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照顧者:身心障礙的高危險群-05

【楊聰財專欄】

============================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文章原由:三立電視台 健康零距離節目 邀請錄製節目

一般家人會認為「照顧者」就是整天陪伴病人而已,又沒多少事情要做,怎麼會有大壓力?其實這個觀念大錯特錯!家庭照顧者的辛苦、重擔、壓力非外人所能理解,也使得他們往往變成最容易被忽略的「隱形病人」。

 

#問題3Q:這是基本心態還是迷思?沒有一百分的家庭照顧,只有「剛剛好」的家庭照顧,怎麼樣才算是剛剛好?(ALL來賓們各自分享已經照顧過度的傾向的狀態、案例)

一:要用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來照顧被照顧者,直到痊癒為止,其他的事情家庭照顧者都可以放下,等到以後再說?

二:應保有「只要家人好就好,我沒差」的心態;家庭照顧者不該抱怨、生氣,也沒有時間沮喪!?

三:只有主要照顧者最了解被照顧者,所以都交由主要照顧者來照顧才是最好的!?

四:照顧工作是沒有價值的、是天經地義的,沒有甚麼好鼓勵的。家庭照顧者每天僅照顧一個家人,對社會沒有貢獻?

五:照顧是家裡的事情,照顧家人已經夠讓人操煩了,家庭照顧者只要盡力就好,不用跟其他人說家務事,畢竟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回答3

「剛剛好」的家庭照顧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平衡,是在家庭成員之間建立了合適的支持和關懷,而不是追求完美或一百分的照顧。這種照顧的特徵可能因家庭的情況而異,但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尊重和理解: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尊重和理解對方的需求、願望和感受。這意味著不只是提供基本的生理照顧,還包括尊重個體的意見和選擇。

2.  溝通: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是關鍵。家庭成員之間應該能夠開放地交流他們的感受、困難和需求,以便及時解決問題和提供支持。

3.  合理分工:在家庭照顧中,各個成員可能有不同的角色和責任。這些責任應該根據每個人的能力和時間來分配,以確保負擔的合理分配。

4.  靈活性和適應性:家庭照顧往往會面臨各種挑戰和變化。因此,家庭成員需要具備靈活性和適應性,能夠根據情況調整和改變照顧的方式。

5.  尋求外部支持:有時候,家庭照顧可能需要外部支援,如專業醫療服務、社區資源等。尋求和接受這些支持是保持家庭照顧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的來說,一個剛剛好的家庭照顧是建立在愛、尊重和合作的基礎上,使每個家庭成員感到被關心和支援,同時也能夠平衡照顧的責任和個人生活的需求。

 

#問題4Q:照顧者常出現「辛苦不被肯定」的感覺,家庭照顧者常聽到哪些話,感受超反感?

@回答4

 

家庭照顧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聽到一些讓他們感到超反感的話語,這些話語可能會讓他們感到被忽視、不被肯定,加重他們的負擔和壓力。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讓家庭照顧者感到反感的話語:

1.  「你不是應該做這些嗎?」「當初你就知道這是你的責任。」這樣的話語讓照顧者感到被指責和不被理解,增加了他們的負罪感和壓力。

2.  「這不是你的工作嗎?」「你有很多時間可以做這些。」這樣的話語暗示著照顧者沒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忽視了他們的個人需求和時間。

3.  「你看起來不像是累了。」「你應該更有耐心。」這樣的話語忽視了照顧者的情感和身心狀況,讓他們感到被輕視和不被尊重。

4.  「你總是這麼抱怨。」「你為什麼不把心態調整好?」這樣的話語貶低了照顧者的情感和壓力,讓他們感到無法真正被理解和支持。

5.  「你為什麼不找人幫忙?」這樣的話語可能讓照顧者感到無助和孤立,因為他們可能已經盡力尋找幫助,但仍然感到困難重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