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世代來臨,我們準備好了嗎?

【楊聰財專欄】

============================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

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8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正式公布預測,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影響全球數十億人口最嚴重的三大疾病,將是心血管疾病、憂鬱症及愛滋病;其中憂鬱症可能造成的當事人失能、家庭與社會負擔,乃至於寶貴生命的早逝,即學理上所稱全球失能人年數(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的總合,都只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由此可證,憂鬱症的殺傷力,絕不僅止於可以殺死一隻貓!

財團法人敦安社會福利基金會以關懷青少年身心健康、改善情緒障礙(例如:憂鬱症)為主要宗旨。面對憂鬱症來勢洶洶,基金會認為當事人以及周遭親友唯有正視它、面對它、治療它,才有機會成為浴火重生。

為什麼,理應快樂成長的青少年,會為憂鬱症所苦?青少年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比較可以想像的,是升學壓力、父母期待、自我表現,孩子很容易產生焦慮和高度自我要求,會使身心狀態比較不穩定。

研究發現接近九成的青少年有時候會不喜歡自己,即使是適應良好的青少年,也會常在一日之間情緒起伏大且混亂,或有些青少年會有突然的憤怒現象,但不代表他們患有憂鬱症,因為青少年在宣洩情緒的方式上也常常超出成人的理解範圍與期待。所以要判斷孩子是否是屬於正常的情緒變化,還是已經達到憂鬱症的程度,尤其需要成人提高警覺。

為了鼓勵憂鬱症患者把心裡的苦說出來,WHO201710月推出一個一整年、名為「DepressionLet’s talk!」的全球運動,強調「求助的第一步就是要說出來」。尤其是青少年,若能找到信任得過的大人談談,只要說出來,旁人就有著力點,就不用自己受苦。但有時,孩子找不到可以信賴的大人。

面對新的年代來臨,本人以身為公共衛生醫學博士以及精神科專科醫師的立場,倡議徹底推動精神健康輔導三級制。各校有認輔老師(接受心理諮商輔導技巧訓練的各科老師),直接在教室裡幫助可能需要特別關心的學生。超過55班的學校,國中每15班、高中每12班必須配置一位專任輔導老師,接受導師轉介來的學生個案。各縣市教育局下再設「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有專任心理諮商師、社工師,以駐點責任區的概念,負責學區內10-12所國中小及高中更複雜困難的個案,並視需要轉診醫療院所。

進一步的提醒,情障防治,人人有責,要幫助憂鬱和心理生病的孩子走出黑洞,需要家庭、學校、社會非營利組織、甚至和醫療共同合作,織成一張防護網來接住孩子。讓我們一起努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