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使用漱口水的好處? 壞處? 最好是怎麼使用,例如:一天可以漱口幾次【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 

 

#問題

 

Q問題:使用漱口水的好處? 壞處? 最好是怎麼使用,例如:一天可以漱口幾次?甚麼時候?

說明為什麼要談此課題?

  1. 牙齒不好與失智症有相關
  2. 目前建議刷牙後,不是吞水然後吐出來,可以使用漱口水清潔後,再喝點開水,因為吞水然後吐出來,就把牙膏可以保護牙齒的氟吐掉了,沒有達到應該有的效果. 我目前使用此種方法,一天刷牙4,漱口3
  3. 漱口水怎麼用,也是大學問.最近元氣網有篇文章: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8/8632756

弊大於利?漱口水可能和糖尿病、高血壓、口腔癌、阿茲海默症有關?

 引起我的關注

  1. 我就爬梳資料,獲得以下心得: 過猶不及,剛好便可

 

A回答:

 

使用漱口水可以幫助口腔保健,但若使用不當,也可能帶來壞處。以下從好處、壞處、以及正確使用方式三方面詳細說明。


一、使用漱口水的好處

 

1. 殺菌抗菌

多數漱口水含有抗菌成分,如氯己定(chlorhexidine)、精油類(如Listerine)、或CPCcetylpyridinium chloride),可減少口腔中造成蛀牙、牙周病的細菌。

 

2. 減少牙菌斑與牙齦炎

臨床研究顯示,含有抗菌成分的漱口水可減少牙菌斑堆積與牙齦紅腫、出血等發炎現象。

 

3. 清新口氣

薄荷味漱口水可迅速去除口腔異味,短暫帶來口氣清新。

 

4. 預防蛀牙(含氟漱口水)

含氟漱口水能強化琺瑯質、預防蛀牙,尤其對戴牙套者、矯正患者更為重要。

 

5. 輔助清潔口腔死角

對於無法確實刷牙的部位,如智齒後方、牙套裝置周圍、口腔手術後等,漱口水提供輔助清潔效果。


 

二、使用漱口水的壞處

 

1. 破壞口腔好菌平衡

過度使用強效抗菌漱口水,可能會殺死有益菌群,影響口腔與全身的微生態平衡。

 

2. 口腔黏膜刺激或染色

某些成分如氯己定長期使用會導致牙齒或舌頭表面染色,或引起口腔乾燥、刺痛。

 

3. 口腔過敏或味覺改變

部分人使用後會出現短暫的味覺改變或過敏反應。

 

4. 酒精類漱口水刺激性高

含酒精的漱口水可能刺激口腔組織,對有潰瘍或敏感體質者不適合,長期使用甚至可能與口腔癌風險相關(目前仍有爭議)。

 

三、漱口水的正確使用方式

建議使用時機與頻率

 

時機

說明

 

=早上起床後

->      清除夜間細菌堆積,有助清新口氣

 

=刷牙後(尤其晚上)

->輔助殺菌、預防夜間細菌增長(不可取代刷牙)

=吃完味道重的食物後

->去除異味,如蒜、咖哩等

 

=矯正期間

幫助清潔牙套難以觸及區域

 

=醫囑指定

 如牙周手術後、牙齦炎或口腔潰瘍時

 

                 

每日建議使用次數:
一般建議 一天13次為宜(三餐飯後)。

使用方式建議

1.  選擇適合的產品:

o   有蛀牙問題:選用含氟成分

o   有牙齦炎:選用抗菌型(如含氯己定)

o   想要清新口氣:選用精油類或含薄荷香型

2.  使用步驟:

o   刷牙後、牙線清潔後使用

o   取約1015ml漱口水,不加水稀釋

o   含漱約 30秒至1分鐘

o   勿吞下

o   吐出後30分鐘內避免進食或喝水,以保留成分效果

3.  避免與某些牙膏同時使用:

若漱口水含氯己定,請間隔30分鐘再使用含SLS(十二烷基硫酸鈉)的牙膏,以免降低效果。

 

四、適用族群與注意事項

 

適合使用者:

1• 成人與12歲以上兒童

2• 正在矯正牙齒者

3• 牙齦炎或牙周病患者

4• 口氣困擾者

 

不建議使用者:

1 6歲以下幼兒(避免吞食)

2• 對某些成分過敏者(請看標示)

3• 長期口腔潰瘍、黏膜病變者(請先詢問牙醫)

 

#結語:要善用、不要濫用

漱口水是輔助性保健品,不能取代刷牙與牙線。建議依個人狀況與牙醫建議選擇適合的漱口水,適量、定時使用,能發揮最大效益而不造成副作用。

 

@重要參考資料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8/8632756

弊大於利?漱口水可能和糖尿病、高血壓、口腔癌、阿茲海默症有關?

我在2019-10-20發表漱口水,幾點疑問,讀者Elliot2025-3-8留言「漱口水:弊大於利?」並附上一篇論文的連結。在討論這篇論文之前,我請大家先看我文章裡的這段話:

作者:林慶順教授(科學的養生保健站長)

李斯德霖不但是號稱「殺菌效果99.9%」,而且還把這一「功效」當成是看家法寶,大肆宣傳。「殺菌效果99.9%」其實是對健康有害,而不是有益。我們口腔裡的細菌,絕大多數是與我們相安無事,有些甚至是對我們有益,所以將它們趕盡殺絕,實在是再愚蠢不過的事。(註:Listerine在台灣最常見的翻譯是「李施德霖」)

這五年多來(201910月到20252月)發表的相關論文,包括Elliot寄來的那篇論文,全都「證實」了我上面那段話裡的論述。

Elliot寄來的那篇論文是2019年發表的Mouthwash: more harm than good?(漱口水:弊大於利?),而它是在回應一篇2018年發表的論文Mouthwash use and risk of diabetes(漱口水的使用與糖尿病風險)。

這兩篇論文都是「專家意見」(opinion),而那篇2018年的「專家意見」是針對一篇2017年發表的研究論文Over-the-counter mouthwash use and risk of pre-diabetes/diabetes(非處方漱口水的使用與糖尿病前期/糖尿病風險)。結論:使用漱口水(每天兩次)會在 3 年內增加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風險。這種關聯可能是由於漱口水破壞負責催化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的口腔微生物。

發表這篇糖尿病論文的團隊在2019年又發表OVER-THE-COUNTER MOUTHWASH USE, NITRIC OXIDE AND HYPERTENSION RISK(非處方漱口水的使用、一氧化氮及高血壓風險)。這個標題裡的Nitric Oxide(一氧化氮)是一種可以讓血管放鬆的氣體,所以這個研究團隊認為漱口水會干擾口腔細菌產生一氧化氮,從而提升高血壓風險。

高血壓是確認的阿茲海默症風險因子,所以有研究在探討漱口水是否會提升阿茲海默症風險,請看2025年發表的Impact of Mouthwash-Induced Oral Microbiome Disruption on Alzheimer’s Disease Risk: A Perspective Review(漱口水引起的口腔微生物群破壞對阿茲海默症風險的影響:前瞻性綜述)。結論:漱口水會顯著改變口腔微生物群的組成,減少對一氧化氮 (NO) 生成至關重要的硝酸鹽還原細菌的數量。這種干擾會導致血壓升高。鑑於高血壓與阿茲海默症之間已確定的聯繫,長期使用漱口水可能會間接導致阿茲海默症的發病。本評論旨在強調維持口腔微生物群平衡對口腔和全身健康的重要性,並呼籲對更安全的口腔衛生實踐及其對神經退化性疾病風險的潛在影響進行更多研究。

另一篇2025年發表的系統分析論文也探討了漱口水與口腔癌之間的關聯性,請看Does Mouthwash Use Affect Oral Cancer Risk?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漱口水的使用會影響口腔癌風險嗎?全面的系統性回顧與薈萃分析)。結論:一些研究表明,頻繁使用漱口水可能會增加口腔癌的風險。鑑於這種關聯的生物學可能性,我們需要謹慎判斷這些發現。

2024年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更直接點名李施德霖漱口水,請看The effect of daily usage of Listerine Cool Mint mouthwash on the oropharyngeal microbiome(每日使用李施德霖清涼薄荷漱口水對口咽微生物群的影響)。結論:使用李施德霖與常見口腔機會性細菌數量的增加有關,此前有報道稱,這些細菌在牙周疾病、食道癌和結直腸癌以及全身性疾病中含量豐富。這些發現表明,應仔細考慮是否定期使用李施德霖漱口水。

2023年發表的一篇綜述論文討論了漱口水可能會改變口腔微生物群,請看Mouthwash Effects on the Oral Microbiome: Are They Good, Bad, or Balanced?(漱口水對口腔微生物群的影響:它們是好、壞、還是平衡?)。結論:考慮到目前市面上的非處方漱口水可能會改變口腔微生物群,本文提出理想的漱口水在對抗口腔疾病的同時,應該「平衡」抗菌群落,特別是與健康相關的抗菌群落。哪種抗菌漱口水最適合此理想情況仍不確定。

最後,我請大家看我在2020年發表的加護靈:功效與安全性的查證裡面的一段話:

我們環境中的微生物,就像我們身體裡的微生物一樣,都是與我們共存共榮的生態成員。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我們腸道裡有《益生菌》,我也相信大家都知道抗生素會殺死益生菌。所以,你如果用消毒劑來殺滅環境中的微生物,你所殺滅的並不會只是病原菌,而是連益生菌也都會被殺滅。消毒劑必須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使用(例如有科學性評估過的風險),而不是無的放矢,趕盡殺絕。要知道,一個無菌的環境,對我們人類健康非但是無益,反而是有害。請看2018年發表的One Health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 Animal,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mes: A Mini-Review(人類,動物和環境微生物群系之間的一種健康關係:簡短回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聰財精神社會 的頭像
    楊聰財精神社會

    聰財 楊的部落格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