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多星 人間衛視 27上網不上網 親子爆衝突27  【楊聰財專欄】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履歷表小檔案

-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進修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院本部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衛生福利部公共衛生/精神醫學/心理健康/成癮障礙 專家顧問

-楊聰才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 院長

-專業社會心理學教授

-臨床教授

-敦安基金會執行長

http://www.yang1963.com.tw/  【楊聰財醫生心理衛教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256924385

https://panel.pixnet.cc/#/articles/list?per_page=40

https://www.tiktok.com/@yentai081263

https://www.tiktok.com/@yang1963tw

https://www.tiktok.com/search?

q=%E6%A5%8A%E8%81%B0%E8%B2%A1%E9%86%AB%E5%AD%B8%E5%8D%9A%E5%A3%AB&t=1708934571788

 

錄影來賓:身心科醫師 楊聰財

          心理師 江哲杭

主持人開場

大家好,我是郁方,歡迎收看生活智多星。

智慧型手機人手一機,很多小學生都有自己的手機變成<滑世代>,因為過去沒接觸過這類的東西,一碰就可能停不下來,甚至整天都在玩通訊軟體或手機遊戲,家庭衝突就一觸即發,到底該怎麼改善這樣的問題呢?

 

比較小的小朋友,家長可以怎麼一步步讓孩子,真的有能力自主脫離網路控制嗎?

幾歲可以上網

訂規矩建議

訂定「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自己設定不使用手機的時間(例如:吃飯時不看手機、拜訪朋友聊天時不看手機等),或者某個時段僅使用手機的電話功能,把常用的網頁瀏覽、信件或訊息讀取關掉

設定「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場地:例如在臥室不使用手機,開車、騎車時不用手機

將手機放得比較遠:盡量不將手機放在手上,而放在包包裡、或較不易拿取的口袋裡

設定看手機的頻率510分鐘看一次手機太過頻繁,可設定從15分鐘看一次,慢慢延長到3060分鐘以上才看一次

Q24.(江哲杭)心理師接觸的個案,很多都是

 

ANSWER

 

小朋友自主脫離網路控制的策略

 

=生理方面

在生理層面,小朋友長時間使用智慧型手機可能會導致視力下降、姿勢不良以及睡眠問題。家長應關注孩子的健康,提供合適的活動和休息時間。例如:

1• 規定屏幕時間: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25歲的兒童每天使用屏幕時間不應超過一小時,6歲及以上的兒童則應限制在兩小時以內。家長應制定每日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表,確保孩子有足夠的戶外活動和充足的睡眠 。

2• 提供替代活動:鼓勵孩子參加運動、閱讀書籍或進行藝術創作,這些活動有助於減少他們對智慧型手機的依賴 。

 

=心理方面

 

在心理層面,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可能會導致焦慮、抑鬱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家長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 建立健康的使用習慣:教導孩子如何正確使用智慧型手機,避免長時間沉迷於社交媒體和遊戲。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制定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規則,例如每次使用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 。

2• 開展家庭活動:通過家庭聚會、遊戲夜和外出活動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減少孩子對智慧型手機的依賴 。

 

=環境方面

 

環境因素在孩子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行為中也起著重要作用。家長可以通過創造適當的家庭環境來幫助孩子:

1• 設置無手機區域:在家中設立一些無手機區域,如餐廳和臥室,促進孩子的專注力和家庭互動 。

1• 規範使用場景:規定在某些情境下不使用手機,例如開車、騎車或進行戶外活動時,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安全意識 。

 

=靈性方面

靈性層面強調內心的平靜和自我控制。家長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培養孩子的靈性成長:

1• 冥想和正念練習:鼓勵孩子參加冥想和正念練習,這有助於他們增強自我控制能力和情緒管理 。

2• 家庭宗教活動:如果家庭有宗教信仰,可以通過參加宗教活動來增強孩子的靈性成長和社會歸屬感 。

 

=步驟與建議

1.  設定年齡限制:根據孩子的年齡設置上網和使用智慧型手機的限制。例如,12歲以下的孩子應避免使用社交媒體,僅在監護人的監督下進行上網活動 。

2.  訂定使用規則:

o   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例如,家庭用餐時間、拜訪朋友時不使用手機。

o   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場地:如在臥室、開車或騎車時禁止使用手機。

o   將手機放置遠處:如將手機放在包包裡或較不易拿取的口袋裡,避免隨時查看。

o   設定看手機的頻率:從每15分鐘查看一次手機開始,逐漸延長到30分鐘甚至1小時才查看一次 。

 

=結論

家長在幫助孩子自主脫離網路控制的過程中,需要關注生理、心理、環境和靈性多方面因素。通過制定合理的規則、提供替代活動以及營造健康的家庭環境,孩子可以逐漸培養自我控制能力,達到健康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目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文獻

1.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16). "Media and Young Minds."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ur and sleep for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f age."

3.     Tarasuik, J., Galligan, R., & Kaufman, J. (2011). "Almost being there: Video communication with young children."

4.     Twenge, J. M., & Campbell, W. K. (2018). "The Narcissism Epidemic: Living in the Age of Entitlement."

5.     Przybylski, A. K., & Weinstein, N. (2017). "A large-scale test of the Goldilocks hypothesis."

6.     Livingstone, S., & Helsper, E. J. (2007). "Taking risks when communicating on the internet."

7.     Rideout, V. J., Foehr, U. G., & Roberts, D. F. (2010). "Generation M2: Media in the Lives of 8- to 18-Year-Olds."

8.     Canadian Paediatric Society. (2017). "Screen time and young children: Promoting health and development in a digital world."

9.     Straker, L. M., & Pollock, C. M. (2005). "Sitting spinal posture."

10.   Houghton, S. J., & Joinson, C. (20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reen time and mental health."

11.   Kabat-Zinn, J. (1990).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12.   Thompson, R. A., & Meyer, S. (2007). "Socialization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 the family."

13.   Regnerus, M. D. (2003). "Religion and positive adolescent outcomes."

14.   Smith, C., & Denton, M. L. (2005). "Soul Searching: The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Lives of American Teenagers."

15.   Common Sense Media. (2016). "The Common Sense Census: Media Use by Kids Age Zero to Eight."

16.   Strasburger, V. C., Jordan, A. B., & Donnerstein, E. (2010). "Health effects of media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17.   Gentile, D. A., & Walsh, D. A. (2002). "A normative study of family media habits."

18.   Hofferth, S. L. (2010). "Home media and children’s achievement and behavior."

19.   Lauricella, A. R., Wartella, E., & Rideout, V. J. (2015). "Young children’s screen tim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楊聰財精神社會 的頭像
    楊聰財精神社會

    聰財 楊的部落格

    楊聰財精神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