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需要尋求精神專業醫療協助?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

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8

 

為什麼需要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因為精神醫療團隊擁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能夠提供科學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方案,甚至可以提供個別化的治療計劃。及時尋求專業協助可以預防問題惡化,及早干預,效果會更好,可以避免情況惡化到需要更複雜和長期的治療。

 

 

##我要看心理師還是精神科醫師?

許多人對目前台灣的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及諮商心理師感到困惑,到底他們之間有什麼差異,什麼時候該看心理師?是有病才要看精神科醫師嗎?以下就簡單來說明這些專業人士的差別:

 

*精神科(身心科)

    精神科醫生是經過專業醫學訓練的醫生,專門治療精神健康問題。他們可以診斷和治療精神疾病,並能開立藥物。職責是診斷精神疾病,提供藥物治療,進行精神病理學評估,管理急性和慢性精神健康問題,以及進行不同形式的心理治療(例如認知行為治療)。由於許多人對「精神科」存有誤解,認為有精神疾病的人,才需要看精神科,因此不少精神科都改稱「身心科」

 

**臨床心理師:

臨床心理師具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經過專業訓練,能夠進行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的評估和治療,但不能開立藥物。職責是進行心理評估和測試,提供個人和團體心理治療,幫助個體應對情緒和行為問題。常見的治療項目包括認知行為治療(CBT)、心理動力治療、人本主義療法、正念療法等。

 

***諮商心理師:

心理諮商師比較專注於提供支持性和發展性的諮商服務,幫助個體解決生活中的困擾和壓力。他們提供個人、家庭和婚姻諮商,協助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情緒和人際問題,促進個人成長和發展。常見的諮商項目包括情感支持、問題解決訓練、壓力管理技巧、專注冥想訓練等。

 

 

###專業醫療團隊介紹

我是從2010年開始,帶著團隊在新店設立了「楊聰才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說句開玩笑的話,自己開店做生意,自己當家作主,少了很多要伺候的公婆,確實是感覺舒坦很多。不過勝敗要自負盈虧,也沒有醫院當自己的靠山,所有的事情自己便要概括承受!

        

精神醫療的業務是需要團隊,包括醫師、護理師、心理師、職能治療師、藥師、社工師。我是以這樣的理念,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我也認為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眾志成城,大家有共同的目標,互相尊重各自的專業,是可以產生一加上一大於二的效果;所以我團隊的向心力很強,夥伴離職流動率是低的!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人」才是最重要的資產,希望大家在進行醫療業務時,也能精益求精,保持學習的態度,讓自己變成很重要的角色!

 

*用實證醫學服務患者

有人批評精神科醫療不夠專業,病史問一問,加上個問卷填答,便要下診斷、開立藥物,很不科學!例如疑似注意力缺損過動症的孩童到某些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就診,就是資訊問一問,量表填一填,醫師便告訴陪伴的家長親友:這就是注意力缺損過動症符合問卷填寫多少項,所以要服用藥物。有些個案或者是家屬便會質疑:我如果心情好、少填幾項,就不會被確診了罷?這樣下診斷的信度與效度都會讓人產生困惑與擔心!

       

所以我們診所十分強調「精準精神醫學」的理念,用下列的優勢與特點運作,結果獲得大家肯定,還被醫療人員與民眾共同投票,被選為百大良醫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