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620 Success B C第3選擇:解決人生所有難題的關鍵思維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醫師與楊聰才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精神醫療專業團隊關心您
@重要參考資料
第3選擇:解決人生所有難題的關鍵思維 The 3rd Alternative: Solving Life’s Most Difficult Problems作史蒂芬.柯維 追蹤作者 新功能介紹 原Stephen R. Covey譯姜雪影, 蘇偉信出天下文化 2023/04/28 |
@主標題:
第三選擇:解決人生所有難題的關鍵思維
#分段標題:
一、導言:跳脫對立思維的轉捩點
二、核心理念:「第3選擇」是什麼?
三、四大思維模式:從自覺到綜效
四、從衝突到創新:職場、家庭與社會的實踐
五、具體案例:和平使者──法官林淑雲與陳家兄妹的故事
六、生理層面:放下防衛反應,啟動大腦前額葉的整合力
七、心理層面:突破情緒慣性與思維侷限
八、社會層面:從分裂對立到集體智慧
九、靈性層面:活出共好、意義與使命感的人生
十、十項實踐關鍵:如何成為「第3選擇」思維實踐者
一、導言:跳脫對立思維的轉捩點
當我們面對人生的困難時,常陷入非黑即白、你輸我贏的對立思維。柯維博士提出的「第3選擇」,正是一種突破思維侷限的革命性方法。它不是妥協,也不是逃避,而是一種綜效創造:你我都從未想過的嶄新可能。
二、核心理念:「第3選擇」是什麼?
「第3選擇」強調,衝突不是只有兩種對立的解法,而是透過創造性的合作,找出雙贏甚至多贏的解法。這種思維方式基於富足心態、同理心與尊重,打破零和博弈。
三、四大思維模式:從自覺到綜效
1. 我看見自己:擁有自覺,理解自己是有選擇的個體。
2. 我看見你:不再將他人物化,而是真實地看見對方的需求與存在。
3. 我努力了解你:以深度傾聽與同理心理解他人立場。
4. 我與你發揮綜效:共同創造雙贏、前所未見的解決方案。
四、從衝突到創新:職場、家庭與社會的實踐
在職場上,第3選擇讓團隊跨部門協作創造價值;在家庭中,它避免無謂爭執,轉向理解與支持;在社會,從司法、人權、公共政策到跨文化對話,都可發揮第3選擇的影響力。
五、具體案例:和平使者──法官林淑雲與陳家兄妹的故事
=人:林淑雲(家庭法庭法官)、陳志明與劉美芳(離婚夫妻)
=事:兒女監護權爭奪
=時:2024年6月
=地:台北地方法院第六法庭
=物:孩子的未來生活安排
陳志明與劉美芳因離婚陷入監護權爭奪,法官林淑雲在開庭時請雙方暫停30分鐘,討論孩子的最大利益。她說:「我不愛你們的孩子,但我將決定他們的未來,若你們不行動,將永遠遺憾。」兩人終於彼此傾聽、對話與妥協,提出輪流照護的創新安排,孩子也在雙親協作下成長快樂。
六、生理層面:放下防衛反應,啟動大腦前額葉的整合力
當人陷入衝突,杏仁核會啟動「戰或逃」反應,使理智癱瘓。唯有冷靜、啟動前額葉皮質,才能評估問題、創造方案。「第3選擇」正是從本能到理性的過渡,提升生理整合力與抗壓力。
七、心理層面:突破情緒慣性與思維侷限
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看世界,第3選擇訓練我們從「自我劇本」中抽離,產生新的心理視角。透過真誠、尊重與同理,我們可超越過去的創傷與框架,創造有希望與連結的新心理劇本。
八、社會層面:從分裂對立到集體智慧
現代社會充滿「兩極化」與標籤化,第3選擇推動跨群體溝通、協同共創。例如企業讓顧客參與設計、政府與公民對話共識、國際組織促進多元文化交流,都是集體綜效的體現。
九、靈性層面:活出共好、意義與使命感的人生
靈性層面,第3選擇不僅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是連結他人、尋找更高意義的旅程。它讓人超越自我中心,進入「我們」的世界,實踐和平、愛與希望的使命,像甘地、圖圖主教、尤努斯等都是靈性實踐者。
十、十項實踐關鍵:如何成為「第3選擇」思維實踐者
1. 學會暫停與深呼吸,冷靜觀照自己的情緒與動機。
2. 練習自我覺察,記錄每天自己的想法與偏見。
3. 學習傾聽而非爭辯,讓對方感受到「被聽見」。
4. 練習「發言權杖溝通法」,以儀式感帶來尊重。
5. 邀請他人一起找新方法,而非強迫接受你我其一。
6. 設定共同成功標準,先對齊目標,再談方法。
7. 進行創意腦力激盪,鼓勵天馬行空的想法。
8. 擁抱不確定與靈感,相信未來比過去更大。
9. 持續反思與修正劇本,避免回到二元對立。
10. 活出綜效的故事,將自己成為和平與創新的見證人。
#結語:讓第3選擇成為你人生的指南針
柯維博士曾說:「人生中最重要的工作,總是在你前方。」第3選擇不只是一個方法,而是一種人生態度,是在困難中創新、在分裂中整合、在衝突中看見和平的可能。從今天起,選擇相信:總有更好的方法等著我們一起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