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問題5嚴謹自律conscientiousness程度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醫師與楊聰才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精神醫療專業團隊關心您
=Q問題5:有人說: 「在兒童時期或在成人時期測量,結果是嚴謹自律(conscientiousness)程度低的人,相對於嚴謹自律程度高的人,較早因病死亡,例如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以上的描述正確嗎?為什麼?
這個描述大致正確,並有許多心理學與醫學研究支持。以下是詳細的解釋與理由:
✅ 描述的核心:
「嚴謹自律程度低的人,較早因病死亡,特別是心血管疾病」——這在心理學與健康研究中,被認為是一個有科學根據的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原因與機制解析:
1. 嚴謹自律(Conscientiousness)定義
這是「五大人格特質」(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之一,指的是一個人是否有計畫、負責任、有條理、能自我約束、守時、努力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大量研究顯示:高嚴謹自律與壽命較長有正相關
A• 根據心理學家 Howard S. Friedman 與 Leslie R. Martin 在《The Longevity Project》的長期研究顯示,嚴謹自律是預測長壽的最佳人格指標之一。
B• 追蹤幾百名兒童長達數十年發現:那些從小就謹慎、負責任、守規矩的人,比衝動、懶散、無組織的人更不容易早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為什麼嚴謹自律有助於健康與長壽?
面向 |
解釋 |
---|---|
生理行為 |
嚴謹自律者更常養成健康習慣,如定期運動、均衡飲食、不抽菸、不酗酒。這有助預防慢性病,特別是心血管疾病。 |
醫療遵從性 |
他們比較會定期健檢、服藥與追蹤病情,對醫囑的服從率高。 |
壓力管理 |
雖然自律者可能更容易感受到責任壓力,但他們也更能規劃與處理壓力來源,減少長期的壓力性疾病。 |
生理影響 |
研究指出嚴謹自律與較低的C反應蛋白(CRP,發炎指標)、較佳的心律與血壓穩定性有關。 |
心理健康 |
高自律者較少陷入衝動行為(如濫用藥物),心理韌性較高,間接提升壽命。 |
4. 嚴謹自律程度低的人常見風險行為:
A• 常拖延、失序的生活作息
B• 較不健康的飲食與作息
C• 高風險行為:抽菸、喝酒、賭博
D• 比較不會做預防醫學(例如不做健檢、不按時吃藥)
E• 壓力調節差,可能導致焦慮、暴飲暴食等
這些行為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的風險,進而增加早死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補充研究支持(近年)
A• Jokela et al. (2013, Health Psychology):高嚴謹自律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負相關。
B• Turiano et al. (2015, Journal of Personality):人格特質中的嚴謹自律能顯著預測壽命,效果獨立於社會經濟地位與健康行為。
C• Hampson et al. (2020):青少年期的嚴謹自律可預測中年期的身體健康狀況與死亡風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結論:
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因為人格特質中的「嚴謹自律」確實與健康行為、慢性病風險與壽命有顯著關聯。
尤其是自律性低的人容易採取高風險、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早逝的機率也因此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