己的子女產生性衝動。事實上,大多數患有這種心理精神問題的人會對他們的病態衝動感到深深地羞愧和厭惡,並且可能會竭盡所能地避免與未成年人接觸,包括自己的子女。

然而,如果有人發現自己對自己的子女產生不正常的性衝動,這絕對是需要專業心理精神健康説明的緊急情況。這可能是一種跡象:表明個人已經失去了對自己的行為的控制能力,而且這種行為對他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在這種情況下,尋求專業的心理精神健康諮詢和治療是至關重要的,以確保他人的安全,並幫助個人處理他們的心理問題。

#問題13 戀童癖到底是精神疾病,還是犯罪?

    戀童癖是一種精神疾病,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性偏好障礙,而不是一種犯罪。但是,性侵兒童是犯罪行為,無論是否與戀童癖有關。重要的是區分精神疾病與犯罪行為之間的界限。

對於患有戀童癖的人,重要的是提供適當的治療和支持,以幫助他們控制他們的衝動,並避免傷害他人。這可能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和其他形式的支持。同時,社會也需要採取措施來保護兒童免受潛在的危害,這包括法律制度的介入和預防措施的實施。

在處理這個問題時,平衡精神健康支持和社會保護是非常重要的。

 

#問題14 戀童癖男性多還是女性多?

    戀童癖(pedophilia)是一種精神疾病,表現為成人對未成年人產生性吸引或性欲。據研究顯示,男性在這方面的比例要比女性高。然而,這個話題很複雜,因為報告的資料可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包括社會文化、研究方法等。此外,由於戀童癖通常是被認為是一種犯罪行為,因此實際的資料可能被低估或未報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