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樞神經系統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醫師與楊聰才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精神醫療專業團隊關心您
這是一段關於**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的筆記彙整,涵蓋腦部的結構、功能分區,以及發展特徵。以下是清晰整理與補充說明的版本:
#中樞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部與脊髓,在生命早期迅速發展成熟。研究顯示,2歲時腦部已達成人重量的75%,5歲達90%,10歲達95%(Tanner, 1970, 1978)。
#腦部結構總覽
腦可分為三大部分:
1. 前腦(Forebrain)
2. 小腦(Cerebellum)
3. 腦幹(Brainste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腦(Forebrain)
前腦是腦中最大部分,包含:
A=終腦(Telencephalon):包含大腦(Cerebrum)與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
B=間腦(Diencephalon):包含視丘(Thalamus)與下視丘(Hypothalamus)
🧠 大腦(Cerebrum)
大腦左右兩半球各自包含四個主要腦葉:
A=額葉(Frontal lobe):控制運動、決策、推理、語言產出(如說話與寫作)
B=頂葉(Parietal lobe):處理觸覺、空間定位、計算能力
C=顳葉(Temporal lobe):處理聽覺、語言理解、記憶
D=枕葉(Occipital lobe):主要負責視覺處理
🧠 大腦半球功能差異(左/右腦)
A= 左半球:負責語言(說與寫)、邏輯推理、數學運算
B= 右半球:擅長視覺意象、藝術與音樂、情緒與直覺感知
左右腦交叉控制身體對側動作(例如左腦控制右手動作)。
🧠 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
A= 涉及情緒、記憶、動機行為
B= 包含海馬迴(記憶形成)、杏仁核(情緒反應)等結構
🧠 視丘與下視丘
A=• 視丘(Thalamus):感覺訊息的中繼站,負責轉送至大腦皮質
B=• 下視丘(Hypothalamus):維持體內平衡(homeostasis),調控體溫、飢餓、口渴、內分泌、性行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腦(Cerebellum)
A= 控制精細動作協調、平衡與肌肉張力
B= 小腦受損會導致運動失調(ataxia):步態不穩、動作不協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腦幹(Brainstem)
腦幹是腦與脊髓的連接樞紐,包含:
1. 中腦(Midbrain):與運動控制、視聽反射有關
o 此處黑質區的退化與**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有關
2. 橋腦(Pons):協調運動與睡眠,有助呼吸節律的控制
3. 延腦(Medulla):負責基本生命功能,如心跳、呼吸、血壓調節
另包含網狀系統(Reticular system),調控覺醒、注意力與睡眠週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脊髓(Spinal Cord)
A= 作為感覺訊息上傳與運動指令下傳的中繼通道
B= 也具備初步的反射動作整合(如膝跳反射)
=中樞神經系統 腦部與脊髓在生命早期競相邁向成熟。例如,在兩歲時腦部的重量來到成年時之75%、5歲時為90%、十歲時則是95%(Tanner, 1970, 1978)。腦可分成三部分:前腦、小腦、腦幹,各有其特殊功能。 |
前腦 forebrain 大腦 cerebrum 大腦橫切面側面圖,由前往後,由中間切開。 前腦(有陰影的部分): 中樞神經系統的其餘部分也標註在上面—小腦、腦幹(灰色陰影的部分)、與脊髓。
|
=大腦左半球表面圖 陰影部分是大腦半球的四個部分,也標示了其連結的特定功能區域。右半腦有相同的四個部分與功能區域
=控制身體對側的動作 左半球含有處理推理、語言的說與寫、算數能力的區域。 右半腦則常處理視覺意象、情緒與知覺的型態 |
額葉 frontal lobe 顳葉 temporal lobe 枕葉 occipital lobe 頂葉 parietal lobe |
邊緣系統 limbic system 視丘 thalamus 下視丘 hypothalamus 維持衡定 homeostasis |
=小腦 小腦 cerebellum 稱運動失調 ataxia |
=腦幹 中腦 midbrain 巴金森氏症 Parkinson’s disease 網狀系統 reticular system 橋腦 pons 延腦 medul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