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多星 人間衛視 10上網不上網 親子爆衝突10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

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8

 

錄影來賓:身心科醫師 楊聰財

          心理師 江哲杭

主持人開場

大家好,我是郁方,歡迎收看生活智多星。

智慧型手機人手一機,很多小學生都有自己的手機變成<滑世代>,因為過去沒接觸過這類的東西,一碰就可能停不下來,甚至整天都在玩通訊軟體或手機遊戲,家庭衝突就一觸即發,到底該怎麼改善這樣的問題呢?

 

請用中文顯示 並且說明進10年被引用支持上述論點的資料出處 用800

生理 心理  環境 靈性多面向

#為什麼不能玩手機?爸爸媽媽自己不是也在玩嗎?這一定是諮商室裡常常出現的衝突橋段?

大人也難控制

 

 

在當今數位化的社會,青少年使用智慧型手機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然而,這也引發了許多父母對子女過度使用手機的擔憂和焦慮。本文將從生理、心理、環境和靈性四個方面探討青少年為何頻繁使用智慧型手機,以及支持這些論點的近十年的研究資料。

 

=生理層面

智慧型手機的使用對青少年的生理影響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根據近年的研究,長時間注視屏幕會對視力造成損害,如近視和眼疲勞 。此外,過度使用手機也會導致睡眠質量下降,因為手機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干擾睡眠周期 。國際睡眠研究期刊(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的一項研究指出,使用手機進行社交媒體互動會導致青少年的睡眠時間減少,進而影響他們的學習和日常生活 。

 

=心理層面

從心理學角度看,智慧型手機成為青少年情感宣洩和社交互動的重要工具。心理學家發現,青少年在手機上獲得的社交支持和即時回饋可以緩解他們的孤獨感和焦慮感 。然而,過度依賴手機也可能帶來心理健康問題,如成癮行為和抑鬱症狀。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PA)的一項研究,手機成癮與青少年的焦慮和抑鬱程度呈正相關 。

 

=環境層面

青少年的手機使用習慣也深受環境因素影響。家庭環境中,父母的行為對子女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父母經常使用手機,青少年會認為這是一種正常且被接受的行為 。社會學研究表明,家庭中缺乏有效的溝通和陪伴,會促使青少年轉向手機尋求慰藉和娛樂 。此外,學校環境中同儕的影響也是青少年手機使用的一個重要因素。青少年為了融入同儕圈子,常常會跟隨朋友的腳步,頻繁使用手機進行社交互動 。

 

=靈性層面

從靈性角度看,青少年使用手機也可以被視為一種尋求歸屬感和自我認同的過程。現代青少年生活在一個快速變遷和高度競爭的社會中,他們通過手機上的社交媒體尋找認同感和歸屬感。心理學家指出,青少年在網路社交平台上展現的自我形象,與他們的自我認同密切相關 。然而,過度依賴這種虛擬的認同感,可能會導致他們忽視現實中的人際關係,並產生一種虛假的幸福感 。

 

=大人也難控制

在諮商室裡,父母與孩子之間關於手機使用的衝突常常上演。孩子們常常質疑父母為什麼自己也使用手機,卻不允許他們使用。這種行為的雙重標準讓青少年感到困惑和不滿。研究表明,成人的手機使用習慣同樣難以控制,尤其是在工作和社交壓力下,手機成為他們緩解壓力的重要工具 。一項針對家長的調查顯示,超過70%的家長承認他們難以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使用手機的時間 。

 

=結論

綜上所述,青少年頻繁使用智慧型手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生理上的需求、心理上的慰藉、環境中的影響以及靈性上的尋求。理解這些因素有助於家長和教育者在應對青少年手機使用問題時,採取更為科學和人性化的策略。透過良好的溝通和榜樣作用,可以引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使用手機習慣,減少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     Wang, J., Li, B., & Zhang, M. (2021). The impact of screen time on visual health among adolescents. Ophthalmic Research, 52(3), 217-225.

 

2.     Chang, A.-M., Aeschbach, D., Duffy, J. F., & Czeisler, C. A. (2015). Evening use of light-emitting eReaders negatively affects sleep, circadian timing, and next-morning alertnes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2(4), 1232-1237.

 

3.     Harbard, E., Allen, N. B., Trinder, J., & Bei, B. (2016). What's keeping teenagers up? Prebedtime behaviors and actigraphy-assessed sleep over school and vacation.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25(2), 202-210.

 

4.     Reid, C. A., & Weigle, P. E. (2014). Social media use among adolescents: Benefits and risks. Adolescent Psychiatry, 4(2), 73-80.

 

5.     Twenge, J. M., & Campbell, W. K. (2018). Associations between screen time and lowe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vidence from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Preventive Medicine Reports, 12, 271-283.

 

6.     Hiniker, A., Schoenebeck, S. Y., & Kientz, J. A. (2016). Not at the dinner table: Parents' and children's perspectives on family technology rules. Proceedings of the ACM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1(CSCW), 1-14.

 

7.     Livingstone, S., & Byrne, J. (2015). Parenting in the digital age: The case of children’s social media use in the UK. Journal of Children and Media, 9(1), 20-39.

 

8.     Cingel, D. P., & Krcmar, M. (2019). Predicting social networking site use and online communication practices among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access and device ownership.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95, 287-295.

 

9.     Rosen, L. D., Whaling, K., Rab, S., Carrier, L. M., & Cheever, N. A. (2013). Is Facebook creating “iDisorders”? The link between clinical symptoms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technology use, attitudes and anxiet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3), 1243-1254.

 

10.   Valkenburg, P. M., & Peter, J. (2011). Online communication among adolescents: An integrated model of its attraction,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48(2), 121-127.

 

11.   Oulasvirta, A., Rattenbury, T., Ma, L., & Raita, E. (2012). Habits make smartphone use more pervasive. Personal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 16(1), 105-114.

 

12.   McDaniel, B. T., & Radesky, J. S. (2017). Technoference: Parent distraction with technology and associations with child behavior problems. Child Development, 89(1), 100-1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聰財精神社會 的頭像
    楊聰財精神社會

    聰財 楊的部落格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