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50326 Psychology Trauma CHAT 1 Book你真的可以選擇不原諒 特殊狀況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 

 

回答下列問題:

1-什麼是 一般適應症候群?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簡稱 GAS?

2-什麼是 次級創傷壓力? SECONDARY TRAUMA STRESS 簡稱 STS?

3-什麼是 預設為真 理論? TRUTH-DEFAULT THEORY, 提摩西 萊文提出?

4-什麼是 同情疲勞? COMPASSION FATIGUE?

5-什麼是 共感疲勞? EMPATHY FATIGUE?

6-什麼是 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UMATIZATION?

7-什麼是兒童性侵害順應症候群\/child sexual abuse accommodation syndrome? 簡稱CSAAS

 

 

壓力與創傷的隱形風暴:從身體到靈魂的整體理解與自我照顧

前言:你並不孤單,壓力是現代人的共業

當你長期感到疲倦、失眠、情緒低落、或無法對任何事情提起興趣時,別急著責怪自己無能或軟弱。你可能正處於一場看不見的「壓力風暴」之中,而這場風暴,可能不僅侵蝕著你的身體,也逐漸消耗著你的情感、社會關係,甚至動搖你對生命的信念。

本文將從生理、心理、社會、與精神靈性四個層面,深入探討幾個與壓力、創傷相關的心理學與醫學概念,並提供具體的調適建議。讓我們從認識開始,走向療癒。

一、什麼是一般適應症候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

由漢斯・賽利(Hans Selye)在1936年提出,GAS 是人體在面對壓力時產生的三階段生理反應:

1.  警覺階段(Alarm Stage):身體察覺威脅,進入「戰或逃」模式,腎上腺素激增、心跳加快。

2.  抵抗階段(Resistance Stage):若壓力持續,身體試圖恢復平衡,但長期激素分泌會耗損免疫力。

3.  耗竭階段(Exhaustion Stage):身心資源耗盡,易導致焦慮、憂鬱、免疫力下降等慢性病。

這套理論讓我們理解到:壓力本身不全然是壞事,但若沒有適當調適,將對健康造成深遠傷害。

二、什麼是次級創傷壓力(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STS)?

當你不是創傷事件的親歷者,卻因聆聽、陪伴受創者(如社工、醫師、心理師、家人)而出現創傷反應,這就是次級創傷壓力。症狀包括:

•  過度警覺或迴避相關話題

•  睡眠困難、惡夢

•  情緒麻木或過度情緒化

•  對工作的熱情快速遞減

這提醒我們,助人者也需要自我照顧,否則「幫助」反而會變成一種自我犧牲。

三、什麼是預設為真理論(Truth-Default Theory, TDT)?

TDT由提摩西.萊文(Timothy Levine)提出,主張人們在日常溝通中,傾向於相信對方所說的話是真的,這是一種社會溝通的預設值。只有當出現明顯可疑的訊號時,人們才會開始懷疑對方是否說謊。

這理論幫助我們理解:在創傷或災難事件後,人們往往會選擇相信媒體、權威或親友所傳達的訊息,即便這些訊息未必真實。這可能導致二次創傷,也可能造成誤判危機風險。

四、什麼是同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

同情疲勞是助人者長期面對他人苦難所產生的情感耗竭狀態,與職業倦怠不同,它更強調「過度感同身受」帶來的麻木與無力感。

常見症狀包括:

•  對個案失去耐心

•  無法產生情緒共鳴

•  疲憊與冷漠交錯

它提醒我們:光有善良與熱情還不夠,助人也需技巧與自我保護機制,否則可能被苦難吞噬。

五、什麼是共感疲勞(Empathy Fatigue)?

與同情疲勞相似,但「共感疲勞」更強調情緒傳染。當我們不斷吸收他人的情緒痛苦而未適當排解,就會開始對他人痛苦失去反應能力,甚至逃避接觸。

心理層面:出現焦慮、情緒波動、判斷力下降 生理層面:出現肌肉緊繃、偏頭痛、食慾異常 靈性層面:出現懷疑生命意義、對信仰失落

自我覺察與有界限的共感,是避免共感疲勞的關鍵。

六、什麼是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

替代性創傷,是指長期接觸他人創傷敘事後,個體內在世界出現結構性改變,尤其在世界觀、安全感、自我價值上產生動搖。

STS不同,它是一種逐漸滲透的「心理重塑」,可能導致:

•  不再相信人性本善

•  出現社交隔離傾向

•  情緒波動劇烈,夢境中出現創傷內容

治療者若未覺察替代性創傷,可能在無意間將創傷再度轉嫁給他人(如家人、下一位個案)。

七、什麼是CSAASChild Sexual Abuse Accommodation Syndrome)?

CSAAS,全名「兒童性侵害順應症候群」,由Summit醫師提出,旨在解釋為何多數被害兒童不會立刻揭露性侵事實,甚至可能否認或回避談論。

五個主要特徵包括:

1.  保密(孩子通常不會主動揭露)

2.  無助(權力不對等)

3.  順應(為求生存而配合)

4.  延遲揭露(可能多年後才透露)

5.  撤回說法(因害怕報復或被指責)

了解此症候群,有助於避免錯誤解讀孩子的沉默與否認,並提供更貼近真相的支持與保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聰財精神社會 的頭像
    楊聰財精神社會

    聰財 楊的部落格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